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虾荒蟹乱(九洲成语故事解衣推食)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成语故事虾荒蟹乱(九洲成语故事解衣推食)(1)

韩信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原本在项羽帐下效力,但是一直得不到重用,韩信心灰意冷,于是转而投靠了汉王刘邦。凭借过人的才识和谋略。韩信很快受到萧何的赏识,于是在汉王面前极力推荐韩信。刘邦听说韩信原本在项羽帐下担任执戟郎,有些瞧不起他,后来还知道韩信以前受过别人的胯下之辱,于是更加瞧不起韩信,随便给了韩信一个小官当当。

韩信也颇觉的委屈,哀叹未遇明主,于是连夜出逃。萧何听说韩信跑了,于是找匹快马连夜去追韩信,最后终于追到韩信,并劝说韩信回去,韩信对萧何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汉王刘邦开始以为萧何连夜骑马出营是为了当初哪个不受自己待见的韩信,于是立马开始重视起韩信来。萧何在汉王面前用姓名担保韩信是一个军事奇才。刘邦于是半信半疑的将韩信受封为大将军,统领三军。

后来,韩信指挥有度,领导有方,在几次大战中都获得胜利,刘邦这才看重和完全相信韩信,对韩信也是礼遇有加。汉军在韩信的领导下,一举扭转对项羽时的不利局面,打得项羽节节败退,最后两军旗鼓相当,平分秋色。

有一年,韩信降服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

正当这时,楚军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

汉王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楚军失去龙且后,项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规劝齐王韩信说:“……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汉与楚联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如今,放过这个时机,必然要站到汉王一边攻打项王,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

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王,官不过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够到今天这个样子。人家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成语故事虾荒蟹乱(九洲成语故事解衣推食)(2)

点评:

我们需要对韩信这个历史人物做些了解,另有一个成语叫做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而韩信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前面这段是大家所熟悉的。

后面呢,韩信就说自己是兵之将,而刘邦是将之将。可见,韩信比较清楚自己的定位,并没有具备一个做帝王的充分条件。

推衣解食这个成语故事之中,韩信自立为齐王,但又没有足够的魄力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这也是导致他后期命运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

越是身处高位的人,想要走的平稳就越要小心谨慎。道德经中把这比作如履薄冰。

成语故事虾荒蟹乱(九洲成语故事解衣推食)(3)

健康 智慧 国学

关注我们,人生不迷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