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1)

在诗词爱好者的心中,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爱情圣手”。在他笔下,爱情或朦胧、或凄美、或深挚、或哀愁、或忧伤……无不感人至深,美得令人叹息。

千百年来,当世人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诗句时,这个忧郁而深挚的歌者也在历史中成为永恒。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2)

诗人多情,而李商隐尤胜。在李商隐的世界中,什么才是他的最爱呢?除了爱情,还有那一场蒙蒙细雨。今天,“文化点心铺”就与大家分享一首李商隐的冷门写雨诗,句句无雨,却处处有雨,清新隽永,真是妙不可言!全诗如下:

细雨 李商隐

潇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低低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3)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大自然中的雨姿态万千,风情各异。有“润物细无声”的微雨,有“跳珠乱入船”的暴雨,有“梧桐叶上”的三更雨,有“天气晚来秋”的新雨……不同的诗人心中,因为不同的气质和喜好,自然也就喜欢不同的雨。

对忧郁而多情的李商隐来说,最能代表他气质的当然是那若有若无、迷离飘忽的“细雨”了。所谓“细雨”,就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蒙蒙牛毛雨,轻似梦,细如愁,无边无际,无声无息。可是,这种极普通的自然景观在诗人们的笔下却变得优美生动。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4)

一场蒙蒙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化成一首吟咏千年的。诗作首两句“潇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是远望。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诗人满怀心事,百无聊赖地闲步至郊外。远远望去,眼前一片迷离的景色:细雨飘飘洒洒,轻轻地吹到弯弯曲曲的河边,迷迷蒙蒙地飘过城外的小亭,迷漫了整个世界。

接着,三、四“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或许是诗人的想象,也或许是诗人的眼前之景,是从近处描写“细雨”。竹林被风轻轻吹动,在雨丝还未飘落时就已先感受到它的凉意;浮萍漂在水面,卷曲着。雨滴细小无力,自然滴不开浮萍的圆叶。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5)

而五六句“稍促高高燕,微疏低低萤”,视线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写细雨下地久了,高空中的燕子便飞地很快。到了夜晚,那闪闪烁烁的萤火虫也会变得疏疏落落。如此,诗人从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描写了细雨的动态变化,细腻唯美。

这样的雨,细细密密,似有似无,犹如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天地之间,对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自然容易引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李商隐亦是如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故园此时应该也是烟雨迷离,一片朦胧凄清,像往昔一样伸向长安五门之外。

李商隐的唯美五绝细雨(落在李商隐心里)(6)

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这里代指“京城”。李商隐客居京城,为生计苦苦挣扎,却始终困顿不堪,失意寥落。在诗人心中,故乡的蒙蒙细雨或许是惦念他这个流落在外的游子,带着烟草色一直伸向了京城。

整首诗细腻生动,观察入微,借描写薄暮时分的蒙蒙细雨,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藏的思乡之情。可谓是句句咏物,句句含情,情寓物中,因物见情,情景交融。李商隐善于炼字,从诗中的几个动词,如“傍”、“过”、“动”、“开”、“稍促”等就可以看出,贴切生动,妙不可言。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