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小儿发热发烧怎么办)

小儿发热怎么办?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每当天气变化时,最易在感受虚邪贼风后出现发热等症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小儿发热发烧怎么办)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

小儿发热怎么办?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每当天气变化时,最易在感受虚邪贼风后出现发热等症状。

有些家长一但发现孩子体温升高,立即很紧张,有时感觉手足无措。

下面简单谈一些简单、实用的处理措施,让家长们从容面对孩子的发热。

(1)及时补水:

小孩体温升高多伴咽干、口渴等热盛津伤的表现。

首先应及时喝温开水,少量多次,不仅可补充孩子体内流失的水分,还可加速体内血液流动,助其发汗散热。

最好不要喝冰水,因为小孩发热时可能伴随腹痛、咳嗽等症状,喝冰水会加重对胃肠道及肺部的刺激。

若患儿出汗太多,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温水擦洗:

用水温在30~40℃之间的温水在孩子的前额、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腘窝、手足心等汗腺和淋巴分布集中的地方反复擦拭。

水分的蒸发是吸热的过程,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在此强调,禁止用酒精擦拭身体。

一方面,小孩皮肤较薄,对酒精吸收快,酒精可在短时间内入血,不但不能降温,还会导致小孩间接饮酒,影响小孩脑部发育;

另一方面,酒精易燃,使用时有危险性。

(3)适当减衣:

孩子发热时,我们要适当减衣散热。

因为当孩子发热时,体温本身就高,而某些家长一味添加衣物,反而会“火上浇油”,使体温更高,严重一些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现象。

家长可采取解开孩子衣领,减少孩子身上衣物,不盖太厚的被褥等措施,便于孩子散热。

(4)冷敷头部:

家长可将湿冷的毛巾叠好,放在小孩额头上,通过热传导,吸收机体体温,使体温调定点下移,达到降温的作用。

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专门用于退烧的“退热贴”,贴于前额,作用原理与之相同,家长平常也可备用一些。

若孩子体温超过38℃时,家长可取冰块用防水袋装好,并用干毛巾包裹起来,放在孩子的额头或枕下,并可缓解孩子的头痛症状,使之保持头脑清醒和相对良好的精神状态。

但也要注意,冰敷时间不宜太长。

(5)热水泡脚:

将冷热水相兑,调节温度至小孩可以接受时,进行泡脚。

小孩脚底有涌泉穴,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散热。

在泡脚前,家长也可用手掌对孩子脚掌以摩擦的方式来促进其血液循环。

另外,一种应用中药药袋泡脚的绿色疗法也很实用,即在药袋中装一些辛温发散药,以加强发汗退热的效果。

使用时将药袋放在热水盆里,待水变颜色,温度适宜时,进行泡脚熏洗。

一般可用两次,效果较好。

(6)推拿、针灸:

推拿又称按摩,具有祛邪扶正、舒经通络、调和阴阳的作用。

采用开天门、推坎宫、推三关、清天河水的方法可以退热。

针灸经络上的腧穴可以激发与调整体温中枢及大脑皮质的功能,使其恢复正常活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例如针刺大椎、风府、风池等穴位,也可起到退热的效果,但一般孩子不易配合,所以实际应用较少。

(7)刮痧、拔罐:

督脉统一身之阳,主治热证;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刮痧两经的腧穴,可清热解表、降低体温。

在大椎、肺腧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可起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祛瘀排毒,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8)药物治疗: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紧急口服退热药。

含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热药对小孩降温效果较好,副作用小,可交替使用。

若是细菌和病毒感染,还可相应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也可辨证应用中药汤剂口服,

如王烈教授创立的清感方(柴胡、黄芩、重楼、紫草、石膏、寒水石、射干、地龙、青蒿、金莲花、野菊花、蝉蜕、青蒿),既清表热,又除里热,同时,还可预防小儿因发热而引起惊风、抽搐等症状,对小儿发热及其伴发症的治疗,安全稳定而有效。

小孩为纯阳之体,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家长们要勤量孩子的体温,观测孩子的精神状态。若孩子体温一直未降,或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以免耽误病情。


婴童释问/孙丽平主编;王烈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1

(国医大师王烈学术经验婴童系列丛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