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声让心慢慢静下来(刘静听雨感悟)

听雨声让心慢慢静下来(刘静听雨感悟)(1)

【刘静专栏】

听雨

原创作者|刘静(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昨夜,明月朗朗,清风徐徐。

万不曾想到,半夜熟睡时居然被雨声惊醒。起床,开窗四顾,只见大雨犹如江湖倒挂,气势汹汹。那声音也是凄厉聒噪的。

我回到床边,躺下,却睡意全无了。这哗哗的汹汹雨声,实在叫人难以安眠。这样的雨夜,听雨,也是着实难受的事情呢。往小了想会觉得自己心情很郁郁;往大了也会想到这雨会不会导致城市积水,良田被淹?七月份郑州暴雨的伤痛,还让人印象深刻。此时,这雨声,让我觉得心神不宁,它又仿佛是天地宣泄般的哭诉。

我胆小又敏感,我不敢听雨。

一个人静默,就想起了五代 李煜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大约也是这样的雨夜,气温骤降又被雨声惊扰了梦境,他生理性地醒来了。身在他乡,亡国破家了,非人力所能改变。此时,不尽的故国之思涌上心头。但他似乎也很冷静,这就是现实啊,个人渺小,又能如何?在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变化里,我们无可奈何。而只有梦里,轻松一点,忘却了所有。却还是被雨声叫回到了人世间。

李后主听雨,听出的是家国之悲,个人渺小的时空空间的感叹。

宋 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也很出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因为年龄、际遇、地域、环境的不同,“听雨人”感受也各不相同。

少年听雨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这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壮年听雨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失意,这是壮年漂泊“尝到人生滋味悲欢离合”的无可奈何。

“而今听雨”是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夜雨。此时已然看淡所有,心如止水了。也许也进入了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了。至少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了。

谁的一生不是这么度过的呢?这是规律。

听雨声让心慢慢静下来(刘静听雨感悟)(2)

我还很喜欢清人朱彝尊的《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跳脱出原词的情爱之意,最后一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是所有听雨人的真实写照。人的孤独感,不可突破,难以逾越。各人都要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地修炼自己才好。

听雨,至少在我,觉得都是满腹心事,心情郁郁的。甚至觉得能听雨,听出好滋味的都是极勇敢的人。

听雨,也许听的是大自然的心情,四季不同,雨有大小,大自然也有喜怒哀乐;也许听的是个人际遇,命运流转;也许听的是家国情怀;听雨,总是绝不相同的。

我不敢听雨,而雨声不受我控制地要被我听到。我也没办法,只好告诉自己:人生在世,各自听雨,各自修炼,再大的雨也总是会停的,等明天,到那时候,一切就又都是新的了。

(本文为刘静老师原创投稿)

听雨声让心慢慢静下来(刘静听雨感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