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全类型矫正(牙齿的修复与矫正)

牙齿全类型矫正(牙齿的修复与矫正)(1)

经海永,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商丘医专兼职教师。河南省口腔医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常委、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委员,商丘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各型牙体缺损的修复(含美容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固定、活动及种植修复;对各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有较深研究,特别是反牙合的早期矫治。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龋齿、牙周病、外伤以及某些发育障碍等,一些牙齿会提前“退役”,形成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及牙牙合畸形的情况。牙齿缺失或发生畸形后我们该怎么办呢?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采访了该院口腔科主任经海永,就牙齿的修复与矫正等问题请他答疑解惑。

牙齿缺失

关于牙齿缺失的原因,经海永医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龋病。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牙齿的一定部位色泽改变、软化和龋洞形成,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二是牙周炎。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口臭、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三是外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工伤、斗殴、火器伤、意外伤害等,其临床表现为牙齿折断、松动。四是先天缺失。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其临床表现为牙齿缺失。

牙齿缺失不仅影响美观,造成面部变形,甚至皱纹增多,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还会因为缺牙导致咀嚼功能不良而连累消化系统,口腔关节也受影响。前牙缺失或全部牙齿缺失,会影响发音功能,说话既费力又不清楚,听起来就像漏风一样。

想要弥补牙齿缺失的缺陷,就要采取镶牙的方式来进行,主要有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和种植牙修复三种形式。活动义齿修复是患者能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其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黏膜、牙槽骨等做支持,借助义齿的卡环和基托等部件取得固位与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中一颗或几颗缺失牙的修复体,其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桥基,靠黏结剂与基牙固定,也称为固定桥。种植修复即种植牙,包括下部植入骨组织内的种植体即人工牙根,上部的牙冠修复体,两者之间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方式连接起来。种植牙在功能、结构及美观效果上与天然牙十分相似,已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首选的修复方式。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牙齿?经海永医生建议:1.一定要维持好口腔卫生,控制好牙菌斑,坚持每天早晚两次有效、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及间隙刷清洁牙缝,预防邻面龋坏和牙周病。2.要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3.养成定期洁牙的好习惯,比如每半年左右就要做一次超声波洗牙,这样能有效地清除牙石,保持牙齿清洁。

牙齿矫正

俗话说“貌美牙为先”。去年,世界正畸联盟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15日为“世界口腔正畸健康日”。关于矫正牙齿,许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多大年龄最适合做牙齿矫正,成年人可以做牙齿矫正吗,牙齿矫正一定要拔牙吗,治疗后牙齿是否会出现松动,牙齿不齐一定要矫正吗?

牙齿不齐,拥挤重叠,很容易形成清洁死角,滋生细菌,这些都会增加龋坏、牙龈炎、牙周炎的患病率。龋坏可能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炎,造成疼痛、缺牙;牙周炎会造成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脱落。因而,牙齿不齐增加了烂牙、缺牙的风险。此外,上下牙咬合不好会降低咀嚼效率,影响营养的摄入,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更有甚者会导致偏侧咀嚼,引起面部畸形、颞下颌关节疾病等。

人人都适合矫正牙齿吗?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牙齿矫正。有严重牙周问题的人,如牙齿松动、牙周炎处于活跃期、牙槽骨明显吸收等,就不适合做牙齿矫正。

矫正牙齿疼吗?什么时候矫正牙齿最好?

牙齿矫正初始阶段会有牙齿轻度疼痛、局部炎症、口腔溃疡等情况,但一周适应期后即可缓解。在矫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牙齿表面脱钙等情况,这与口腔卫生维护不好、矫治器周围积蓄脏东西导致牙周发炎有关,需要多加注意。另外,对于特别严重的错牙合畸形,要慎重选择牙齿矫正。

据经海永医生介绍,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是10岁至14岁。这个时期孩子的牙齿刚刚换完,身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牙的移动效果最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些牙牙合畸形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如“地包天”、咬唇、吮指等。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原文链接:http://epaper.cnsq.com.cn/jjwb/html/2018-09/13/content_404708.ht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