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

文:高天晨

黄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现在,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姓氏排名为第7位。“黄”姓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是常见的姓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黄姓的姓氏起源以及“黄”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

“黄”姓来源

1、以国名为氏:

虞舜时代的首领伯益治水有功,其后裔在商末周初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后来黄国就以国名为氏。还有两种说法是少昊后裔或陆终(火神祝融之子)的后裔建立黄国,总之,都是以国为氏。

2、源自官位,以官职称谓为氏。有两种说法:

一是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二是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

3、源于改姓而来:

①其他汉姓改为黄姓: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

②回族改黄姓: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元末“反色目”的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的。

③满族改黄姓:满族吴扎拉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2)

现代美术家王大有先生画的“黄”姓氏图腾

黄姓祖先:陆终

陆终,相传是吴回之子,吴回是远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的原型,是远古掌火之官。周代时,陆终后裔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后被楚国所灭,后代以原国名为氏,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3)

黄姓起源于 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 。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 湖北 、 陕西 、 四川 、 湖南 、 福建 等地。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 广东 、 四川 、 湖南 、 广西 、 江西 、 湖北 、 福建 、 江苏 等地。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4)

“黄”字造字本义

“黄”字来源,说法颇多,并未定论,大概有三种说法

1、本义为佩玉

《说文戒子说》:“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古文黄。”

郭沫若先生在《金文丛考》说:“黄即佩玉……后假为黄白字,卒至假借义行而本义废,乃造珩若璜以代之,或更假用衡字。”这个说法认为,黄是“璜”的本字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5)

2、本义为箭靶的靶心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6)

甲骨文“黄”

甲骨文的“黄”中,是“矢”的字形上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7)

甲骨文“黄”中表示“矢”的部件

(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8)

甲骨文“黄”中表示“靶心”的指事符号

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即用来练习射箭的箭靶的靶心。古人在靶心上用赤碣色泥浆涂抹,使之醒目,便于瞄准。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9)

3、本义是蝗虫

一种说法是“黄”的金文象蝗虫形。是“蝗”的本字,表示蝗虫的颜色。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0)

“黄”金文写法

“黄”字汉字书法演变

【篆书】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1)

战国楚简的“黄”,写法率意,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字形整体来说结构还是统一的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2)

先秦篆书写法很多,黄字也有极富装饰含义的篆书字体。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3)

小篆的黄确定了统一的写法,左右对称分均,有均匀之美。

【隶书】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4)

汉简书中的“黄”,体态迅疾,如同一个人在舞蹈,用笔动态中有平衡,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5)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所写的“黄”,雄强挺拔,结体方正,有较强的装饰意趣;用笔圆浑,毫不夸张,意到笔止;他的字齐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满。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极富变化,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

【楷书】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6)

唐代国诠小楷《善见律》中的“黄”,属于写经体,国诠是唐代的经生。这个字挺拔秀丽,端庄雅致。字里行间充满恭敬之心。

【行书】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7)

宋代苏轼《中山松醪赋》中的“黄”,结构严整,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由于这篇文章字数较多,所以这个字书写很快,毫不落形。

【草书】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8)

清代王铎草书“黄”,放纵天真,气势连绵不尽,笔法极富变化,在高速的运笔中,对笔意还能有所收敛,可见其对书法的控制能力相当高。王铎的草书不以势重,信笔挥洒,极具自然之态。

黄字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这才是国风黄)(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