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

《堂吉诃德》是十七世纪初诞生在西班牙的一部杰作。全书充满了泪与笑。塞万提斯写作这部小说的真正目的在于讽刺当时西班牙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描绘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在世俗世界中所遭到的挫折与失败。

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1)

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位西班牙乡绅。他生得高瘦细长,两腮内陷,脖子有一码来长,脸色深褐。由于游侠小说读得过多,他脑子里装满了骑士的法术、战争、向女子献殷勤以及苦闷等情节,致使他心理失常。他自以为是基督教世界剩下的最后一名骑士,肩负着拯救美女、杀死巨人的神圣使命。因此他离开了家乡,披上生锈的盔甲,骑着一匹瘦弱的老爷马,这原本是用于出租的马,而他却认为是一匹凶悍的、能够冲锋陷阵的骏骑。他把所见到的任何事物都加上了浪漫而神奇的色彩。在他的眼中,一家乡下客栈变成了古堡,一群绵羊变成了一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军队。他把风车当巨人,向它进攻;又误认为客栈的一排盛酒皮袋是巨人,勇敢地将它们一个个刺杀,结果客栈里到处流的都是那些“巨人”的血(酒)。接着他又同敌军(一群绵羊)作战,在战斗中,他几乎被牧羊人用石头砸死。有一次他看到一具死尸,认为是被人杀害的冤魂,为了替死者复仇,他扰乱了一队出殡的队伍,制造了一场大乱。直到一位牧师告诉他,死者是因瘟疫传染而死,他才悻悻离去。

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2)

​​小说的第二部是在《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十年之后写成的。这时的堂吉诃德骑士已无法分辨现实与幻觉,因此他和他的侍从桑丘·潘沙不断遭受挫折。这位自命为“狮王武士”的骑士悲哀地承认:“我现在发现,为了不使眼睛受骗,凡所见到的东西,必须用手去摸摸才能证实其真假。”他失望地说:“这个世界除了阴谋诡计之外,一无所有,人人都在从事不正当的勾当。”

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3)

​由于对世界的绝望,堂吉诃德焚毁了他全部的游侠小说,最后因患精神分裂症而死去。

不管堂吉诃德多么愚蠢和不幸,他从未失去某种尊严、高贵,以及伤感的理想主义的气质,使读者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并予以同情。一位美国诗人兼评论家在分析堂吉诃德的悲剧时指出,“他看到了展现在他面前的某些事物,他具有公正、慷慨以及善良的品质,他尤其关切人世间的不平。但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他只注意了不公正的某一点,而看不到周围的环境,也不了解它的背景。”​

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4)

​更多的人对堂吉诃德持赞赏的态度。一位教授指出:“在小说众多的人物中,没有一个比这位面带忧伤的骑士更为真实感人了。他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他那高尚而勇敢的精神。他是一个献身于更高的理想而不只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快乐的人,是一个宁愿忍受苦闷和挫折而追求理想的人,不管他的游侠精神与行为多么愚昧可笑,他那一往直前的刚毅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历史对鲍叔牙的评价(愚昧不幸还是善良高贵)(5)

​​这部小说共包括六百多个人物,其中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潘沙被认为是文学创作上最可爱的人物之一。他虽然目不识了,但天资聪颖伶俐,而且很讲求实际,与他的主人的浪漫的理想主义恰成明显的对照;他以一个农夫的质朴和忠心,虔诚地信仰和追随他的主人。塞万提斯通过对这六百多个人物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十七世纪整个西班牙社会的横断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