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

长期以来,我都迷恋“向前看”的观点,认为欧美国家关于未来的科幻世界才是王道,正因如此,他们率先发明了蒸汽机、电脑和iPhone手机, 中国人崇尚历史只不过是一种自我麻醉的表现,毕竟,我们最辉煌的时候在古代。

基于此,我更喜欢卫斯理和刘慈欣,或者其他现代作品,直到阅读了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我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一大块的书籍宝藏,也懵懵懂懂地理解:读史使人明智。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1)

《雍正皇帝》是著名历史小说家二月河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三卷,共120万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般巨著,讲述了雍正皇帝励精图治又孤独的一生,整部书都散发着“哲理”的香味,随便拎出一小段来,都能指导现实工作,特别是第一卷《九王夺嫡》更是高潮迭起,阅读体验非常过瘾。

依托于大清正史,二月河先生塑造了九位个性十足的皇阿哥,包括大千岁胤湜、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爷胤禛、八贤王胤木、九爷十爷胤糖胤锇、十三侠王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襪,这九位阿哥受惠于康熙爷的基因,非龙即虎,可以说,任何一位的生平都能编成一部书或者拍成一部电视剧,但却能恰到好处地成为雍正配角,足见作者在驾驭宏大故事方面的功力已经登峰造极。

饱满的性格刻画,丰富的心理描述,常常戳中读者的脑壳,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看到一些现实的影子。动情之处,不禁感叹:如此朝廷不就是我们部门吗?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2)

毫无疑问,我们在阅读《九王夺嫡》时,会不自觉地同历史上的皇阿哥本人相比较,但真正的历史向来烟波浩渺,且常常让“强者”精心打扮一番,要理出头绪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儿。所以,本文讨论的雍正和其他阿哥,仅限于小说范畴,同正史不甚搭尬。

其实,雍正一直很忙,但凡是不方便以现代人为原型直接表现的,几乎都能以普罗大众并不熟悉,却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四爷”为原型,详尽地展示给大家。

书中的嫡位大概能影射到现代中的职位、声誉、收入或者一切职场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康熙的九个儿子,非龙即虎,又各有缺点,基本覆盖全现代人的九型人格,他们在争夺嫡位的过程中,各显神通,残酷、惨烈,偶然中又夹杂着必然,颇值得现代人深思。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3)

(一)九王夺嫡,一场登龙术的大展览

康熙爷共二十四位龙种,都有些本事,但真正有实力或者说卷入嫡位之争的只有九位,大概分为三个派别。

虽然读者早早地就知道胜出者是四爷胤禛,但整个过程恰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充斥着权力欲、法理情、谋篇布局以及官场生存法则,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大呼过瘾之余,更会映射到现代生活中,普通人没有机会奢望嫡位,可总有些要追求的东西,比如晋职、薪水、股票什么的,众位阿哥的登龙术或许早已嫡传给后人。

首先,嫡位最具有实力的竞争者自然是太子胤礽,他自出生之日起就被康熙立作“未来之主”自小就培训皇帝技能,但小说中的胤初骄奢淫逸,深陷温柔乡之中,拔不出来,是一个懦弱无能之辈,浑浑噩噩四十年,既没有在政治、军事上建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治国思想体系”在胤礽的意识里,太子的头衔比之任何建树都管用,他不想奋斗、不想参与政事,遇到关键问题也不想表态,终身的任务就是“等着老爷子仙逝”,但康熙爷何等英明,内心独白:我怎么能把大清的江山,交给这样一个无能之辈呢?

太子胤初的遭遇提醒现代人:职场上从来没有稳定的职位,只有稳定的技能,职位头衔或许能带来光环和尊重,但奋斗的本质应该是“Build your brain, not your title!(建立你的大脑,而不是你的标题),一朝职位加身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奋斗的新起点,更何况,如果出现“德不配位、技不配位”的状况,职位本身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会让人走火入魔,甚至如胤初般变得疯疯癫癫。

其次,大阿哥胤褆身为长子,战功卓著,又是权臣明珠的外甥,长期觊觎嫡位,但终因韬略有限入不得康熙法眼,特别是太子胤礽被圈禁之后,他竟然主动提出“替皇阿玛行万难之事”,意思是亲自杀掉胤礽。这一举动被康熙评价之:如你这般人面兽心的蠢猪也配来争夺嫡位?

后来他又被查处采用巫术来戕害太子,自然也落得个终身圈禁之下场。大阿哥的失败在于志大才疏,迷恋旁门左道,太过于残酷无情。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4)

现代职场讲究个“法理情”共存,更何况是朝廷内的亲兄弟。三阿哥胤祉也曾见过嫡位的曙光,他终身投康熙所好,集结大批文人修史编书,试图赢得皇阿玛欢心直接登龙,但单纯的文人向来不会成为“一把手”,现代职场人也不要妄想做一个漂亮的PPT或者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平步青云。

在最终的嫡位争夺战中,唯有胤禩、胤禟、胤䄉、胤褪组建的八爷党和胤禛、胤祥组成的四爷党上演了最终的巅峰对决,特别是首脑人物胤禩党羽遍天下,这些人是其争夺嫡位的重要资源,却也是其丢掉嫡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八阿哥胤禩穷其一生都在培养人际关系,不仅团结了四位以上的皇子,而且仗义疏财结交了大量权臣,但如此资源也犯了康熙爷的大忌,他认为一切的授权、科举都应该是朝廷行为,党羽们从中抽离出一种“师生、门人”之类的情感,本来就是在徇私。

更尴尬的是,八爷党看似气势庞大,却在康熙一纸圣谕前快速瓦解,而当胤祺篡位失败之后,又立刻翻脸,成千上万的折子向京城涌来,控诉八阿哥的种种罪行,甚至写诗、出对联辱骂胤木,连个“保持沉默”的底线都守不住,可见太过于迷恋人际关系,本就是一路歧途,毕竟,除去父母亲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抵建筑在利益之上的,一旦个人失去利用价值,人际关系的脆弱性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正可谓: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胤禩胤最大的失败在于过度迷恋党羽和人际关系的数量,而忽视了朋友圈的质量,八王党羽熙熙攘攘只是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盛世,却缺少邬思道式的无双国士以及侠肝义胆握有军权的十三阿哥,前者能揣摩出康熙爷的心思,从而成为雍正的行动指南,十三侠王胤祥则一生都在为雍正保驾护航。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5)

(二)天时人和,雍正登基偶然中的必然

雍正最终能夺取嫡位,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康熙爷在“降大任于斯人也”之时,也安排了大量“苦其心志”的差事,具体到雍正,就是让其持续地办差,而且成为一个彻底的“孤臣”,最终,经历重重考验成为天选之人。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都清楚,康熙和雍正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王朝,有着不一样的兴盛。

康熙爷戎马一生,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准葛尔,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江山,但晚年的康熙太过于施行仁政,致使官员贪腐之风盛行,整个吏治都散发着糜烂的恶臭。康熙深知官场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嫡传之人需要有坚毅的性格,能扛得起“惩清吏治、推行新政”的重任。

按照这一标准,唯唯诺诺的太子胤初首先遭遇淘汰,而八贤王胤广播仁慈,培植的大量党羽,不仅没能帮助其夺取嫡位,倒是成为康熙爷的大忌,毕竟,这些党羽中不乏祸国殃民的巨贪,八贤王是绝不会惩处这些人的。

此外,南征北战的胤湜,大将军王胤褪自恃战功卓著,又认为旗人有“马上得天下”的传统,殊不知,随着环境的变化,未来的皇帝不止于骑马射箭,更要懂得文韬武略,需要是一个“治天下”的能者。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6)

众位阿哥溃败的残忍画面,提醒现代人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观察环境的变化,依据此培养自己的技能。如果未来是一个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而我们却执迷不悟地训练自己“打算盘”的能力,莫说争夺嫡位,估计连“敌敌畏”都喝不上了。

其实,雍正最明智的地方在于深谙皇阿玛的心思,且从内心深处敬畏康熙,如此文治武功的千古一帝,绝不会让一些鬼蜮伎俩所蒙蔽,于是,雍正从开始就走了一条正路,本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线路自我修炼:四十年栉风沐雨,忧患勤劳王事。

雍正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办老了差事,深悉民间官场情弊、荆棘丛里走过来的……经年累月的实践,不仅让康熙看在眼里,心有所向,更成为其日后治国战略的根基,加之,雍正冷酷的性格也更加适合澄清吏治,遏制腐败。

二月河描述刚毅的四爷,见到石头没事儿都要踢三脚,枯树中也要榨出豆油来,又岂能容忍大面积的贪腐呢?事实上,雍正在位十三年,抄掉二百位官员的家,成为了前无古人的抄家皇帝,又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功等新政。

为了给乾隆扫清登基的障碍,他又一举铲除八爷党余孽,且赐死亲生儿子弘时。那一刻,雍正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冰碴子,自古帝王之家无天伦,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皇帝向来称自己是“寡人”雍正又是“寡人”中的极品。

九子夺嫡为什么雍正能胜出(九王夺嫡龙位之争)(7)

总之,雍正始终身在机枢之位、谋机枢之事,能沉到基层去。正因亲眼见过黄河水泛滥,灾民易子而食,才会决心修建清朝的“小浪底”;正因见识过官员的骄奢淫逸,才会决心澄清吏治。

事实上,从皇帝到官员,再到企业管理者,大抵需要一些干基层的勇气。唯有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人,才会被时代最终选择,或功成名就,或富有殷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