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

近日,上海博主“一颗小栗子”上了热搜,原因竟是在超市“试吃”惹出风波。

这位博主晒了一条朋友圈,里面精致地摆满了超市试吃的样品。她称这是“精致免费午餐”,还说“一份不够吃的话,多去几次就可以了”。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1)

这名博主晒出的朋友圈。/小红书

不少网友们对其“只试不买”的行为感到不满:“人家放那试吃是让你试完买,不是让你们这些‘试吃媛’免费吃饱拍照的,人家不赚钱?”

面对网友的恶评,这位博主同时展示了自己的购物小票,表示自己在超市里“是花了钱的”。

还有网友怀疑盒马鲜生最近暂停试吃活动,就是因为她张扬地“只试不买”。对此,盒马鲜生官方回应称:“试吃不会取消,涉事门店仅因疫情而暂停试吃。”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2)

如今,这位博主已经清空了账号内发布的所有内容。/小红书

试吃是商家的自发促销行为,意在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并不会强制顾客购买。不过,大部分消费者大概是“吃人的嘴短”,并不会经常性地只吃不买,更不会像这位博主这样大肆宣扬。

所以,在超市试吃到饱并且不费分毫,真的不妥吗?

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

“好开心,去超市提前准备个美腻的小盘子,边逛边试吃,和闺蜜们的精致免费午餐。”

在引发争议的上海博主“一颗小栗子”的推文中,她把试吃吃成了法式大餐。

火腿、鱼扒、和牛……小份的精致食材应有尽有,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白瓷盘上。前菜、正餐、甜品,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人潮涌动的超市,顿时成了她一个人的“法式餐厅”。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3)

博主对于“试吃媛”的回应。/小红书

一场试吃,摇身变为免费大餐,打开了网友的格局,也点燃了键盘侠的“斗志”:

“照这么下去,还买什么呀,直接全都免费‘试’吃得了。”

“这已经不算是过度试吃了,简直是当饭吃,没想到还有这种人。”

“这人是理解不了试吃这两个字,还是缺那几块钱?”

这篇博文出圈后,网上迅速刮起了一股批评的旋风,大部分网友纷纷谴责这种“无底线”试吃的行为。也有小部分网友认为这样试吃没有问题,没必要与商家共情。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4)

把试吃吃成法餐。/小红书

其实,当个“试吃媛”,也确实不容易。毕竟在眼花缭乱的试吃区,还要顶住销售们的热情推荐,捂紧荷包只吃不买,对身心都有一定挑战性。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5)

被戏称为“贵妇超市”的Olé,真是让人格局大开。/图虫创意

然而,在超市里试吃到饱的人,这位出圈的博主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记录自己试吃到饱的博主,从学生、打工族到情侣,其中也不乏外国人。

“有的宝宝让我挑战去山姆超市免费吃到饱,我会不会被别人轰出来啊?”

这是B站博主@芽芽呀y 发出的视频,声称要挑战“0元吃垮山姆超市”。只见她化着漂亮的妆容,向销售员摊出小手。饮料糕点、牛排海鲜、酸奶水果……她两手拿着满满的装试吃品的小纸杯,三下五除二通通倒进嘴里。将试吃产品吃了一圈后,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于走进山姆超市、“贵妇级”olé超市的学生党来说,尽管买不起,但通过免费试吃,却可以提前体验“中产”的消费。

对于打工族来说,试吃是一扫劳累的快乐之旅。平日打工只能吃一顿公司附近的外卖,周末休息去超市免费试吃,不仅能吃喝玩乐,还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对于情侣来说,试吃是增进感情的方式。你一口我一口,情侣在互相投喂和调侃中畅想未来,构想共同的生活。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6)

B站博主@四有老师,和女朋友一起在山姆超市试吃。/B站视频截图

试吃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让人忍不住打开,无意间释放本性中的贪婪。

试吃,真能让超市亏本?

虽然很多超市都鼓励试吃行为,但很多网友还是会为了超市的盈利操心。

不过,这种担心的确有点多余了,小小的试吃,怎么可能让超市亏本?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有研究显示,在购物中试吃农产品能够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缩短行为决策进程,同时有助于维护消费者信任。

这个研究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试吃能在顾客没有事先购买计划时,显著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换句话说,虽然你原本不计划购买试吃产品,但是你吃了之后很可能会买。

此外,试吃还能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试吃能刺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进更多的消费。也就是说,试吃后,你消费可能就更加果断了。

而且,试吃之后虽然可能没有买试吃产品,但你会在不经意间买其他更多、更贵的商品。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7)

亿点点,我就买亿点点。/视觉中国

也有商家分析,免费试吃相当于邀请顾客进行产品体验。在“十店九亏”的实体困境里,试吃是线下门店获客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各个行业的单个获客成本一直攀升。小程序、社群推广、微信广告……商家为了获取一次顾客体验,成本可以高达几十元。

相比之下,试吃的成本却低得多。路过的人可以直接试吃,商家也能够获取一次顾客体验,让顾客直观感受到产品的好坏,商家也能相应调整产品情况。

可以说,只要试吃了,不管你有没有买,商家都赚了。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8)

推销员积极分享试吃。/图虫创意

不少厂家人员和销售人员都表示,试吃的确能够促进销售业绩,有些柜台甚至会布置试吃指标。

“试吃的东西分量这么少,想把我们吃亏本有难度啊!”一名高端超市的厂家人员说道。

所以,想让超市亏本真的很难,偌大的超市显然也不至于因为一两个试吃“大胃王”倒闭。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9)

一般而言,试吃都能吃完,吃完都能续上。/图虫创意

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试吃却并不是一件毫无负担的“免费福利”。

“之前我试吃过这里的草莓,分量太少,一口根本品不出味道,所以就吃第二口了。结果周围的人都在看我,搞得我害羞死了,怕别人说我占便宜。”广州一高端超市的顾客接受新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我马上拿了一盒草莓放进购物车。后来觉得太贵了,一小盒几十块钱。”

试归试,别把体验式消费玩坏了

不少喜剧会以试吃为题材创作荒诞搞笑的段子,戏谑这种“占便宜”的心理。

港片《悭钱家族》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主角一家为了免费吃饱,在商场里找各种理由试吃,为难销售人员。

“你这个鸡扒熟不熟的啊?我看不太熟噢,我干脆帮你试试这条海虾吧!”郑裕玲扮演的角色吃完一块巴掌大的烤鸡排之后,又马上抓起一只大虾送进嘴里。吃得一干二净之后,她还嫌虾太熟,要求再试吃一份墨鱼。

不仅如此,她还去化妆品专柜把所有化妆品都试用了一遍,“顺便”把全妆化好了,让销售员见到她都害怕。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10)

面对贪得无厌的试吃客,销售人员都恨不得翻一个白眼。/《悭钱家族》电影截图

商家因为无底线体验而采取措施的情节,不仅存在于电影里,也存在于现实里。

自2010年开始,上海徐汇的宜家就成为了中老年人的相亲交友俱乐部,一度被多家媒体报道。每逢周二、周四,一群中老年人准时占座、自带水杯享用自助饮料、大声喧闹,过出了春节的欢快感。

2016年10月,徐汇宜家甚至出现了斗殴事件。矛盾源头竟是前来相亲的老人太多,导致顾客没位可坐。宜家终于忍无可忍,发表声明称:“顾客需要先购后坐,商场只对用餐的顾客提供服务,如有不文明行为发生,他们定将以司法处理。”

尝过了才知其味(试吃到饱有何不可)(11)

徐汇宜家发表《告顾客书》,被许多媒体先后报道。/网络

自此,宜家餐厅就多了几个魁梧的保安,每日把守。

试吃,是体验式消费的一种。无底线地只吃不买,填满了肚子,却掏空了素质。

如果越来越多的“白嫖党”把路占了,另一部分人想进行体验式消费就越来越难。

尽管商家不会亏本,但这不代表体验可以脱离尺度,无底线地只试不买,影响他人。

虽说“试吃免费,吃饱无罪”,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旦大家都无底线地索取,最终伤害的只会是消费者自己的权益。

正如《伊索寓言》 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试吃这块蛋糕,每人分一杯羹就好。

参考文章

1.震惊!上海宜家成“老年相亲角”?原因竟然是......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2.农产品现场试吃营销有效性评估及试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丨陈丽君

3.宝妈开烘焙店,买一送一,你以为会亏?人家月入15万丨带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