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

汉字是绵延千年的古老文字,今天“蔡讲成语”继续解字专栏,讲解汉字背后的故事。

有人讲,“牛”“鱼”二字写反了。牛有四条腿,但“牛”字却只有一条尾巴;鱼没有腿,“鱼”字(繁体鱼字)却分明画出了四条腿。“牛”读“鱼”,“鱼”读“牛”就对了。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1)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2)

◆ ◆

【讲解】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3)

“牛”的篆体字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4)

“鱼”的篆体字

◆ ◆ ◆

【探源】

◆ ◆ ◆

早期甲骨文上半部像动物头部的线描,下半部突出了两个开阔的大鼻孔。后来淡化了鼻孔的形象,篆文加强了中间的一横,隶书将一对尖角写成一撇一横,成了今天“牛”。《说文》:“牛,大牲也。”因牛体庞力大,助益农耕,且天性仁慈,古人对牛特别厚爱。公牛为“牡”;母牛为“牝”;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特”。总之,以“牜”做偏旁的字大都与牛有关。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5)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鱼字后来逐渐演变得不那么象形了,而且鱼的尾部竟与“灬”(火)混同起来。

象形字牛(汉字解字牛与鱼)(6)

「蔡说」


对照一下甲骨文、篆文、隶书的演变,可以发现这两个字并没有弄反,只是演变的过程中有简化或者偏差而已。

汉字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天这两个字其实都是象形字。“牛”是用牛头的样子指代牛,“鱼”则画出鱼的样子。但是经过千年的演变,后人不探究具体源流,却妄加猜测。真是辜负了仓颉造字的一番心意。

◆ ◆ ◆

【回・见】一段典故背后有一段故事,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下期再见!

◆ ◆ ◆

【留言・互动】

下节预告:矮与射

下期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