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

一到过年胖三斤,回到工作,各种压力又导致过劳肥,最终,血压和血糖齐飞,体重和肥肉平分秋色。

一餐一饭本是人生日常,但这件日常却越来越让人看不透。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饮食的谣言,“吃柿子不能喝牛奶,食物相克”“低脂低糖,0添加”“吃胶原蛋白肽,让你皮肤宛如新生”“全麦面包,让你更健康”……

然而,事实却可能跟“常识”相悖,跟商家的宣传截然不同。

特别是在读过《饮食术2》后,我越发知道,想要吃得健康,首先应该更新我们的认知。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1)

而要了解真正科学的饮食知识,就要跟随真正专业的人,去伪存真,破除谣言和伪科学。

《饮食术2》的作者——牧田善二,就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科医生,也是一位一线研究人员。

在糖尿病研究方面,他率先研发出提取AGE的方法,并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科学》等顶级医学杂志发表相关论文。而从医十几年,开设糖尿病专科医院,接诊人数超过20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所以,这一本《饮食术2》是作者多年研究和医学实践的结晶,可以帮我们看穿饮食方面的谣言,了解三大营养素、各种食物的食用建议,以及控糖、体检方面的指导。

篇幅有限,这篇文章只就《饮食术2》在主要观点简单谈三个方面,颠覆你的认知,重塑你的饮食观。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2)

01.吃符合我们基因的食物

人类之所以成为这颗蓝色星球的“霸主”,是因为学会了使用工具,能够主动改造世界。

然而,从茹毛饮血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至于现在的信息时代,饮食方面的进化却没有尽如人意。食物大大丰富,烹饪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却吃出了越来越多的毛病,以至于脑卒中、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因成为人类的主要威胁。

美国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就提出“进化性失配”理论,也就是说:我们在向着好的方向努力改善,却得到了不好的结果。

当吃吃喝喝不只是为了饱腹,当吃可以带来愉悦和享受的时候,吃也变成了极大的困扰,更带来了退化。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3)

佛朗西斯·波廷杰博士就用猫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饮食改变带来的退化。

波廷杰博士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关于肉的研究”和“关于牛奶的研究”。

具体实验设计不再详述,实验结果显示,只吃生肉和生乳的猫更健康,不仅骨骼健康,牙齿整齐,毛色光泽,繁殖力强,而且性格温顺易于饲养。

与之对比,喂食熟肉和杀菌牛奶的猫出现了各种问题,骨骼一代比一代脆弱,视力、心脏、甲状腺等疾病越来越多。它们的性格也有很大改变,还出现了精神疾病。

而这些猫繁殖到第3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过敏和皮肤病,发病率高达90%。在第3代的猫中,公猫还出现了无精症,生育问题层出。

实验证明,工业食品不是猫的理想食物。那人类呢?

人类种植作物的历史不过1万年,食用精加工米面和各种工业食品的历史不过几十年,在此之前,我们祖先食物里的糖类其实很少。

而现在很多土著居民,比如传统的因纽特人,吃下大量的鱼、鱼籽和海豹油,体格强健;比如非洲马赛族人,主要吃动物肉、血液和奶,却很少有蛀牙和错位咬合等牙齿问题。

一系列事实证明,我们现在的饮食习惯,跟我们的基因密码相悖;我们健康方面的很多问题,是吃了不符合基因食物的缘故。

那哪些是符合人类基因的食物呢?我们可以从三大营养素说起。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4)

02.关于三大营养素的自然饮食法

吃食物是为了吸收营养,根据营养学的分类,可以把食物的养分分为6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因为身体需求量大,又被称为“宏量营养素”。

所以,想要了解哪些食物符合我们的基因,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营养素,特别是宏量营养素。

关于三大营养素的饮食建议,作者牧田善二在《饮食术2》中总结:蛋白质不增不减,脂质再多摄取一些,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很重要,是合成人体肌肉、胶原蛋白的成分。

我们常见的高蛋白食物有肉类、牛奶、鸡蛋、豆类等,富含多种优质氨基酸,价格适宜,是我们补充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很多民间传说的价格昂贵的补品,比如鲍鱼、鱼翅、海参,反而并不如传闻的优秀。

从营养成分分析来看,他们的蛋白质含量还不如黄花鱼和瘦猪肉高,鲍鱼每100克含蛋白质12.6克,海参为16.5克,而大黄花鱼则为17.7克,猪后退肉可以达到21g。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5)

根据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食用动物性食物的量为137.7克,以畜肉为主,达75克,占动物性食物总量的54.5%,而且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每年都在增加。

以绝大多数居民的饮食状况来看,我们并不需要补充过多的蛋白质。

过度补充蛋白质的隐患,就是增加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隐形患者。因为,你吃进去的多余氨基酸,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也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所以,蛋白质不增不减就可以。

与之相反,被现代人视为危险物品的脂质可能危害性并没有那么大。

事实上,脂肪也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它可以提供能量,也是合成人体激素和细胞壁的必要成分。

并且,脂肪的吸收率很低,吃进去的脂肪,很多都随着粪便排泄出来。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6)

上面提到,我国居民喜欢吃肉,特别喜欢吃猪牛羊肉。家畜的肉富含脂肪、胆固醇。

在过去,我们认为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但现在很多实验研究发现,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反而会降低血压。

筑波大学开展了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没有患过循环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健康人群,数量8.2万人,时间跨度11年,跟踪研究饮食偏好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是颠覆性的,那些摄入更多脂肪更少碳水化合物的人群,患上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数量更少,患病最多的一组,是吃肉最少,但摄入碳水化合物最多的一组。

而过去认为会导致心肌梗死的胆固醇和让血液变黏稠的甘油三酯,现在对它们也有了新的认识。

摄入的胆固醇对体内胆固醇值上升的影响有限,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而且胆固醇并不是坏东西,被氧化和糖化的胆固醇才是有害的。

同时,科学家也发现人体内甘油三酯地升高,不是因为脂类地摄入,而是吃太多糖类的结果。

作者在文中专门解释,这里的糖不只是精制糖类,也包括碳水化合物。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7)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是农耕文明,以谷类为主食。

然而,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我们吃了太多的糖类,糖类的代谢时间是三大营养素中最短的,只需要2-3小时,而蛋白质是4-5h,脂质则需要7-8h。

吃进身体的糖很快被吸收,体内过多的糖由胰岛素来进行转化,一部分转化成糖原,进入肝脏和肌肉,剩下的多余葡萄糖则转变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所以,很多人坚持低脂饮食多年,依然无法成功减肥,就是因为他们吃的肉和脂肪越少,就会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过多碳水地摄入,才是导致肥胖、血液黏稠和各种循环系统疾病的元凶。

再回顾一下作者总结的三大营养素的摄取原则:蛋白质不增不减,脂质再多摄取一些,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符合我们基因的食物是我们祖先更喜欢的天然食物,更多的脂肪和更少的糖。

控糖,才是实现健康体魄的秘诀!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8)

03.控糖!控糖!控糖!实现健康体魄的秘诀

我们重新认识了三大营养素的作用,也意识到,控糖应该成为当代人首要的任务。

2012年,哈佛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数据表明:“吃白米饭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并且,跟欧洲人比起来,亚洲人吃更多白米饭比欧洲人患病风险更大,有研究显示,亚洲人吃更多白米饭的患病比例是1.55倍,欧洲人是1.12倍。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喜欢吃精制米面,在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在饮食文化盛行的当下,我国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

社区老年人体检,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都患有糖尿病。更惊人的的是,现代饮食可能造就了更大数量的潜在糖尿病患者。

判断自己是不是潜在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就是测量餐后血糖。如果平时体检测量餐前血糖正常,在家或者社区,测量一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如果超过11.1mmol/L,你就已经加入到“糖尿病预备军”行列。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控糖是必要的,也是实现健康体魄的秘诀。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9)

那么,该如何控糖?

作者在《饮食术2》中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1)偏胖的人每天糖类(这里的糖类包含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下,5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控制在60克以下,建议晚上不吃高碳水食物。

这里的偏胖人士是指BMI值超过25的人,如果年龄50岁以上,BMI值超过30的人群属于偏胖的范畴。

(2)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预备军”要严格控糖,各种糖分和碳水高食物都要少吃,晚上最好完全不吃碳水食物,以达到控制血糖值的目的。

(3)对于身材匀称、身体健康但追求生活质量的人,也要控制饮食,将主食换为全谷物食物,提高饮食的品质,吃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鱼和有机蔬菜等。

书中还提出很多控糖的饮食建议,比如拒绝垃圾食品炸薯条,细嚼慢咽,避免长期压力和紧张。

吃意面可以放凉一点再吃,因为温度降低可以增加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让吸收速度变慢,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大家可以阅读书籍,了解更全面的控糖方法。

饮食小知识你知道吗(吃吃喝喝的人生)(10)

当然,任何食物无论多美味,都是过犹不及。所以,即使作者提倡可以吃更多一点脂肪,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你平时饮食过于油腻,如果你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更不能放任自己吃太多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适量摄入脂肪才是最佳选择。

每一本书都不是完美的,每一种饮食方案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群,我们更应该遵守健康饮食的理念,让一餐一饭成为健康的基石,助力健康长寿,迎接百岁人生的时代。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