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

现代中小学生因学业繁重又繁忙,甚至重得没有时间和没有精力去练字。根据中小学教学现实情况反映,小学生虽有习字课也有习字任务,但大多是由语文老师代上,或由专门习字老师每周上两节课。学生的习字任务,往往以书写课后生字为主,交了生字书写作业就等于练字了。学校一般都有书法社团活动,则主要教毛笔字写法,且有种学非所用的感觉。加上学校现在都执行双减政策,不少小学甚至不得让学生晚上回家练字。总之,学生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主,即使1-3年级正值练字期的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练字。

尤其是高中生为迎接高考,学生生活就是没完没了地听课、刷题,根本没有时间练字。如有图为证,某重点高中一位女生三年完成的作业、试卷、练习册摞起来竟然比自己1.63米的身高还高,可以想象她需要有多快的速度写字才能完成自己没完没了的学习任务,用奋笔疾书恐怕都难以形容!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

据调查,现在中小学生执笔错误率高达85-90%,畸形执笔不低于10%。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2)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3)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4)

包括中小学生、高中生的书写字水平一般、形体不规范达现象非常普遍,字迹马虎潦草、龙飞凤舞、辨识度差的学生不少。中国学生写字总体评价在不及格水平。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5)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6)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7)

可是,学生的字迹质量又与中考、高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达到了一手好字可为高考提升30-50分的超值增分影响。学生还真得写出一手好字,以保证不使学习结果大打折扣,甚至获得增分机会。

那么,中小学生到底怎样才能练好字呢?笔者之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淡化笔画技法要求,提升书写速度。要知道,学习写字与学习书法虽然两者都是汉字练写,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尤其是书法非常重视笔法及其修饰艺术效果。学习和掌握好笔法技法是非常吃功夫和需要大量时间保证的。而日常书写只要把笔画的长短、形态写好、结构把握得较好,又能有一定的速度足矣。所以,中小学生练字时可以淡化笔法技术要求,并因此可以提升书写速度。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8)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9)

二是练字要高度重视间架结构的把握。古人讲“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事实正是如此,日常书写字的好坏,首先看的是字的结构形态,间架结构把握得好,字就有模有样比较好看,也许笔法一般。所以,练日常字的书写一定要做到横直竖直、撇捺有形、折钩提画有棱有角、间架组合比例及位置安排得当,写出来的字就一定很好看。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0)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1)

三是要学会楷书快写。不光我国从隋朝开始前后历经1300年的科举考试要求应试者以楷作文,就连才华横溢的龚自珍都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即使经过七八次应试才中,且列入“三甲第19名”,但也因楷法问题明确限制其“不得进入翰林院”,大误其前程之结局。而今的中高考同样重视学生的楷法字水平,凡高考状元者,皆以楷书取胜。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2)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3)

所以,面对题量难度皆大的期中、期末、中考、高考试半,首先要努力以楷书而写,且要追求书写速度。那么,平时就要学会快写笔画、从而达到快写楷书之要求。

四是要学会楷书快写的升级版书写----行楷书写。其实,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真正在考试中写楷书的比较少,大多都以写行楷书为主。“行楷书”的“行”,具有书写时如行云流水的感觉;而“楷”则有工整、规范之意。也就是说,仍以写楷书的形体为主,但要以连笔以及藕断丝连的运笔而就,以使字写得既快又规范,辨识度强,速度还快为目的。而且偏旁与偏旁之间往往以藕断丝连为特征,字与字之间仍要一个是一个,不能作连,一连就显得字迹潦草。其实,在初中高中生中严重缺乏行楷书写法指导,学生都是自学成才的。因而也导致一行便潦草,无章无法,若龙飞凤舞,很不受老师欢迎。

所以,中小学生既要打好楷书书写基本功,也要事实求是地淡化笔法要求,同时有意锻炼自己的书写速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上好行楷书写这一课。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4)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5)

练字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小学生到底如何练字)(16)

能写出象上面这样的字,也就算高中生中的好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