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校长工作标准(助力高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日前,达内教育集团旗下高校品牌高慧强学,启动了“校企联动促就业,书记校长百企行” 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携手20万家用人企业、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推动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签约,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促就业:达内教育启动43城“书记校长百企行”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的爆发性扩散,毕业生的“求职窗口期”被迫压缩。

  5月9日,教育部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专场招聘和供需对接等活动,全方位引导毕业生就业形势向好发展。而早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院长)正职,在半年内原则上拜访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

  在此次“校企联动促就业,书记校长百企行” 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中,达内教育集团预计在5月—8月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成都、南京、武汉等43个大中城市,携手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校长书记,走进人工智能、IT互联网、数字创意等领域头部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明确岗位用人规模、调研技术能力模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培训学校校长工作标准(助力高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1)

  每年的5月—8月是诸多企业启动“暑期实习项目”、“秋招提前批”的高峰期,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市场需求,“校企联动促就业,书记校长百企行”将以线上线下访谈的形式进行,设置了多元化的会议主题,致力于在招聘的窗口期高效完成“广泛拓岗促就业”的目标。

  在学生就业引导方面,活动将就“提高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等议题展开探讨,助力供给需求的有效对接,构建长效用人机制长远规划,同时共享实习、就业机会,帮助高校学生提高从校园迈入职场的效率,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在产教融合方面,达内教育集团号召“走出去”、“请进来”内外联动招才引智,即高校实地走访,调研产业企业发展情况;企业走进校园,建立招才引智的机制流程,共享校企合作培养优秀毕业生的典型案例,推动有效合作经验在其他高校和企业中复制推广,拓展校企合作机会,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达内教育:近20年沉淀“育人”与“用人”资源共享生态圈

  有别于一些新兴职业教育机构在产业纵深上的浅尝试探,在以“就业”为目标联动高校与企业资源方面,达内教育集团早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落地体系。

  自成立以来,达内教育集团就开始了从211、985大学软件学院到一本、二本、三本及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全面合作。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达内教育集团目前已经与全国1200余所知名高校和地方本专科院校开展了面向硕、本、专不同层次的共建学院、共建专业、专业托管、共建特色班、就业实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帮助近50万的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为产业培养和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及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切产教融合的项目,皆要以“就业”为目标,平台要深化联动价值,让资源与需求‘流动’起来”。在多元化的校企合作过程中,达内教育集团也在不断尝试与开拓产业资源,链接市场需求,为毕业生构建了一条完善的精准学习与高质量就业链路。

  目前,“达内软件人才中心”与质量保障系统以及“达内一站式软件人才订单输送系统”已经成为学员的就业品质保障系统,至今已与20多万家企业达成用人合作,这也使得达内成为衔接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输送的桥梁,实现了有效率的规模化输送就业。

  2022年,就业难与招聘难成为人力市场的标签。求职者承受“市场饱和”、“失业率高”的重压,用人单位面临“开源成本高”、“人才筛选难”的境遇。供需资源不匹配,教育结构未能充分对接市场需求,是根源。

  达内教育集团表示,将致力于缓和育人侧与用人侧的供需矛盾,协助院校完善实践教育体系,优化课程知识配比,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提升就业综合质量,实现精准供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