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

在俄乌战场上,无人机和巡飞弹(游荡弹药)的广泛使用揭开了未来战争形态的一角,让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无人机和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但是俄乌双方较为原始的无人机和反无人机战争形态,让广大军迷看了觉得不过瘾。而刚刚开幕的珠海航展,则能让全球军迷大饱眼福,一窥中国在无人机和反无人机技术上的最新进展。美国《战区》网站在第一时间做了报道。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1)

(中国兵器工业南方集团公司展示的集群无人机武器系统)

在所有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装备,是由中国兵器工业南方集团公司开发的轻型高机动车载集群(俗称“蜂群”)无人机武器系统。根据中央电视台的介绍,这款集群无人机武器系统能够发射多达18架无人机(或巡飞弹)。这些巡飞弹具备多种构型,覆盖侦察、打击和通信中继等功能,并且还能够独立作战,能够对地面人员、轻型装甲车辆、简易工事以及雷达设施等多种目标实施单机精确打击,或者集群饱和打击。这比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的、依靠GPS和惯性制导、没有末端制导能力、只能按照固定的飞行线路攻击固定目标的伊朗“沙希德-136”无人机巡飞弹,已经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2)

(中国兵器工业南方集团公司展示的集群无人机武器系统)

这些无人机被单独存储在发射存储一体罐中,方面运输和快速重新装填。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两架无人机,一架在运输车辆旁边展示,机翼完全展开,另一架从发射管内部伸出一半,机翼尚未展开。在无人机的机头上拥有一个光电传感器球头,能够旋转,视野很广,说明它能够为人在回路中的侦察和瞄准提供远程视频传输。这款无人机的机翼完全展开后将呈平直翼,并且还有V型的尾翼。美媒认为它和以色列IAI公司制造的“迷你哈比”,以及美国AeroVironment公司生产的“弹簧刀”无人机的构型差不多。“弹簧刀”无人机据称已经被美国支援给乌克兰军队,并且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战果。“弹簧刀”无人机有大小两种型号,“弹簧刀300“是由单兵发射的较小的型号,而”弹簧刀600“则是和珠海航展上这款集群无人机差不多大小的型号。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3)

(中国兵器工业南方集团公司展示的集群无人机武器系统)

而运输它的轻型战术车辆能够“打了就跑”,快速运动和作战。车辆集成了传感器桅杆,能够将数据链天线升到高处,提供更好的遥控视野。美媒指出,虽然无人机可以被编程为自主攻击静态目标,或按照特定路线飞行并发送回侦察数据,但如果没有视线链接,无人机就无法在动态中使用,无法瞄准运动的目标,因此这个传感器桅杆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这款无人机系统是模块化设计,有可能换装成更大的无人机。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4)

(中国电科研究院去年展示的试验性集群无人机系统)

此外,这款“蜂群”武器系统与去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研究院展出的集群无人机系统有些相似。那款集群无人机系统被安装在6轮版东风猛士轻型战术车辆上,共有48个发射管。根据去年电科研究院讲解员的介绍,那款集群无人机系统属于试验性质,并未形成正式的装备。而今年中国兵器工业南方集团公司的这款集群无人机系统已经是货架产品,能够随时装备,并且面向全球客户出口。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兵器工业进步的神速。去年美媒曾经比较过中国电科研究院的集群无人机与美国陆军正在研制的“郊狼”集群无人机。此后美国海军也进行了集群无人机编队飞行试验。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 比伊朗巡飞弹高不止一个层次(5)

(美国“弹簧刀600”游荡弹药系统】)

也许有些军迷朋友对这款无人机系统仅有18个发射管感到“不过瘾”,觉得应该能够安装更多发射管。其实不然。根据电科研究院的介绍,目前限制集群无人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通信链路的带宽。由于集群无人机在共同飞行时需要组成所谓的MESH网络,需要交换大量数据,所需带宽十分巨大,因此一辆遥控车通常支持最大的集群数量在30架左右。实际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进行集群无人机试验时,通常由一个地面站控制的无人机数量也就是20多架。所以18架无人机已经足够一辆遥控车忙的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军迷认为无人机“独立作战”是指能够利用AI自主攻击移动目标,这是不准确的。在可见的未来,无人机AI自主攻击目标的误判率都大得让主要大国都无法使用,除了技术原因外,还有“机器人不能自主杀人”的道德问题。目前所谓的无人机独立作战,是指按照预编程的路线和目前坐标攻击固定目标,不需要无人机进行任何判断,或者按照预编程的路线进行侦察,发回视频和照片等。

不管怎么说,“蜂群”(或集群)无人作战正在成为现实,幸运的是中国是领跑者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