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研科技生肖日历(科技日历38年前IBM)

当我们提到计算机的时候,就不能不说IBM;当我们说起IBM的时候,也不得不提起IBM引领的PC时代。

1981年8月12日,38年前的今天,在纽约Waldorf Astoria舞厅的发布会上,IBM召集12位工程师推出了型号为IBM 5150的新款电脑——这是世界上首次明确了PC的开放式业界标准,自此“个人电脑”作为一个新生市场出现。

它允许任何人及厂商进入PC市场,这对于整个PC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标志着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办公室)和生活(家中)之中,迎来了一个“PC机”新时代的开始。

恒研科技生肖日历(科技日历38年前IBM)(1)

恒研科技生肖日历(科技日历38年前IBM)(2)

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IBM公司统治着世界个人电脑的市场,后期各国都产生了自己的计算机品牌。2008年中国的联想收购了IBM的PC事业部,从此IBM公司关于个人电脑生产和销售外加售后,全部由联想来管理。

在IBM推出个人电脑同年,第一款便携式电脑研制成功,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揭开了Osborne I的神秘面纱。Osborne I重约24磅,售价1795美元,显示器5英寸,另外,有两个软盘驱动器、64千字节存储空间和一个调制解调器。

1982年,Commodore 64(C64)上市,Commodore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家用PC,Commodore 64持续热销11年之久,1982-1993年其销量突破3000万台,赢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畅销电脑”的头衔。

1983年,苹果推出第一款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电脑Lisa。

1984年,苹果推出了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Macintosh。

1984年,IBM发布了PC Jr.和PC-AT两款个人电脑。PC-AT售价4000美元,比Macintosh价格高出60%,宣称与之前的IBM个人电脑相比,存储容量更大、性能更优。

1998年,苹果iMac的颠覆性设计让我们重新认识了PC机……

在纪念IBM PC诞生25周年时,《PC World》杂志评出史上最伟大的25款PC,其中不乏IBM设计理念的影子:

1. 苹果Apple II(1977 年)

2. 康柏Deskpro 386(1986年)

3. 施乐 8010(1981年)

4. 苹果Macintosh Plus(1986年)

5. IBM ThinkPad 700C(1992年)

6. IBM PC 5150(1981年)

7. Commodore Amiga 1000(1985年)

8. Tandy TRS-80 Model 100(1983年 )

9. 哥伦比亚数据产品 MPC 1600-1(1982年)

10. 苹果PowerBook 100(1991年)

11. 索尼VAIO 505GX(1998年)

12. MITS Altair 8800(1975年)

13. IBM PC/AT Model 5170(1984年)

14. Atari 800(1979年)

15. Shuttle SV24 Barebone System(2001年)

16. Tandy TRS-80 Model I(1977年)

17. 东芝 T1000(1987年)

18. 惠普OmniBook 300(1993年)

19. 苹果 iMac(二代)(2002年)

20. Gateway 2000 Destination(1996年)

21. Alienware Area-51(1998年)

22. 惠普100LX(1993年)

23. 苹果 eMate 300(1997年)

24. 东芝Qosmio G35-AV650(2006年)

25. Non-Linear Systems Kaypro II(1982年)

从PC到笔记本

可以说,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

之后,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而东芝是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的鼻祖,业内公认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东芝于1985年推出的T1100(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在这20年里,东芝一路领跑,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全球第一台”,比如第一台内置电池、第一台采用DSTN液晶、第一台采用TFT液晶、第一台使用笔记本专用CPU、第一台内置光驱、第一台标配DVD光驱、第一台采用镁铝合金外壳……的笔记本,均出自东芝之手。

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回顾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笔记本电脑领域英雄辈出的时代:

1989年9月,苹果公司面向用户推出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性能卓越,价格却十分高昂,当时市场接纳程度不乐观。

1992年10月5日,第一台ThinkPad——ThinkPad 700C问世,背后功臣是IBM。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IBM外观均继续沿用这款设计思路。

1994年9月,ThinkPad 755cd由IBM推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以此为起点,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2002年7月,Xentex FLIP-PAD VOYAGER让折叠笔记本第一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都为13.3寸,最神奇的莫过于它可以通过折叠将笔记本的面积压缩为原来的1/4。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许多新技术。2006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和64位处理器,笔记本第一次进入“双核时代”。

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3D显示方面终于有所突破,两大图形芯片巨头ATi和NVIDIA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显卡领域,笔记本电脑进入高性能的“3D时代”。

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机技术问世,再次将笔记本电脑推向了“无线通讯新时代”,在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笔记本电脑不断突破极限,重量降低,厚度压缩,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笔记本仅几百克,最薄的笔记本平均厚度不足1厘米。

如今,在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折叠屏电脑花样百出的同时,人们对全息投影笔记本、悬浮笔记本和语音控制笔记本等“未来产品”的憧憬仍在续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