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田庙申姓(虞城的曾姓)

【虞城姓氏探源】(20):虞城的“曾”姓

原创: 韩宪臣 家乡虞城

河南虞城田庙申姓(虞城的曾姓)(1)

虞城的“曾”姓

韩宪臣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

中国曾姓人口2014年有770多万,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第一大省。四川是曾姓第三大省份,大约有30万人。 [2]

中国历史曾出现许多曾姓名人,如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北宋文学家曾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虞城曾氏

原小侯乡曾河滩、东曾庄、刘店集、宋新庄、小倪庄、前沈阁有曾氏。有资料显示,先祖曾质粹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从江西永丰复归山东嘉祥之际,委托曾氏五十八世后裔美修、静修兄弟二人迁居到河南省归德府,在城东曾老庄(今芒种桥乡周楼)定居,为城北五里许宗圣曾参之衣冠墓守孝祭扫,并有祭田五百四十亩。兄弟二人恪守祀典,给养身家。后因时局动乱,为维持生计,兄美修携眷迁居到虞城谷熟集一带,并在附近繁衍生息。弟静修移居原商丘县城西、城南一带。商虞两支曾氏虽不同村,却一直保持着亲族联系。

派系辈字(自68世起):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继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曾氏家训家规:(1)好好说话,语气平和,不带情绪。(2)吃饭时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挑食,不浪费粮食。(3)枯木逢春犹在发,人无两度在少年。(4)今日事,今日毕,忌拖拉。(5)知足则乐,务贪必忧。(6)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7)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9)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10)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请。(1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12)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13)事要好,问三老;家要兴,看后丁。(14)生我育我,父母恩深;寸草春晖 铭记于心。(15)若要子女走正道,家长身教重言教。(16)吃亏是福,自己的路自己走。(17)孝在当前,莫要子欲孝而亲不在。(18)晚辈必须尊重长辈,弟弟妹妹听哥哥姐姐的话。(2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2)尊老爱幼,勤奋好学。(23)老老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24)低调做人,高调做事。(2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6)不顶撞长辈。

(睢阳区 曾昭祥供稿)

河南虞城田庙申姓(虞城的曾姓)(2)

韩宪臣,男,虞城县教育局退休干部,国家语言文字专家。编辑《虞城教研》并致力于中小学作文教学,至今,其作文教学思想还在被许多朋友耳熟能详。喜好咬文嚼字,被商丘市语委聘为社会用字监督员。多年痴迷于传统文化,尤其对姓氏文化有着很大的兴趣。

2013 年发起成立了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目前正筹组虞城姓氏文化分会并负责编辑《厚重虞城》之《虞城姓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