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火的抑郁症博主 伪抑郁网红博主吸粉百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日讯(记者毛茵)前几日,某网红男为了挽救流量下跌,宣称得了抑郁症,在网上卖惨,闭门不出,把房间弄得满地烟头垃圾,无欲无求到生活不能自理。一下网,却迥然不同。最终竟吸粉百万。

最近,一名心理学博主收到粉丝来信询问:我的同学得抑郁症,成功请假回家了,我也想效仿他,怎么办?

假装抑郁真的能骗到一张诊断证明书吗?emo真的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武汉精神心理专家如是说——

抑郁症患者,可能并不抑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病区主任白汉平称:一提起抑郁症,很多人脑中就浮现出林妹妹的泪眼,或者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寻死觅活等表现……实际上呢?

“网上脸谱化的‘抑郁症’,往往化繁为简,好像得了抑郁症,就都过着同一种生活。但其实,现实中抑郁症的复杂程度,远超你的想象。”白汉平说,抑郁症患者,可能并不抑郁!

研究表明:对患有严重抑郁症状、起病年龄早、特别是发病年龄在15~19岁的患者,情绪表达往往有明显的低落、焦虑情绪,但有时会有明显的愤怒、敌对情绪,具有人际关系敏感,往往表象是抑郁、焦虑的,同时患者感受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不足,经常会有自责,很容易诊断抑郁症,但疾病的核心是情绪不稳定,他们摔门而出、对父母破口大骂,但表现出来的言行,却是生气和攻击。对这类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评估,排查双相抑郁的可能。其次,还有一类起病于10岁以前,6-18岁的青少年,如果患上破坏性情绪失调,长时间脾气暴躁,后期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而成年人也经常抑郁症共患或共病焦虑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即眼前的病不是病,而是有着抑郁型人格——一种忧郁严肃的性格特征而已。

一个很火的抑郁症博主 伪抑郁网红博主吸粉百万(1)

记者毛茵绘图

心情不好渴望摆烂,不如假装抑郁?

在加速内卷的时代,平时无法表达负面情绪,借着“我有抑郁症”就可以“躺平”了?就能够名正言顺的不快乐、不思考、不努力了?

“理论上可行,在临床上遇到过,识别并且劝阻了。”作为精神医师的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翔说,假装抑郁症,多见于三类人群,各自诉求不同。一是学生群体,本身情绪确实有问题,在抑郁症的边缘,对于学习,学校,人际交往等都有现实回避的要求。希望通过抑郁症的诊断暂时离校在家,本人暂时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学生和家长往往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有精神残疾可能性的疾病诊断,一旦得到这样的诊断,未来想要摆脱,复学返校,都要进一步得到诊断和治疗流程,痊愈证明等等。而这个痊愈证明比诊断证明更加难以出具。”

霍云翔介绍,现在有精神卫生法,医生有首诊负责制,抑郁症在法律上承担全部民事行为能力。抑郁症患者,即使在症状支配下犯罪的,也没有豁免权。

第二种伪装者是有的希望办理停薪留职或者提前退休。现在医保严查假病人,一旦被查实,按照诈骗罪处理。

第三类人群是违法犯罪,希望通过假装抑郁症逃避惩罚。这都是自找麻烦,诊断了抑郁症也不会减轻刑罚。

“神经内科或者心理治疗诊室,不能出具抑郁症的诊断证明。只能写抑郁状态。现在是首诊负责制,诊断证明很重要,有法律效应。寻求抑郁症的假诊断得不偿失。在综合治理的框架下,一旦被诊断,就会进入被追踪管理程序。”

抑郁,从来不是装出来的

35岁的邹晶(化名)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朱军红教授的专家诊室里曾痛哭不止:睡不着啊,整夜整夜失眠,丈夫要离婚,我一个人带孩子,我实在不想活了……医生,我的抑郁症很严重啊。

朱军红教授耐心听她诉说,观察她的情绪变化,发现她的精神状态并不像个长期失眠的人,说话流利且有逻辑性,抑郁症量表测试中也出现前后矛盾。通过进一步单独向陪同她来的同事了解,朱军红发现,邹晶的关键症结在于不想上班,想以患病的由头请长假和丈夫一起做生意。经验丰富的朱军红还观察到邹女士几次看病后并没有按医嘱取药,最后断定她只是想要一个病历证明。朱教授明确地告诉邹女士,伪装抑郁症是害人害己。

朱军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抑郁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精神科医生不会轻易下抑郁症诊断。真实的抑郁症主要是“三低”:思维迟缓,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我们对怀疑的病例首先排除是不是诈病,是真有病还是有继发性获益;看症状持续的时间,对生活是否造成影响;了解旁人观察到的情况是否和自述一致等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舒畅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家人和病人都一起有目的地伪装,单靠医生在门诊有限的时间去鉴别,也是有困难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司法鉴定等多种手段和方式。

抑郁,从来不是装出来的。心理医生希望大家在有抑郁情绪时懂得生活总是起起落落、烦恼总是层出不穷、内耗总是治好了又复发。只有打破伪装,积极去面对和疗愈,才能与真实的自我握手言和。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