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男女失衡数据分析及对策)

关于中国男女失衡问题,相信很多人有体会,尤其是西部农村有男孩子的家庭,为了娶一个媳妇,那真的是伤透了脑筋。很多人都说是经济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女性人口太少了。60、70年代,经济那么差,农村很少有娶不上老婆的男子,现在是呼啦啦一大片。

网上通俗的说法是,中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了3000万!3000万这个数据,我估计90%的中国人都知道。但是,这是全年龄结构的数据,我们知道,女性的寿命是远远大于男性的。因此,在适婚人口中,女性人口可能更少,男女比例可能更失衡。

为了更好地展现真实的中国不同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情况,我查阅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数据,将我国不同年龄的男女比例情况整理如下表,供各位朋友参考。

乌克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男女失衡数据分析及对策)(1)

(说明:由于该表数据来源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详细数据(光盘版),所以数据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底。为了分区的方便,岁数一栏的岁数是按照2021年底作为参照的。原数据为0-4岁,本表就调整为1-5岁,按照5岁一个年龄段。)

从该表可以看出,在50岁以下适婚人口中,我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4100万。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尤其是在11-20周岁这个年龄段,男女性别比的失衡真的非常非常严重。在31-40岁这个年龄段都有大量男性青年未婚,而这个阶段仅仅为105:100的正常比例。

未来的情况,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明白将代表什么!

叠加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性的婚育意愿越来越低。笔者今年41岁了,大学同学中,5个女同学(冶金类高校,女生少),2个仍旧单身(一个硕士、一个博士),3个结婚,其中2个丁克,只有一个生育了一个孩子。在女性人口低于男性10%的情况下,中国的女性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了男性。

我们知道,男性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强于女性,而女性的记忆力,语言能力和细心程度又强于男性。由于目前的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导致男性的成绩普遍不如女性,尤其是中考分流,很多男孩子尚未成熟,命运就已经被改写,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加大,更叠加了男女婚配的错位。

关于男女比例失衡的根本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重男轻女,有人说是B超选择,有人说是基因原因。前几天我分析广东和福建的数据的时候,提到这两个省份非常爱生孩子且比较重男轻女。福建的网友反驳道,虽然福建人宗族观念强,爱生男孩子,但是也不轻视女孩子,儿女都喜欢。但是奇怪的是,生男孩子的概率特别大,并没有刻意的筛选。

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有种说法是,体质越强,生育女儿的概率越大;体质越弱,生儿子的概率越大。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少了,这也可能是重要原因。

总之,随着B超严禁由于非医学原因的性别鉴定。男女出生性别比逐渐好转,但是还是有110:100左右,与其他国家的102:100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要解决性别比失衡的问题,我觉得,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对非医院原因的堕胎进行严格控制,严禁堕女胎。

2、对生育女儿的进行奖励,力度可以大一点,比如一旦女儿结婚,可以给其父母10-20万的奖励。

3、提倡女性冠姓权,给养育女儿的人增加自豪感。

4、教育设置上,更有利男性,增加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分数比重。比如,体育可以按照男女一样的标准进行赋分并计入高考。(因为英语、语文等科目,女性记忆力明显强于男性,但还是一个标准)

5、严控女性研究生招录比例。真的没有必要让那么多的女性读硕士、博士,浪费宝贵的婚育年龄。

6、大力鼓励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可以给予政策支持,比如,自动获得中国国籍,给予50-100万的奖励。只需要几万亿就能解决掉这个头疼的问题。

7、支持国家打击卖淫、包养等丑恶现象,这些行为让大量女性不能进入正常婚育,对国家的不利影响深远。

8、对超过35岁仍未结婚的女性,可以采取行政措施,比如征收一些养老基金等。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各位朋友,您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欢迎您提出您的意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