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1)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每当听到这首充满稚气的儿歌 ,我就不由想起儿时老屋阁楼下的燕子。

老屋的下堂有一个阁楼,是用棕黄色的枫树板一块块组合而成的。阁楼上装满了我们家土灶烧的柴火。阁楼下面呢,可谓是另有乾坤:小燕子温暖的小窝。

记得小时候,门前池塘边的柳枝一旦吐芽,就会看到一群客人三三两两地从天外飞来老屋,它们就是和春天一起归来的燕子。奶奶说,这群小精灵是一路飞越大海、翻越高山,经过长途跋涉,才回到它们原来生活过的地方——老屋。长大后看到“年年此时燕归来”这句诗,眼前马上浮现儿时看到的这个画面,觉得十分亲切。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2)

这些远征归来的小天使,身着灰黑色的外衣,露出雪白的衬衣,眼睛明亮极了,一点也没流露长途跋涉的沧桑感。它们在阁楼楼板下面盘旋一阵后,似乎在叽叽喳喳地商量什么。然后各自钻进一个旧巢,省视一番后,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好像在说,就是这儿!这就是我们的快乐老家。

奶奶说,在我尚未来到这个世界前,燕子一家就选中了在老屋的阁楼下筑巢,抚育下一代。还说燕子来家里筑巢是件吉利事,主人得好好迎接它们,有时还要伸手帮它们一把。所以大人们在老屋楼板上为燕子安置了几个青瓦片搭成的巢。不过这几个巢只是一个毛坯,最终还得靠燕子自己衔泥完成精装修哦。而且必须每年修缮一次。

长大后读到宋代诗人的一首名为《迎燕》的诗 ,觉得他写得太好了,简直就是写的我们家里人和燕子的故事。诗里写道: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3)

这不,检查过后,燕子们欢欢喜喜出门了,不一会儿就衔着泥巴和草茎回来,然后用吐沫将泥和草粘结在一起,开始兢兢业业地修缮小窝。外部补修完毕,它们又从外面衔回一些细软的草或羽毛,一点点铺在巢里面,把小窝弄得舒舒适适的。这样无数个来回,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燕子们把头从巢里伸出来兴奋地叫个不停,便意味着大功告成。

奶奶说,燕子的小窝安顿好后,过一个多星期就要下蛋,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开始孵蛋。然后就会有新的小燕子出世。

听奶奶这么一说,我就多了个心眼——每隔一天,就会搬来一张大靠背椅子,再在椅子上码一个小方凳子,然后先爬上大椅子,再爬上小凳子,战战兢兢地把小手伸进燕巢,打探里面的秘密。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4)

不知倒腾了多少天,忽然有一天,当我再一次将小手伸进去时,忽然摸到几个圆圆的小东西,掏出一看:燕子下的蛋!一个窝里四五枚,才手指那么大,光溜溜的,呈乳白色,上面布有星星点点的黑斑,我好奇地把它们放在手里反复摹挲、观察,觉得可爱极了,好玩极了。奶奶撞见后,露出一副很着急的样子说,这个可不能玩!燕子妈妈要将它们孵成小燕子!一边说,一边让我把手里宝贝轻轻放入她窝着的手心里。想到这些光溜溜的东西很快可以变成一只只可爱小燕子,我便听奶奶的话照做了。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5)

我很期待看到燕子的宝宝刚刚生出时的模样。

燕子孵蛋半个月后,它们的小宝贝出世了。首先看到燕巢里冒出了一个稚嫩的小脑袋,光秃秃的、很肉感,接着,两个、三个……哈哈,有五六个,它们齐刷刷地站着,张着嘴巴等待妈妈从外面带好吃的回。这一阶段,只见大燕子们出出进进更勤了,每次回家的时候嘴里总是叼着大大小小的虫子,有苍蝇,有蚊子,进入小巢后,它们便蹲下身子,把食物弄碎,一丁点一丁点地嘴对嘴喂小宝宝。仔细极了,耐心极了,生怕噎着它们似的。我常常站在凳子上目不转睛地观看这一幕。觉得燕子妈妈好宝贝她的孩子呀。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6)

小燕子出世二十天左右,就开始在下堂屋两侧的晾衣杆上练习飞翔。因为羽翼还没有长丰满,最初飞的距离很近,歪歪斜斜的,两三秒就要停一停,这时我会忍不住搬来凳子,爬上去把它们从晾衣杆上捉下来逗一逗。冰凉的小脚丫,硬硬的小嘴巴,剪刀一样的小翅膀,我的妈呀,好柔软的羽毛啊。我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一遍遍抚摸着,很害怕弄疼了它,然后将它轻轻放在凳子上,让它飞走。有时它也会在凳子上逗留一下,象模象样地梳理稀疏的、杂乱的羽翼。哇塞,这么小就好像已经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了。我站在一旁想着。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7)

在我陪伴下长大的小燕子一点也不怕我,完全不把我这个小毛孩放在眼里。它甚至会在我的肩头或手臂上歇歇脚,撒撒野,逗极了!偶尔还会把便便拉在我的头上、身上。虽说我会随口骂一句“坏家伙”,奇怪的是,我似乎并不觉得它脏,因为一点气味也没有。它们也一点不怕家里的其他人,似乎我们家的人它们个个都认得。这些小可爱完全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想呆在哪就呆在哪,想捣蛋一下也行。

又过了一星期,小燕子开始跟着妈妈出外觅食了。它们独立性很强,还没满月就能自食其力。看来比我们小孩子有能耐得多哦。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8)

当老屋庭院的树叶开始转黄,一片一片在风中婆娑起舞时,小燕子已经长大成人。它们骄傲地从门口飞进飞出,再也不做妈妈的跟屁虫了;有时还站在庭院的柿树上得意地高歌一曲。

可是,后来有一天,我起床后忽然发现燕子一家已经不辞而别了。哼,连招呼也不打一个,就悄悄走了,也太无情了吧。我既沮丧又伤心,便缠着奶奶要安慰。奶奶说,燕子有一个“怪癣”: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飞,而且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的模样。“不过,“奶奶接着又说,“燕子的记性好得很,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来年春暖花开时,它们还会凭借自己的记忆返回老家。”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打燕子出走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扳着手指推算它的归期。

小燕子在老屋的故事(童年记忆之二十八)(9)

是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我羽翼一样轻盈的童年呢?我露珠一般透明的快乐呢,怎么都一去不复返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