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每个行业都有精英人士,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光鲜亮丽。

总有人认为坐办公室就是好工作,对于在外奔波的职业表示鄙夷。

其实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毕竟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赚取财富的。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

鲁可水

就好比安徽省的一个修脚小伙,靠自己的能力创作出了一幅独一无二的的画,被一位富商以二十万的价钱购买,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幅画?

为什么说这幅绘画独一无二呢?

又凭什么价值20万呢?

经济基础催生修脚大师

这位安徽小伙叫鲁可水,是一位修脚师傅。

鲁可水出生于1974年,现在已经是一位中年男人了。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2)

鲁可水

他在修脚行业摸爬滚打30年,很多人慕名而去,就是为了体会一下他的手艺。

客源不断,鲁可水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上升。

虽然,现在的生活过得不错,但是小时候的鲁可水可是实实在在的苦过来的。

鲁可水家里兄弟姐妹有七八个,人数众多,但是能干活儿的没几个,所以家里的经济一直不富裕。

不幸的是,在鲁可水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垮了,他的父亲离世了。

这让原本还在上学的鲁可水不得不辍学,毕竟没有资金来支持自己读书了。

虽然辍学了,但是家庭的经济情况依旧没有改善,家庭整体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缓解母亲的压力,鲁可水曾去做过小工、服务员、泥水匠、瓦工……但凡是能干的活儿都干。

可是家里人实在太多了,鲁可水的薪水远远不够,弟弟妹妹还等着学费,生活费呢。

这时,鲁可水突然想到自己以前经常跟着父亲去修脚,在耳濡目染下,鲁可水的修脚功力变得十分优秀。

考虑到家庭情况,鲁可水决定继承父亲的衣钵,加入修脚大军,成为一个职业的修脚人。

后来,鲁可水在安徽的名声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他的技术很好,慕名而去。

渐渐地,鲁可水成为了有名的“修脚大师。”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4)

鲁可水

在称赞之余,大家听说鲁可水的手艺是家族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那他手艺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故事呢?

慈禧太后的御用修脚师

鲁可水的祖上竟然给慈禧太后修过脚?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朝廷动荡,民众不安。

为了躲避八国联军的残害,慈禧太后开始了逃亡之路。

当时,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一路烧杀抢掠,百姓不得安宁。

慈禧太后见情况不对,在局面无法控制以后,选择了逃避。

她一路向西,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到了西安。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5)

慈禧

虽然逃离了战火连天的北京,但是慈禧太后的身子骨不行了。

由于长途的跋涉,慈禧太后逐渐体力不支。

因为长年居于深宫,加上出门都有奴才伺候,并且很少走路,慈禧太后感觉自己的脚都快废了。

为了缓解慈禧太后的疲劳,当地官员马不停蹄地就开始张罗着找修脚师傅。

经过三天的寻找还是无果,此时,当地官员听说民间有一位技法高超的修脚师傅,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出去寻找这位修脚师傅,修脚师傅很快就被请了过来。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6)

慈禧

见到慈禧太后以后,修脚师傅很快就作出了判断,开始了修理。

这位修脚师傅给慈禧太后的脚上修理得干干净净的,完全看不出走路磨损的痕迹。

同时,修脚师傅看慈禧太后一副劳累的样子很是不忍,就赠送了一套捏脚服务。

在修脚师傅的服务下,慈禧太后高兴极了,甚至给修脚师傅赐名为“刀王”。

为了更好地享受修脚师傅的服务,慈禧太后甚至将其纳为自己的御用修脚师。

只可惜,这位修脚师傅并没有答应慈禧太后的安排,而是选择留在家乡,为自己的邻里相亲服务。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7)

只是说后期如果有缘分,他可以再一次为慈禧太后修脚。

这位民间修脚大师就是鲁可水的祖上,所以,鲁家的修脚手艺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既然鲁可水的修脚技术是祖上传下来的,那么他通过自己的修脚技术做了什么呢?

技术沉淀与门店创业

鲁可水虽然跟着父亲学了不少,但毕竟年龄太小,对于一些技术并没有完全地掌握。

为了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修脚技术,鲁可水决定拜师学艺。

他对现有的修脚门店做了详细地观察比对,通过对比淘汰,鲁可水最终选择了芜湖大观园。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8)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鲁可水觉得芜湖大观园的修脚师傅技术都比较纯熟,门店管理标准很严格。

他相信在芜湖大观园可以学到技术,同时也可以学到管理知识,毕竟鲁可水并不想一直做一个修脚师傅。

他在里面认识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修脚师,在自己的软磨硬泡下,终是同意了鲁可水的请求,成为了他的师傅。

鲁可水每天跟着师傅学习,工作之余就喜欢抓着师傅问东问西。

在鲁可水自己的努力下,修脚手艺越发地纯熟。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师傅始终认为修脚是一份“上不得台面”的工作,鲁可水还年轻,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个修脚师,他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一门新技术,脱离修脚师的身份。

可是鲁可水并没有,他不觉得修脚师是一份“不入流”的工作。

在鲁可水的心中,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赚取钱财的工作都是好工作。

纵然周围的邻居朋友都劝鲁可水转行,他也不愿意。

后来,鲁可水凭借自己的手艺在修脚界混得风生水起,一度成为芜湖大观园的活字招牌。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0)

鲁可水

因为鲁可水不仅仅是会修脚,他还会古筝,画画,技术相当不错。

平时除了给顾客修脚以外,还会给他们弹弹琴,画几幅画。

在他的努力下,芜湖大观园的顾客越来越多。

可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要想为母亲和兄弟姐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自己创业,只有这样,才会有足够的资金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

鲁可水经过几年的学习,对于企业管理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

思来想去,鲁可水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干就干,鲁可水转头就辞职了,他开始四处打听,观察门面,打算租一个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房子。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鲁可水找到了一家满意的门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他知道,修脚是一个需要苦心钻研的技术,不能随便聘用一些技师。

同时,门店不能拘泥于修脚这一项服务,必须多方面发展。

在长时间的思考以后,鲁可水决定开一家足疗修脚店。

鲁可水很聪明,他知道修脚是一门技术活儿,而足疗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

所以,他将修脚和足疗分成了两个体系,并没有综合在一起。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2)

鲁可水在培训

此外,鲁可水还在自己的门店设置了琴棋书画等不同的艺术观赏环节,为客人提供解闷儿的途径。

在鲁可水的带领下,门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打卡点”。

看着门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鲁可水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仅仅是因为赚钱了,而是因为鲁可水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大家都认为他是修脚界的“明星”,而不是与往常一样瞧不起,冷眼相待。

随着生意的变好,鲁可水开始培养店里的技师,他不再长时间的为客人服务,而是专心致志地研究自己的技术,门店的发展。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3)

后来,鲁可水再一次回到了芜湖大观园,除了去感谢自己的老师,除此以外,鲁可水还想参观一下芜湖大观园的艺术品,借鉴他们的装修模式,从而改进自己的门店风格。

也就是这次参观,给鲁可水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灵感。

铁画与脚皮画

有一次,芜湖大观园对外开放自己的艺术品,供大众观赏。

其中就有“铁画”的存在。

鲁可水第一眼便被狠狠地惊艳到了,“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绘画?”“竟然是铁绘制的!”“刀工很是精美,完全看不出来打磨的痕迹。”鲁可水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4)

铁画

回到家以后,鲁可水对铁画依旧念念不忘,他开始翻阅书籍,希望能找到关于铁画的记载。

终于,他找到了。

原来铁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工艺,以铁作为原材料,通过雕刻等手法进行描绘,一般能够作铁画的人都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艰苦磨炼,否则无法达到铁画的制作标准,也不可能绘制出完美的铁画。

鲁可水震惊到了,原来铁画还有着如此高的要求。

同时,鲁可水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既然铁都可以用来画画,那其他的材料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绘画的原材料?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5)

铁画

普通的颜料过于平常,鲁可水早就没有兴趣创作了,他必须物色一个新的绘画原料。

可是鲁可水找遍了门店,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绘画材料。

直到有一天,鲁可水正在给客人修脚,看着工具袋上一片片的脚皮,鲁可水突然有了灵感。

既然铁可以用来画画,那脚皮应该也可以吧?

自此以后,鲁可水开始收集客人的脚皮,每次给客人修脚完毕以后,鲁可水就将工具袋的脚皮带回家风干。

就这样,鲁可水收集客人脚皮长达三十年。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6)

鲁可水搜集的脚皮

为什么是三十年呢?

因为鲁可水并不想随随便便做一幅画,他的目标是《清明上河图》。

大家都知道,修脚并不能一下子刮下很多脚皮,他只能将坏掉的,长茧子的,干瘪半脱落的脚皮修整一下。

修脚的目的不是刮脚皮,而是修理脚上的不适。

所以鲁可水整整收集了三十年才勉强凑够了绘画的原材料。

为了更好地展现《清明上河图》的魅力,鲁可水先用部分脚皮制作其他绘画,从而锻炼自己的脚皮绘画能力,同时筛选脚皮,选出最合适的脚皮制作《清明上河图》。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7)

终于,鲁可水知道了脚皮绘画的奥秘。

他先是将脚皮风干,挑选一部分完整的脚皮用于主体创作,同时再将一些细碎的脚皮进行晒干,加深脚皮颜色,用于枝干创作。

与此同时,鲁可水还挑选一小部分脚皮,浸泡在颜料之中,用于给整体的画作添色。

在鲁可水的努力下,《清明上河图》制作完毕。

鲁可水将这幅脚皮绘画放置在门店展示,供客人欣赏。

由于脚皮绘画过于独特,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纷纷来到鲁可水的店里。

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一位富商的耳朵里,他很感兴趣,决定去看看。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8)

鲁可水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一天,富豪来到了鲁可水的店中,他在《清明上河图》的周围游走。

“妙,妙,妙极了,怎么会有这么独特的绘画想法?”富豪连连发出感叹。

“请问这里的老板是谁?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能不能请他出来一下?”富豪询问着旁边的服务人员。

“老板是鲁可水,作者也是,现在就去请老板出来。”服务人员回答道。

片刻以后,鲁可水出来了。

富豪并没有过多地寒暄,直接开门见山:“这幅画卖不卖?我可以出20万。”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19)

鲁可水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鲁可水拒绝了:“对不起,先生,这幅画耗费了我很多精力,当然,我并非是看中这幅画的价值,而是这里面包含着我的心血,对我而言是无价之宝。”

没有买下这幅脚皮画,富豪也没有过多的停留,休息片刻就走了。

鲁可水看着眼前的《清明上河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感慨自己前半生的坚持,他希望以后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同时也对现在的职业价值观表示深深的担忧。

毕竟,在大众的眼中,修脚师并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会有很多人嫌弃。

职业价值观

谁都想拥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这种思维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不应该以此对其他职业作出评价与批判。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2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中国有很多种职业,但并不是每一份职业都可以坐办公室,吹空调,也并不是每一份职业都可以穿着好看的衣服工作。

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这繁华的世界,却反过头嫌弃前人的职业,这属实不应该。

他们或许是因为从小接受的知识不够,逼不得已,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又或许是工作性质,让他们无法安逸地坐在办公室内,远离风吹日晒。

修脚师,听起来是一个“有味道”的职业,可是修脚师也是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本事生活。

隐居山洞自学作画(安徽小伙修脚30年)(21)

鲁可水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大家可能会想,修脚师每天都在与脚打交道。

脚气,脚疾都会接触,每天还会接触不同人群的脚,想想都觉得“恶心”,如果让自己去做这个,肯定不行。

也有人说,《清明上河图》是用脚皮做的,那得多大的味儿呀,本来好好的艺术界代表作,竟然被脚皮复刻,想想就是一种“亵渎。”

其实不然,艺术本就是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如果将艺术定死了,那将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只有单调的,呆板的艺术创作,那艺术界也将毫无生机与活力。

对于职业而言,更应该坚持职业平等观,不能对职业产生偏见,只要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合理合法地赚取钱财,就是优秀的“打工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