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道德经第十章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新说:

灵与身抱元守一,能永远合在一起吗?专心养气,能像婴儿一样心无所染吗?修行人要洗涤心中的挂碍,能完全没有瑕疵吗?神识与身体的修行,能完全无为吗?收敛身心,一呼一吸,能清虚守静吗?当修出光明的时候,能无所知吗?大道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不图回报,顺应自然,不去干涉,这就叫做“玄德”。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修行之事,换一种角度,按人道的事情来说应该如何理解呢?可以作如下理解:

人是由灵与身构成,身与灵不可能长久和合在一起,物质的身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衰老消亡,灵却可以离开身而永存。当有人身时,人们是修身还是修灵呢?还是二者兼修呢?

社会上流传一句口号:“健康高于一切”,意思是离开人身的健康,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人要重视身的健康。这句话看似很正确,其实是误导。人活着,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些身体不健康的人,为了理想却能奋斗出精彩的人生。人的灵的展现如精神、思想等影响身体的健康,如果人重视精神的修养,那么就可以加强自己的自律,规划好工作与生活,使工作与生活合乎健康的规律,那么人身就自然会健康。如果一方面生活没规律,精神上没有正确的追求,一方面又希望身的健康,就很困难了。于是社会上便有一些人宣扬保健品、保健药等可保健康,用这些保健品、各种药物调理,又怎么能使身健康呢?老子告诉人们,要把长远的那个先修好,那个修好了,才可以延缓衰老,获得长寿。世间最好的治病良药是心药。

“健康高于一切”,可能是不法商人推销自己的保健品、保健药的最好理由。

要修好长远的那个,也就是灵,平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要专注专心养气,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没有后天的各种知识与成见,没有复杂多样的欲望。也就是我们的思想要纯净,这个净化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在涤除思想中的不良习气,使自己的思想处于无为状态,不要整天想这想那,想得头脑紧张,想得头都疼了,身体的行动也处于无为状态,但是,这个无为状态是很难的,无为状态也是有为,是无为寓于有为之中。

如何使自己处于无为状态呢?比如心中没有偏见与成见,不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立场理解、判断世间事情,使自己的心如明镜,从客观的角度去研究、看待事情。在实际工作中,不再用自己的理解去做工作,而是根据制度上、工作上的客观要求去做好工作,等等。

当身心真的纯净了,也就会明白了,也就什么都知道了,也就不再把无知当有知了。那么,我们做事情,就会只是尽力去做好,按道(制度)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去作主观上的修改。每做一件事情或有所成就,在心里面不去占有,也不渴求有所回报,也不去干涉、支配、控制、主宰,这个就是玄德。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钻研业务、搞科研是有为还是无为呢?钻研业务、搞科研,是为了寻求业务上或科研上的那个道,依道而行,就是无为状态,钻研业务、搞科研有成就了,就是依道而行了,路没有走错,就是无为状态。若是搞不出成就,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没有依道而行呢?比如:还有控制欲望,希望同事、下属、子女、等都能按自己的要求做事情;比如健康,有人说“不要为了成功而透支健康”,这话初听很有道理,可是,行为不符合道,既成功不了,健康也保障不了。

怀赤子之心,依道而行,行有为之事,而无我求、无我所我慢,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道德经第十章玄德)(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