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

很多家长朋友和我咨询,为什么孩子语文作业认真完成,生字本也写得密密麻麻,平时在语文作业上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可是一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呢?左左老师在这里想和家长朋友们还有小朋友们聊一聊,关于语文考试的那些事儿。

五年级的语文要怎么复习?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考点?复习时有侧重点,避免一把抓,学考点,考高分,不浪费时间和精力!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1)

一、重点易错的生字和词语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平时左左老师都在每一课的笔记中做了总结,这是要我们平时多积累。考试前把这些多音字多读几遍,作为整体复习,而我们要把复习的侧重点放在课本中每课课后双蓝线里面的蓝色字,这是课标中要求掌握的多音字,也是本单元的考察重点,在平时的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中,这都是考察的重点,课本中标明的蓝色多音字,在考试中出题的比例会达到70%,常见题型:(1)多音字组词(2)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翻开课本,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单元要求掌握的多音字是:【便】【待】我们先来复习这两个多音字。

【便】出现在第2课《落花生》,有两个读音:

①pián(便宜)

②biàn(方便)(随便)(便利店)

★解析:读pián的时候,是“物价较低”的意思。读biàn的时候,是“方便或使方便,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的意思。

一句话速记:这种拖把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很受人们欢迎。

【待】出现在第4课《珍珠鸟》,有两个读音:

①dāi (待一会)(待一天)

②dài (等待)(对待)(待业)

★解析:读dāi的时候,是“停留”的意思。读 dài 的时候,是“等,等候”的意思。

一句话速记:你先在这儿待一会儿,等待里面的人出来了你就可以进去了。

以上两个多音字请孩子们重点复习!我们再来看看这单元中还学了哪些多音字,学有余力的时候,可以一起复习一遍。

《白鹭》中出现的多音字:

【澄】①chéng(清澄)②dèng(澄沙)

【难】①nán(困难)②nàn(灾难)

【觉】①jué(觉得)②jiào(睡觉)

《落花生》中出现的多音字:

【空】①kōng(天空)②kòng(空地)

【答】①dā(答应)②dá(回答)

《桂花雨》中出现的多音字:

【盛】①shèng(茂盛)②chéng(盛饭)

【鲜】①xiān(新鲜)②xiǎn(鲜为人知)

【担】①dān(担心)②dàn(重担)

《珍珠鸟》中出现的多音字:

【笼】①lóng(鸟笼)②lǒng(笼罩)

【挨】①āi(挨近)②ái(挨打)

2、认清字形

无论中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在小学阶段,对生字字形的考察都是必出的题型。常见的题型有:(1)看拼音写词语。(2)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3)区别形近字组词。(4)选字填空 (5)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

对于生字词的考察,就是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内容了,平时多写多练,利用字义、词语解释等辅助,有时可以借助一些字歌或口诀区分形近字和多音字等。

第一单元中比较重点的形近字、同音字:

(1)形近字:哨、峭、俏、消

口吹哨,山陡峭,人俊俏,水来消。

(2)形近字:晓、浇、烧、跷

日出天破晓,抽水浇花草,

生火把饭烧,用足踩高跷。

(3)同音字:暮、幕、募、慕

日落天已暮,丝巾做幕布,

出力做募捐,心中很敬慕。

3、词语解释和近义词、反义词

主要考察课后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四字词语。主要的题型:(1)解释词语意思。(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写出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5)按要求写成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读和书写学过的词语,有些词语不但要懂得其本身意思,还要能理解其引申意思,要能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平时要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尤其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及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的使用词语,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要能正确使用成语。成语是我们五年级同学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成语,还要注意课后的积累,做到不仅会写成语,不写错别字,还要知道成语的来源(古代神话寓意、历史故事、古代诗文、人民群众的口语等),对于成语的意思也要掌握,并且会灵活运用。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2)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3)

二、句子类考题

句子类的考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查学生对于句式的掌握,另一种是考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理解。

1、句式考题的常见题型:

(1)按要求造句:①用给定的词语造句;②关联词语造句;③模拟给定的句子修辞造句。

(2)变换句式,做这样的题型时,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确题目要求。二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三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①“把”字句和“被”字句:“主动者”和”被动者“互换,“把”与“被”互换,再理顺句子意思即可。

②肯定句和否定句;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我们称之为肯定句;反之,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否定句。否定句具有否定词“不”“没或没有”。

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否定词即“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语气。

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转述句):将第一人称直述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首先注意标点的改变,将直述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然后注意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第二人称“你”要改为第一人称“我”,注意引号前面的内容不变;最后如果原句子里的有“这”在改为转述句时要改为“那”;最后查看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是五年级新接触到的句式转换题型,掌握方法就很容易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吧。

例句: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解析: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我”改为“他”;“你们”改为:“我们”;“这”改为“那”

答案:父亲说,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④陈述句和反问句、感叹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首先加上“难道”“怎么”“岂能”“岂”等反问词,再在句尾加上“吗”“呢”等语气助词,最后把句号(。)改为问号(?)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的方法】:首先找到句中的形容词,在它的前面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多么”或“真”,然后在句末加上感叹词“啊”或“呀”,最后把原来的标点“。”改为“!”即可。

(3)扩句和缩句。

【扩句】的基本方法是: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然后再在主干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添加一处或多处,只要合适就行。最后把句子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

【缩句】的基本方法: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两个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再次,去掉修饰的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成完整的句子。

(4)修改病句。常见的句子毛病主要有:①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少主语),修改方法:添加缺少的成分。

②用词不当,如近义词或关联词用错。

③搭配不当,如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意义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语言习惯。

④语序混乱,修改方法:调整语序。

⑤前后矛盾,修改方法:改正或删除

⑥重复啰嗦,修改方法:删除。

⑦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4)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5)

2、左左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第一单元重点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在考试中,这些句子可能出现在填空题型中,或者出现在课内阅读题中,是必须要掌握的哦!

《白鹭》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解读: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写出了白鹭的特点,以此赞美它的形美和神美。这是对白鹭的整体评价,同时也给文章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解读: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具体表现白鹭大小适宜,突出表现白鹭的形体美。

(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解读:这句话用写意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排比,十分准确地赞美白鹭平凡朴素的外在美。同时也隐讳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追求:黑白分明,独立坚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解读:“实在”一词总结全文,升华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散文诗”呼应开头。作者把白鹭比成“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恰当地表现了白鹭的内在美以及作者对平凡而美好的事物的赞美,对朴素、高洁的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落花生》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解读:父亲第一次对花生的议论,用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来比较,说明花生虽然没有其他果实的外在的美丽,却具有内在的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解读: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话虽短,却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由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6)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7)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8)

《桂花雨》

(1)第2自然自然段: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第6自然段: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解读:第一个“浸”字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桂花香气浓郁。化无形为有形,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就好像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第二个“浸”字与前面的“浸”相互照应,桂花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不仅开花时香,晒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浓郁,不受季节限制,不受空间约束,不但香了自家,还香了左邻右舍,香了全村的人。生动的写出了桂花香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意境。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解读:“抱”“摇”“喊”表现了我再摇桂花时的欢乐和兴奋。“我”还极富情趣地把纷纷飘落的桂花说成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的密集和轻柔,体现了摇桂花时“我”陶醉在芳香的桂花雨中的欢喜之情。

(3)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解读: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和母亲朝夕相处、有着深厚感情的,母亲是用感情来体味两地的桂花,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受。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珍珠鸟》(1)过不多久,忽然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解读:一个“探”字充分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机灵和可爱。

(2)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解读:这是对小珍珠鸟外貌的描写。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小珍珠鸟美丽、可爱的样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奇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解读:在作者眼里,小珍珠鸟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儿,“小家伙”这一称呼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对小珍珠鸟的动作描写融入了作者浓郁的情感。“神气十足”表现其得意的神态。“飞”“落”“站”“啄”“逃”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淘气、欢快和自由的特点。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9)

五年级上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与考点解析)(10)

关注“一起学习语文吧”,和左左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