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交流的感受(AI是赢不了人的)

和ai交流的感受(AI是赢不了人的)(1)

刚刚跟一个AI企业的创始人闲聊天,他没有想搞宣传,我就是一些朴素的好奇,收集一点反馈。

问: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

答:在中短期内,人工智能并不存在取代人类的可能。长期看来,这种希望也比较渺茫,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朴素认知。

问:“朴素”做何理解?

答: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心不慌肉不跳。人工智能的能力是归纳,而人可以演绎。现在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基于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概率学,能够无限趋近于100%,但无法达到100%。

问:举个例子?

答:教一个孩子认识苹果,大概给他看三个就够了,告诉他,这就是苹果。下一次再看见苹果,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如果不知道,可以告诉他,这就是上次说的苹果。几次之后,他就认识苹果了。

问:人工智能又是怎样?

答:深度学习要想「搞定苹果」,需要1万个苹果给它看,这是所谓的“训练数据”,可以达到识别率 90%。也就是说假如1万个苹果,有1千个会识别错。我们问电脑,这1千个为什么识别错了?它不会回答说,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而是说,求了偏导、积分等,结果是0.4,阈值0.5以上才是苹果,所以它不是苹果。

问:如何纠正它?

答:没办法,只能说是训练数据不够多,再找 10 万张苹果的照片训练。终于,识别率到达了 98%,但还有2%错误。人工智能这个事搞了很多年,还没有把很多根本的原理给解释清楚。人工智能跟人的智能,是本质上不同的。

问:前两年,波音737MAX8型飞机出事也是类似的问题吗?

答:那个自动驾驶系统,在飞行员命令飞机停止俯冲后,每隔5秒钟,再次自动让飞机进入俯冲。如果飞行员再把机头抬起来,5秒钟后,人工智能程序就把机头再按下去......如此反复,一场让飞行员无可奈何的“人机大战”,最终造成两起惨剧。正是因为人工智能完全接管了驾驶,而不是作为参谋让飞行员选取最优方案。

问:本可避免的机毁人亡,这是不可接受的。

答:所以人工智能对人不是代替,而是协同。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析的智能经济形态。”美国也在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提出“HUMAN AI COLLABORATION”。Google DEEP DREAM网站的首页,同样也是“HUMAN AI COLLABORATION”。

问:人机协同真能战胜人工智能吗?

答:1997年,卡斯帕罗夫,人类象棋冠军,输给了深蓝,一台人工智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人类将被人工智能支配的时代。但在2005年,两名业余选手配合三台笔记本电脑,在自由式国际象棋锦标赛上战胜了超级电脑与国际象棋大师。2014年自由式国际象棋对抗锦标赛上,人工智能赢了42场,而“人机协同”赢了53场。

问:人和人工智能各自强在哪里?

答:相比于理性而冰冷的计算机,人类在处理抽象化、情绪化、非逻辑性的问题上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而只是在大量重复、海量计算和海量记忆上逊于计算机,而通过人机协同,将这些问题交给计算机,就能很好地弥补我们的短板。

问:马斯克警告,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的最大威胁。由独裁政府研发的人工智能可以“长生不老”,它的统治比任何领袖和政党都要长,从而创建一种永久的压迫结构。你如何看?

答:有可能,但非常久远,非常渺茫,除非目前的人工智能基础原理发生颠覆式变化。

问:人机协同能复制专家的能力?

答:这是目标,还没完全实现。举个例子,医疗领域的痛点在于专家少而病人多,人机协同不是替代专家去问诊,而是利用专家的知识技能,过滤掉并非重大病患的90%的信息,使得专家可以集中处理10%的关键问题。

问:军事领域对人机协同怎么看?

答:美国海军部长雷·马布斯曾经说:“好莱坞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机器人军队,但真相是无人驾驶系统离不开人类的控制。因此,载人界面将成为无人战争新时代的标志。我们不打算把人类排除在这个循环之外,但我们认为是时候重新定义人类在这个循环中的位置了。”

问:人具体是怎样的位置?

答:载人界面就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入口,通过语音、手势、人脸、人体、虹膜、大数据等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闭环实现自然流程的人机之间的交流。

问:中国是世界工厂,人机协同有什么用武之地?

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智能化正是其核心部分。“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代人,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机器能够自主配合人的工作,自主适应环境变化。

问:可以理解成千人千面?

答:是的,但这只是针对工业制造的。人机协同在其他方面都还有很多用处,比如供应链金融,原来仓库里的货物占用企业资金,但不能被抵押,现在把这些货物映射到数字世界,能实时被银行看到,就可以作为抵押品,把钱贷出来。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让冗余数据产生新的价值。

问:如何跟BAT竞争?

答:人工智能跟社区买菜不一样,不是资本投入就可以立马见效的,它本身有一个很长的研发和产出周期,不是挣快钱的行业,它需要扎实的深入各个行业,改变他们的业务流。巨头会面临“创新者的窘境”,比如黑莓、诺基亚、网景等等,而巨头的压力会让创新者成长得更加茁壮。

问:你看AT,从PC到手机,再到人工智能时代,一直很强。

答:巨头不会永恒。

问:人工智能公司到底是互联网属性还是传统属性更强?

答:人工智能公司是传统公司。

问:你有没有独一无二的反共识?

答:反共识的原因是只有少数人能够看到未来,就像现在很多人在经历前两年的人工智能繁荣期之后,面对价值回归期和低估期,就会说人工智能又不行了。人往往在短期高估技术的发展,而在长期又低估技术的潜力。

问:好像做操作系统的很少?

答:从早期的混沌到如今的逐渐成熟,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进一步演变为了芯片、操作系统、AIOT三个主要的细分赛道。在1999年美国搞瘫了南盟通信系统后,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有一句“缺芯少魂”的感慨。芯指的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统。

问:搞芯片的似乎比较多?

答:毕竟在这个细分赛道上有寒武纪、华为、商汤等众多头部公司。而操作系统方面,相信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在这个领域的头部玩家比较少。

问:是因为更难吗?

答:它更不一样。像Windows、Android、IOS这三款操作系统,都是国外系统,都是2C领域,而人工智能以2B为主,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与2C系统有本质的区别。2C领域几乎被Windows、Android、IOS垄断了市场,但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竞争格局还没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行业的标准化尚未成型,深耕的公司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问:这个行业容易垄断吗?

答:2C操作系统具有天然垄断性,一旦前排优势形成,后发突破难于上青天。但人工智能行业的操作系统以2B为主,每个客户需求千差万别,由于极强的专业性,导致市场很难被垄断,在可见的5-10年,会有多个操作系统并行蓬勃发展,趋势更多的可能是互相融合。

问:中美在人工智能上的对比?

答:美国在人工智能上目前还占优势,无论是资本支持、还是基础研究,但应用落地落后中国,中国很多资本和媒体对高新科技企业前期高研发亏损不太理解。但现在,科创板提供了一个机会。

问:几家人工智能企业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

答:这是一场科技战,美方针对性的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就是中国目前缺乏但有可能发展起来的。比如,我们看到了芯片、5G、AI、大数据等等,即“新基建”的身影。可见,新基建不仅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全球各国正在努力争夺的战略高地。

问:你理解的新基建是什么?

答:包含了两层,一层是基础设施层,包括智能芯片、5G、感知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上面还有一层,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所构建的智能经济形态,它是面对各行业复杂情况提高效率的关键。而大国的竞争从来都是效率的竞争,麦肯锡认为2030年人工智能将提高全球GDP 12%左右。

问:所以这是“国运”的前线。

答:科技报国。

问:你是学者出身,如何让自己“接地气”?

答:残酷的市场竞争会倒逼所有“学者”学会接地气。

问:你开过人吗?

答:曾经,我们在某个项目的验证测试里,效果提升了两个数量级,排名第一,但客户最终没采用我们的产品,原因就是我们刚成立,拿不出需要的三年财报。我把自己关了三天,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开除了直接负责该项目的副总裁。

问:为什么?

答:B端市场是严肃的,认品牌和资质,这是一个事实。不能像愣头青一样乱撞。走弯路的根本原因是战略不清晰,不管是不是资质问题,前期没做好准备就是自己的问题。

问:你如何看待“管理”能力?

答: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招比自己聪明和强的人。

问:人工智能的时代,变和不变分别是什么?

答:提升的是效率与体验,不变的是需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