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人生的两件事(读张爱玲的半生缘)

书评周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张爱玲人生的两件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爱玲人生的两件事(读张爱玲的半生缘)

张爱玲人生的两件事

书评

周丽

不忍看主人公陷于人为的困厄之中,这是我近年来读书的一种感受。每每读到正值单纯、善良无助的主人公被误解、被排挤甚至被诬陷时,我的心情也随着一阵阵无奈而伤感起来。

读《半生缘》时,明显感觉到张爱玲在语言的处理上不同于她最辉煌时的作品。举例来说吧,无论是《金锁记》还是《第一炉香》《第二炉香》,段落中多的是语言技巧的炫弄和对《红楼梦》等古典文学的巧妙的模仿,像什么“仔细你的皮”“别叫我说出什么好话来”“这小妮子”等等。

还有葛薇龙去见姑母时的大段大段的环境心理描写——这些,在《半生缘》中都很难看到。《半生缘》的语言更加简洁明快,短句多,模仿的痕迹并不明显,让读者更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情节处理和人物命运上,然而,正是这点注意力的转移让我在这些文字段落中踌躇起来。

主人公曼桢,一个想靠自己双手努力工作帮衬家中生计的女孩子,有一个做过舞女且自私的姐姐曼璐,有一个整日操持家务目光短浅的母亲,幸好她碰到了她认为这辈子最重要的人——世钧,殊不知,一到关键时刻这个世钧却是软弱的,懦弱的。

曼璐后来终于遂了愿嫁了人,虽不是大富大贵,却还是把自己打扮得一身的珠光宝气,家里仆人也不少,然而她是担心害怕的。她害怕丈夫祝鸿才改不了花花性子,依旧在外面眠花宿柳,到时又带回几个更厉害的角色,那是她最不愿看到的。这时曼璐自私歹毒的本性显露了出来——为了稳固自己的婚姻,她打起了妹妹曼桢的主意。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我最不忍的了:曼桢被骗至祝府,被姐夫强暴,被拘禁,直至孩子出世……曼桢受困的情节足有几十页吧,我只是大概翻了翻。我忍不了世钧的无能和懦弱,若是他奋争一点,抱着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曼桢的念头,也许这个女人所受的苦痛会少一些;我也忍不了曼桢的母亲,竟全然不顾女儿的痛楚,还帮着隐瞒女儿的处境;更忍不了那个自以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却因生病而性命不保的曼璐……好在曼桢碰到了一对好心人,终于逃了出去,并且重新打理自己,振作起来,勇敢地活了下去。

其中很多情节都是我不想细读的。我何尝不知道小说需要矛盾冲突?人物、悬念以及渴望和障碍交织的冲突,才能赋予故事生命力。

原因很简单:仅仅是想要好人少一点磨难。但是生活不允许,作家也不认可,更何况张爱玲的小说很少按常理出牌。

小说末尾,世均与曼桢在多年后重逢,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很多读者称此情此景直教人扼腕情碎。待尴尬的沉默之后,平静的曼桢对世均说:“我们都回不去了。”是的,不对等的婚姻、不对等的人是走不下去的,正如曼桢所言,如果我们当初真的在一起了,未来就没有什么故事讲给孙子听了。

【来源:株洲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