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

有些综艺,开播前赚足期待,开播后糊穿地心。

说的是《开播!情景喜剧》。

谁能对“情景喜剧”这四字失去期待呢。

16年前的《武林外传》,到现在仍是第一下饭剧,同福客栈的每一位都像身边的老熟人。

17年前的《家有儿女》,这么多年过去,看到宋丹丹第一时间还是想起刘梅。

再往前,《我爱我家》,更是国产情景喜剧的始祖与巅峰。

在情景喜剧这块土壤上,结出过太多好果子了。

只不过,现实很骨感。

贾玲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说:

情景喜剧,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

好像断档了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

我们真的很久没有看到一部优秀的情景喜剧了。

因此,当《开播!情景喜剧》喊着要“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情景喜剧”口号出现时,不管怎么看,都像一匹黑马。

毕竟,珠玉在前。

去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么惊艳,做喜剧短剧出身的情景喜剧,有什么理由不好看呢。

可看完几集之后,我沉默了。

创意是好的。

《开播!情景喜剧》想让自己变成一块“情景喜剧试验田”。

邀请了六个参赛剧组,希望通过连续三个月的情景喜剧创作和展演,最后选出一部优质作品制作成剧。

导演和演员阵容也不差。

老牌的情景喜剧阵容有,尚敬导演,邢捕头范明、倪虹洁,都是熟脸。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

跨界喜剧人也有,小沈阳、李雪琴、孟鹤堂,秦霄贤,王祖蓝,还有杨超越。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

但可惜的是,节目播出一个多月了,豆瓣上至今没有评分。

两个字:凉凉。

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甚至有点气。

不客气地说:这块“试验田”,注定孵化不出真正的情景喜剧。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4)

施肥过量

既然是“试验田”,就要给种子施肥。

放在节目里,便是给予各个组的选手以鼓励。

但正如过量施肥会让土地变臭变烂,鼓励太多,同样会让综艺变成注水严重的“夸夸群”。

过量施肥的,首先是节目的四位首席顾问:

沙溢、高亚麟、英达、李诚儒。

顾问,本该在独立公正情况下提供建议与意见。

但这几位,个个都像注水大师。

例如:拍出《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的导演尚敬前来参赛。节目效果如何?

混淆不清的人物关系,淘汰了十年的老梗……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5)

观众都骂疯了!

然而作为被尚敬一手带出的演员,沙溢还是找了个清奇的角度夸:

这个剧没有开怀大笑

可是它内心当中

一直是在微笑和感动中看完的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6)

好笑就是好笑,不好笑就是不好笑,怎么还内心微笑了呢?

同为情景喜剧导演的英达也化身点赞狂人。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7)

不单是尚敬导演有这个待遇。

看到“邢捕头”范明参赛,老朋友高亚麟上来也是一顿猛夸。

夸完之后还问了观众一句:

我这样夸行吗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8)

夏东海先生,不想夸就诚实点好吗。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9)

就连李诚儒也一改毒舌的风格:

情景喜剧很不容易 能来就不错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0)

对老朋友是人情世故;对着新人是全力支持。

全员老好人,整个综艺连空气里都写满了 love & peace 。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1)

除了首席顾问,负责打基础分的顾问团也同样无语。

例如:规则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有一回主持人宣布投票之后,其中一名成员没有举牌,这时规则已经默认了该成员的态度是“不播”。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2)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在主持人温馨提醒“有一位没有举牌”后,这位立马就举牌了。

得,全票播出的结果,是这么得出来的。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3)

当然,不是非得毒舌挑刺才算是好评委。

但起码得有公平合理的规则,也要有切中肯絮、能落地实操的建议。

要不然,靠夸就能夸出好作品吗?

单看顾问的表现,这个综艺的第一观感未免让人失望。

谁都是来看好作品的,而不是来看如何吹出好作品的。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4)

除草没除好,还把土给刨了

“试验田”嘛,光施肥还不行,还得除草。

如果说,施肥是夸奖,那除草就是揪出问题了。

揪问题当然好,但就怕揪错问题。

就像分不清禾苗与杂草,把禾苗当杂草除掉一般,把好的地方也给改没了。

但显然,《开播》的顾问团们,不是很分得清哪些是草,哪些是苗。

还拿尚敬导演的作品举例。

在点评过程中,顾问们确实提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人物性格不突出。

又比如:希望在前面就看到意想不到的包袱和梗!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5)

说得都对,都没毛病。

但这样的评价多少显得有些忽视现实。

正如尚敬所回应的:

不要太着急 它只是第一集

《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集的时候

《武林外传》第一集的时候

你也看不到娴熟和表演的自由王国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6)

节目组要做“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景喜剧”,首先得先弄明白,什么是“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不是小品。

它就像一个长篇小说一样,慢慢给你铺出故事,铺出每个人的故事和个性,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展现出来。

这一特点,拍了那么多年情景喜剧的导演们,一定是熟谙于心的。

但既然上综艺,就是为了寻求改变,找破局之路而来。

因此,对于市场提出的多包袱的建议,尚敬导演做出了一集反讽包袱的剧情。

作品里堆满了包袱、段子,然后统统拿来讽刺一番。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7)

但正是这锅段子大杂烩,让他的作品彻底走向下坡路。

来这档综艺,想要找到情景喜剧新希望的他,几期下来,反而更迷茫。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8)

对老导演,节目给不出传统情景喜剧转型的路子。

对情景喜剧新人呢,更惨,《开播》甚至没有提供适合的土壤。

李雪琴组,目前排名第一的队伍,做的片子叫《今天没演出吗》。

这个剧组的特点李雪琴在上台之前就说得很清楚:除了情景喜剧,啥都会干。

好处坏处都在这。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成员们只能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各种花活。

组员老四原来靠短视频出圈,于是在短片中再现自己扮演的钱总,贪财而又实诚。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19)

金志文将自己的音乐改编成段子,逗得满堂大笑。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0)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1)

而李雪琴本色出演,以一个丧丧的脱口秀演员形象,表现出在理想面前的失意模样。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2)

包袱有,段子有,节奏也稳。

这让这部短片看起来更像是各类幽默形式的大杂烩,大家凭借着自己的长处,能很快把气氛烘托上来。

但这些花活,也是他们仅有的,在情景喜剧的世界里闯荡的资本。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3)

除此之外,他们对情景喜剧一窍不通,不懂怎样搭建剧情,也不知道如何通过每一集去讲述一个长故事。

分数是高,可剧组没有长线规划的剧本,正如种子没有可持续生长的土壤。

这像是一场豪赌,拼的是种子自身的生命力。

可惜,《开播》的内容评审团张嘴闭嘴,只懂评价内容好不好,但怎么去做好,却没有给出任何建设性意见。

对传统,是稂莠皆除的苛求;

对新人,是不给土壤的任由。

害怕被乱除草,又缺少长期生长的土壤,这也导致节目中其他剧组的作品,看似各有千秋,其实都在重复往日的套路。

杨超越的《家有姐妹》虽然完整。

但从剧名、布景到题材,都像《家有儿女》的翻版,布景上的区别可能就是,沙发和厨房的位置互换了一下吧。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4)

有些剧情还费脚趾。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5)

至于小沈阳的《沈阳这一家》,不仅包袱老,和春晚小品似的一到结尾就煽情,整得人很尴尬。

小沈阳自己不是说过不喜欢这种套路吗?脸也打得太快了。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6)

而《再见爱人》借助舞台剧的形式,好像很新鲜啊。

但这种模式在《爱情公寓5》早有了,当时就不讨巧。

更大的问题是:音乐剧高昂的制作费本身也是剧组难以承担的 。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7)

至于TVB各位演员带来的《无线训练班》,加入了不少破次元因素,一会儿在警匪剧现场,一会又变职场剧,看起来很有香港特色。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8)

高亚麟还特意评析道:

其实是开了一个好头我觉得

这可能是未来情景喜剧可以尝试的一个方向

但,这难道不是早已有过的创作方式吗?

《爱情公寓》早把破次元玩出花了吧。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29)

传统的找不到延续艺术生命的办法;创新的也找不到法门,全靠自己摸索;

剩下一些半新不旧的,只能重复已有的套路。

从这片试验田结出的果子上,越发看不出情景喜剧的创新之路该咋走。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0)

情景不复,只剩喜剧

从节目执行,到剧组表现,《开播》做得并不算成功。

节目组无疑是希望用综艺的形式来为情景喜剧带热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大众重新关注它、喜欢它。

想法是好的,可单凭一档综艺就想解决情景喜剧的问题,未免有点痴人说梦。

不过,这不能完全归罪于节目本身。

问题其实在于,综艺的形式和情景喜剧这类剧种适不适配。

更进一步说,不是情景喜剧跟不上时代,而是时代抛弃了情景喜剧。

喜剧本身是带有对日常生活的解构的,情景喜剧也不例外。

但是在2010年之后,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解构的步伐,对于网友来说,万物皆可解构。

我们进入了全民喜剧、快速逗趣的年代。

这种状况,对于别的喜剧形式比如短视频、脱口秀,无疑是一种推动。

可对于情景喜剧,则是一种打击。

因为情景喜剧在消解之外,更不可或缺的是,建构出一个情景世界。

例如《我爱我家》就是把改革期间发生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事,凝缩在一家祖孙三代的故事里。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1)

而《武林外传》,虽然也是对传统武侠的消解,比如人物的名字就带有一点恶搞的意味:

佟湘玉据《新龙门客栈》的金湘玉而来;郭芙蓉从《神雕侠侣》的郭芙而来;白展堂由《七侠五义》的白玉堂而来…

但与此同时,他也塑造了一个同福客栈的情景,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2)

世界的构成,需要时间,还需要观众的陪伴,而快节奏是与之相反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能轻易获取丰富的国外影视资源,也使得《爱情公寓》那样的“缝合产品”失去新鲜感,落得“抄袭”的骂名。

而带有本地特色的情景喜剧,比如广东卫视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上海东方卫视的《老娘舅》等,更是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3)

所以,解决情景喜剧的创新难题,可能更在于:

一个以陪伴为主的喜剧剧种,怎样在资讯如此发达、笑料如此饱和、生活节奏如此快速的当下,还能用一百多集的时间,抖包袱、讲故事来吸引人。

可能有点悲观,但实话说,很难。

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年,我们都以为情景喜剧已经完全消失了,可事实并不是。

在今年年初,爱奇艺就推出一个“小逗剧场”,说是要复兴情景喜剧。

但已经播出的两部片子《瓦舍江湖》《医是医二是二》,毫无水花,甚至都不知道它们存在过。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4)

分数难看,评价也差。

你看,综艺之外的情景喜剧,情景是没了,可能连喜剧二字都难称得上。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5)

英达自己也说,和爆款电视剧相比,人力投入都是情景喜剧比不了的。

两个人辩论一个话题的综艺(老人不敢骂新人不会教)(36)

来源:晨报文艺《对话英达:好的情景喜剧,要成批地来了》

原来在这一行的人因此纷纷出走,也吸引不到外面的人进来。

再加上,喜剧演员本来出路就不多。

因此,当年捧红多少演员的情景喜剧,也慢慢成为人才蛮荒地。

或许,情景喜剧构建世界的底色,注定了它会在那个时代大火,也注定了它必然会在这个时代衰落。

对看着情景喜剧长大的我们而言,想到这点,未免有些扎心。

但也不得不认清,这一剧种已从反映时代,渐渐变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

打一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

我们都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替换到戏剧影视,或许也存在,一代有一代的影视形式的现象。

如果能拼出一条新路子,当然最好不过。

但如果不能,倒不如给它留下一点尊严,别硬拿它当噱头,败坏了大众的回忆与好感。

那点仅存的滤镜,实在不忍被这样消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