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节律的作息时间(漫谈生物中的时间节律)

近日学习《伤寒》,文中有“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下文中亦有“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以及六经欲解时等内容。

这几段对人体生物时间的叙述,让笔者对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中时间节律作一点思考。

什么是时间节律?

提到时间医学,不得不提的一人——弗朗兹·哈伯格(Franz Halberg),时间医学之父,现代时间生物学创始人。哈伯格从尿液中检测到人体内分泌活动以及尿液中的激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以及七日节律的变化。

古埃及人也有类似于七日节律的观点,其认为生命过程中有7天的重复性。

7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如怀孕妊娠,临床中以周为单位。足月,也就是满37周。

同样以周为单位,小鸡孵化破壳大约21天;女子月事也以7天为单位,28天为一次循环;临床手术后7天拆线等,这都是7天节律。

时间节律与疾病的关系也在研究中,如时间与失眠、高血压、癌症、冠心病、帕金森、糖尿病等病。

传统医学如何解释时间节律

传统医学中对于时间的描写非常的多,从时辰到每日,到七日、四时、年、甲子等均有描写。

《伤寒论》中有六经欲解时的描述,即是六经病症将要解除的时间规律。

  •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生物节律的作息时间(漫谈生物中的时间节律)(1)

除了时辰,还有对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

  • 《灵枢》:“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这些都是对疾病中时间规律的描述。

时间节律能养生?

传统医学里除了有对病理时间节律的概括,还有许多利用时间规律进行养生的内容。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

  •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个部分打算以后慢慢出些养生内容,到时候细讲些,可以指导大家进行个养生保健。

时间节律也能治病?

子午流注。气血在经脉中循行,刚柔相配,时穴开阖,迎随补泻,互不相伤。近年来许多养生文章都说到的经络养生,也即出于此。

对于子午流注我也想说两句。起初学习后发现很神奇,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我也曾有分析过,现代人与古人,饮食、生活节奏、作息规律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前文中弗朗兹·哈伯格教授的实验中,虽发现了昼夜节律,七日节律,但是在不规律的生活下亦会使这些节律变化消失。

生物节律的作息时间(漫谈生物中的时间节律)(2)

子午流注,气血循行,时穴开阖

如果把人体中的经络比作不息的河流,那么人为的改变河流环境,对于河流的方向、速度等会不会也会发生改变,经络亦同理。

中医理论中有三因制宜一说,那么根据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我是否也可以适当的因时,因人,因地而制宜一下呢?

小结

从现代生理医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个时间节律还真有些词穷,解释不来,但是中医里的天人一体观却能很好的解释这个,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球有自转公转,日月有阴晴朔望。

天体的运行是有周期性、节律性、时间性的,那么人体对应着也有其周期性,节律性。

此前会有许多老师说,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哲学。开始的时候我也会有些质疑,中医倘若真有那么神奇,哪还有西医啥事呢?但是随着我对中医文化的学习以及认知的加深,中医文化何止是一门哲学,更是一种高维的文化知识。

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世界为例,那么中医理论中随处可见的时间节律就应该可以成为四维世界的理论。

生物节律的作息时间(漫谈生物中的时间节律)(3)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可以理解为对空间理论的描写。

如果一、二、三分别对应点、线、面,那么点组成线,线构成面,面则组成了这个世界;如果把一、二、三比作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那么八八六十四卦就应该涵盖了前者的数种变化。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计算机里0与1无限排列,互相组合,也正是冲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构成演伸出数个虚拟世界。

笔者初借《伤寒论》中“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的时间节律做个学习笔记,发散心得,但发散的越多,越觉着自己的学识、言语能力有限,难以描绘心中所得,实在惭愧,最后还请诸位,点拨指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