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

空巢老人,令人同情。然还有一种无巢老人,其情其状,更令人唏嘘。

有位丧偶的老人,住在郊外的联排别墅区。白天在院子里种菜,晚上在屋里发呆。他很孤独,想找个老伴。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1)

别墅是老人儿子买的,不是他的,他其实是在给儿子看房子。老人原来在乡镇工作,退休后拿着3000块的退休金。他告诉邻居们说,他只有一个条件,希望能比女方先走。

老人已经70多岁了,他的意思很明确,他想找一个年轻一点的,身体好的女人,将来能把他照料到离开人世。作为一个退休金只有3000元的乡镇大爷,邻居们觉得他的愿望很难实现。毕竟这个钱,在城市里找个保姆都还不够呢。

可是过了没多久,老头就找到了伴。女方是个60出头的城里阿姨,人利落精神,打扮得还很洋气。两人开始一起过日子前,谈妥了条件,如果老头将来先走,阿姨可以继续住在这里,老人的儿子也答应了。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2)

阿姨跟老人搭伙了。背后的原因,让人感到悲凉,她只是为了有个安身之处。她原来是住在儿子家的,可在带大了孙子孙女之后,需要“腾房子”,她没了家。

一个年过花甲的女人,躲过了人生种种明枪暗箭,却万万没料到,老了栽在儿子这一关。年纪大了,剩余价值被榨干后,就被儿子“放飞了”。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3)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经常被人们提及,儿女不在身边,老了之后,哪怕遇到个小病小灾,那种无助和孤独,都会笼罩上一层凄凉的氛围。

还有一群老人,他们比空巢老人更加无助,他们是无巢老人。他们曾经也是有个“窝”的,但在过去的岁月里,通常因为帮助儿女买房子、创业,或者补贴生活,主动或者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老窝”。

他们曾经满怀希望憧憬着三世同堂儿孙绕膝的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这样的幸运,可以梦想成真。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4)

小路有位姨妈就是如此。当年,儿子一心想发大财,跟朋友合伙去做生意,几次三番怂恿姨妈老两口,把房子卖了给他做本钱。姨妈心疼儿子,耳根子一软,牙一咬,就把房子给卖了,反正儿子儿媳都承诺了,卖了房就跟他们一起住。

姨妈老俩口,住进了儿子家里,但日子过得并不顺心。小两口把所有的家务事都甩给了老两口,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甚至辅导作业都是老人的事。不能推脱,只能硬撑,老两口一天天忙碌下来,经常累得腰酸背疼,晚上关起卧室门,相对无言,唉声叹气。在儿子家里,活出了寄人篱下的滋味。

可这种寄人篱下,还是需要付费的。家里买菜买米的开销,孙子上学的开支,老两口也是责无旁贷,想逃也逃不了。姨妈来我家的时候,经常愁眉苦脸地说:“我们就是一对老傻瓜,倒贴钱的保姆,当牛做马还得看人脸色。”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5)

姨妈家儿子并没赚来大钱,卖房子的几十万,没用多少时间,就“一江春水向东流”,溜溜达达就消失得无形无踪。儿子灰头土脸,儿媳嫌老公没本事,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压抑。

姨夫提出干脆逃吧,手里的退休金租个小房子,节省一点日子也还过得去。但是姨妈不敢走,她的顾虑也不无道理。“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以后用人的地方多着呢,总得有个人给端杯水递片药吧?要是现在卷铺盖出了门,往后想搬回来可就难咯。”

于是,姨妈老两口继续跟儿子小两口住在一起,但是小两口的脸色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看,说话的语调越来越难听,姨夫常常嗟叹,“老了老了,成了赖在别人家不走的老东西了,以后会不会被人轰出去,哼,我看难说!”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6)

姨妈老两口这样情况,从有巢到同住一巢,将来会不会变成无巢老人……我不知道,希望他们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吧。

外婆以前住在乡下,去看望她时,常听说一些农村老人养老的事。他们不像城里的老人,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更需要依赖儿女。他们多半跟儿子住在一起,或者是长子,或者是幺儿。

他们年纪尚轻、还可以干活做事的时候倒还好说,但年老体衰,养老就成为一个躲不过去的难题。通常,一起住的儿子会不满自己独自负担,会要求其他兄弟分担。于是,“轮流住”成为好些老人的养老生活方式。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7)

老人们通常是一月一轮,在两个或者几个儿子家流转。单从字面看,在儿子们家中轮换着住,似乎没什么问题,还能有常换常新的新鲜感。可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有人说过一句蛮实在的话:老了真难,不到那个年纪,无法想象有多难。

人年纪大了之后,往往不愿意更换住处,因为每一次更换,都会带来很多精神和身体的不适,需要好些天才能逐渐适应。可想而知,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月就要重新接受一次变换住处的考验,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何况,每个家庭中还有许多陈芝麻烂谷子的糟心事。比如当年分家是否不公,给谁家带孩子时间长,父母对哪个更偏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每一桩,都会带来相处的难度,或者说是借口。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8)

有一次,几个满头白发的老阿婆,聚集在村里的大槐树下晒太阳。其中一位丁阿婆问另一位阿婆:“你也要开始轮了?轮吧,轮着轮着就轮没了。”几个阿婆听了,迟钝地呵呵笑起来,丁阿婆还笑出了眼泪……

这些老人,他们是有家的,可是老了之后,由不得他们自己选择住在哪里。他们被轮流来轮流去,不是无家可归,却是居无定所,有巢又似无巢。其中辛酸,难与外人道。

再有,就是文章开头提及的那类老人,他们在带大孙辈后,被儿女要求“腾房子”。操劳一辈子后,变成了无巢老人。接下来的生活,他们急需的是一个住处,是一个安身之所。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9)

老年婚恋市场,给这种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房子的需要一个类似保姆的人,来照顾自己;没房子的提供照料的服务,借以换取一个住处。

人们常会诟病,老年婚恋市场的混乱和难觅真情,可是如果具体去了解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会发现很多难言的苦衷和难解的困境。就会想起郭德纲那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当然,我们应该提醒每一位老人,在老之将至前未雨绸缪,做好规划。保护好“三老”:老本,老友,老窝。管好老本(养老的钱和自己的身体);留好老窝(自己的房子);有几个老友,不期待儿女过多的感情,也不过度为儿女付出。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10)

我们该提醒已老的他们,也该提醒将老的我们,在传统的“养儿防老”变得越来越遥远的当下,提前做好靠自己的准备。如果儿女孝顺,则是锦上添花;万一儿女不孝或者没有能力,也能为自己雪中送炭。

可只提醒老人,显然不够,因为还有儿女的部分,更值得说道。

没错,家有老人要照料,的确会更辛苦更累,无论身体还是开销都会增大,生活会变得更加负重前行,可那是为儿女的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啊,也是我们跟世界跟生命深刻的链接方式,就像跟我们的儿女一样。

年轻人与老年人婚恋观的不同(婚恋市场中有一种)(11)

我们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尊老的民族,我们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

可如今有些为人子女者,生活并没有多么窘迫,甚至算得上物质丰足。可是,他们的灵魂似乎没有跟上物质的脚步,依然贫乏而凉薄,甚至自私还理直气壮。

养老,是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多一些感同身受。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