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系育种流程(清华大学报道同位素高效标记水稻幼苗的新技术)

水稻两系育种流程(清华大学报道同位素高效标记水稻幼苗的新技术)(1)

一种15N稳定同位素高效标记去胚乳水稻幼苗的SILARS方法

(DAG, days after germination)

在基因组水平,准确定量细胞、组织或个体内蛋白质的丰度及其动态变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毫无疑问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强有力工具。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已经在拟南芥和番茄等植物中获得成功,大大促进了植物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胚乳占种子体积的比例较大,难以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稳定同位素的高效标记,严重影响了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该论文报道的SILARS技术,采用了一种简单而巧妙的手法,在水稻种子萌发初期,去除了占种子较大体积的胚乳,系统优化了去胚乳水稻幼苗的培养条件,成功地实现了15N对水稻幼苗的高效标记,解决了植物定量蛋白质组学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同时,该论文还将SILARS技术应用于水稻幼苗应答逆境胁迫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二位审稿人高度评价该技术的创新性,并认为这一技术的开发将会大大促进包括水稻在内的禾本科作物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10级博士生姚世响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刘进元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与清华大学蛋白质平台邓海腾教授合作完成。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973和转基因专项的资助。

作者:清华大学 点击: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