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何从阅读环境)

2021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四年级(1)班被评选为2021年度亲近母语优秀书香班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何从阅读环境)

怎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2021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四年级(1)班被评选为2021年度亲近母语优秀书香班级

该班级的阅读指导老师张爽老师,也是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课程的初级学员。她是如何从阅读环境、阅读课程、阅读活动等方面打造书香班级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以前,我们班级的阅读主要是靠学生自主购买图书来阅读,或者从学校图书馆统一借阅。

直到去年,我报名参加了亲近母语的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课程。在听课学习和专业书籍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打造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知而行之,我联系家委会成员给班级购置了书架和图画书。我将五个书架与后墙结合,围成一个“L”形的班级读书角。选书区和阅读区互不干扰,学生在外选择要阅读的书籍,在自己的位置上或者内部阅读区域读书。

▲ “L”形的班级读书角

下课时间,有不少同学围在书架旁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还有的同学,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整个班级的读书热情非常高。

▲ 学生在选书、读书

开学初,我首先拿出四到五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读《西游记》,逐字逐句地解释。经过一个星期的导读之后,大部分学生基本可以读懂大体内容。接下来,就是学生的自读时间了。

书太厚,阅读难坚持,那就用“小任务”来督促。我布置学生每读一回,就围绕这一回写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词语、有趣的小段落、主要内容概括、阅读感想等,随学生自己的心意,也不限字数,哪怕是一句话都可以。

▲ 《西游记》读书笔记、原创小诗

长时间啃书本不免枯燥,所以,我也适时加入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要求学生根据已读完的内容制作小报,还建议学生制作《西游记》的周边文创。

创意无限的孩子,总能给人带来无限惊喜。学生们不仅制作出了内容有趣的小报,周边产品更是五花八门,有“金箍棒”中性笔、师徒四人的书签、猪八戒冰箱贴、《西游记》明信片、师徒三人的同款兵器、人物手绘等等。我还将他们的手绘作品印制到帆布包上,他们上下学都挎着帆布包。

▲ 《西游记》周边帆布包

学期中与学期末,班里还开展了两次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问答赛等。在学期中,我也会时不时布置一些有关《西游记》的题目供学生讨论交流写作,如《在<西游记>中选同桌》《孙悟空该不该三打白骨精?唐三藏该不该赶走孙行者?》《我们组的取经团队》《西游记妖怪之最》等。

后来,我们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六小龄童老师被邀请进学校,和孩子们展开了有趣的互动。

在元旦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的节目是《西游大联欢》,大家共演《西游记》的精彩片段,热闹非凡。

这样的经典阅读,不只有输入,更有输出,学生获益匪浅。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

在共读《中国古代神话》时,我们分小组给自己喜欢的神话人物制作了宣传海报,写了宣传标语,力荐自己的神话人物为“中国神话之最”。

学生们的作品,特别好看。

▲ “中国神话之最”——嫘祖/精卫

四年级下学期,我开始带领学生共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如何才能在一学期的时间内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呢?

第一步,逐字品读。在阅读开始阶段,我会带领学生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品读,每读完一部分,我们便总结概括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理清脉络。在精读过程中,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指导学生按时间线画出这本书的历史发展思维导图。

从开天辟地到大禹治水,从三皇五帝到夏朝建立,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天下,从揭竿而起到楚汉纷争,从贞观之治到黄袍加身......一张张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孩子们制作的《中国历史》思维导图

第三步,小组合作。在经过三遍精读之后,每位同学都对书中不同的人物或者事件产生了兴趣。每读完四本书后,我们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讨。

小组选取一个人物进行研究,就针对这个人物的童年经历、最高成就、历史评价等方面进行查阅和汇总,然后举办《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人物专题交流会,采用小组PK的方式让他们讲解所喜欢的历史人物。

▲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人物专题交流会

如果选取了某一个事件,便从事件发生的原因开始查阅,到事件的发展、高潮、结果,然后以现在的眼光来评价这件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协作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诵读经典方面,我为他们选择了“四书之首”——《大学》。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大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先挑选了《大学》中引用到的《诗经》里的十首诗让学生诵读

经过一个多月的《诗经》做底,学生们诵读《大学》来就轻松多了。久而久之,熟读成诵,我还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让学生一天只背诵几句,心中没有抵触。最后,90%的同学都能熟背,并在日常中引用。

后来,班级所背诵的小古文和《大学》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和新年晚会中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同。

▲ 学生上台诵读《大学》

初步实践,小有所成,脚步更加坚定。

未来,我将和学生们进行更多形式的实践探索,让教室里的书香始终弥漫。【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