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与申越的关系(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

吕不韦与申越的关系(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1)

吕不韦与申越的关系(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2)

​【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谣言?】

1

我的历史观之一:历史其实是相当乏味的。

尤其是相比文学(包括故事、小说、曲艺、影视等等),历史基本缺乏通俗意义上的好看、精彩、有趣、刺激,如果是想寻求消遣,看历史多半是找错了场所。

但是,相比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虚构、意淫本能,历史的可贵,在于真实,是真正的直面现实生活。

而真实的力量,足以碾压任何的想象。

是不好看,更不好玩,但是,你从内心深处承认——那才是真的。

所以,我对历史上那些看上去就很好玩、极富“戏剧性”、充斥各种“阴谋论”的各类故事,一向是持天然怀疑态度,即使它们是被堂而皇之记载在正史中的“史实”。

史书被打脸的例子已经太多。

《史记·苏秦列传》洋洋洒洒,一篇《战国纵横家书》就将它打出原形,连最基本的活跃时间都搞错了,苏秦越天花乱坠、无往不利,是不是就越像个笑话?

勾践被俘吴国养马,“忍辱负重”三年多,够励志吧?然而按照清华简记载,压根就没有过勾践被夫差俘虏的事。

张仪靠着“六里”和“六百里”的经典口误,就能忽悠一个大国国君,后人却还想当然认为那个大国国君就是个大傻子,还一本正经去分析他为什么那么傻。真不知道究竟是谁傻。

……

同样的“史实级谣言”,也发生在春申君和吕不韦身上,而且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把怀着自己孩子的孕妇送给君王接盘,未来不仅自己权位无忧,连天下都是自己的了。

好在,相比其它,这两个谣言虽然还没被实锤击破,但持怀疑乃至不信的态度早已成为主流。毕竟,作为故事,它们编的实在不高明,甚至可谓漏洞百出。

所以,我也无意再去重复别人对此的反驳,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两个实质属于同类的谣言,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又是怎么编造出来甚至登上史书的。

首先声明,不要指望我有什么实锤证据,否则早就轮不到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事了。

基本可以确定,在春申君和吕不韦死的时候,起码他们自己是从没想到过有这个事的,更不会想到自己会因此而荣登后世“历史热搜”。

毕竟自己都没干过,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这就好比你被别人诬陷干了啥,初次听说肯定是一脸懵逼:“我没干过啊,跟我有蛋关系!”

2

先说春申君。

其实他和李园的矛盾,就是普通的权臣和外戚之间的权力斗争,毫无新意。前338年楚考烈王逝世后,“国舅”李园觊觎、害怕春申君的权力和威望,酝酿将他干掉。

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包括朱英在内的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并多次提醒春申君注意。只是春申君大意了,忘了闪,终究没躲过李园的阴招。

吕不韦与申越的关系(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3)

那么,会是春申君的失意门客编出那个谣言,以此来恶心大权在握的李园么?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昏招,能不能恶心到李园不说,起码春申君首先是“其心可诛”。

同样的,李园的门客更不会编造,因为这个谣言,李园包括其妹李环,也是受害者,毫无利益、光彩可言。

所以要朝下看。

前228年,楚国发生了两个大事件。先是楚幽王驾崩,年仅十岁的楚哀王继位。(他是楚考烈王的遗腹子,可以判断出年龄。)

但是楚考烈王的庶子负刍对此不满,采用强力手段将楚哀王干掉,顺带着将李园和太后李环也都一勺烩了。

考虑到负刍没当几年国君就被秦始皇撸了,后世对楚国也不会再特别关注,所以可以确定——

这个谣言是诞生在负刍继位后的三四年时间范围内,而且“主编”,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楚王负刍。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了美化自己的暴力上位,势必要对前任进行舆论抹黑。

但我要指出的是,和“最终版本”不同,谣言的最初版本,更可能是——

不是楚幽王,而是楚哀王,才是春申君的种!

毕竟楚幽王都当了十年国君,他的身世,时人都很清楚,抹黑的难度太大。

更关键的,楚幽王又不是负刍干掉的,楚哀王才是他抹黑的头号目标,他首先要证明:“楚哀王其实不是楚考烈王的亲生儿子!我干掉他,不仅没罪,反而是维护老芈家的血统纯正。”

“遗腹子”是编造这个故事的最初由头,也是最有力的下手素材,最容易迷惑人。

毕竟,楚哀王是遗腹子啊,谁能确定他就是楚考烈王的种?

故事的关键和高潮来了,负刍必须要找出一个“隔壁老王”,而有条件、有能力给楚考烈王戴绿帽子的人,在十年前,有且只有一个,或者说,谁可能性最大,听众觉得谁最合理,那就是谁。

于是,春申君“当仁不让”,就这么躺枪了!

至于楚考烈王的棺材板还能不能压住,负刍已经顾不上了,为了我王位稳定,老爸你就忍忍吧。

谣言传播的过程有个规律:越说越大、越描越没谱,甚至几乎看不出原貌。

之后的演变,实际上超出了负刍的初衷。

鉴于李环是李园通过春申君的关系送给楚考烈王的,这倒无可置疑,那么,既然楚哀王是春申君的种,那楚幽王的亲爹谁属,是不是也可以想象一下呢?

于是,楚幽王也跟着躺枪了!

继续——

既然楚幽王是春申君的种,那么春申君是怎么做到的呢?

于是,春申君将已经怀了楚幽王的李环送给楚考烈王,就“理所当然”、非此不可了。

完美!

如果这还只是民间传说,那么,在后世那些有文化却无能力辨别真假的史家手上,设法合理化这个故事就是应有之义。

于是,我们就在堂堂正史上看到了这个谣言的最终版本。

这里面固然没了真正的主角楚哀王啥事,最郁闷的,恰恰是与这个谣言最不相关的——楚幽王!

死后还能多了个爹,真是无妄之灾。

3

再说吕不韦。

首先可以确定,关于吕不韦是嬴政亲爹的谣言,应该是照着春申君的谣言模子刻出来的。

而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在楚王负刍于前228年之后制造这个谣言的最初版本时,不仅春申君,吕不韦的坟上也早长满草了。

所以,在吕不韦生前,秦国内部应该从未怀疑过嬴政的身世,更不可能有过类似的怀疑声音。

如果说春申君的谣言还有始作俑者故意为之,那么吕不韦的谣言,完全是张冠李戴、捕风捉影。

真正的重点依然是编造动机。

与楚王负刍初衷相同,编造者想抹黑的,从来不是吕不韦,而是嬴政。吕不韦同样是属于被“拉壮丁”。

而这个编造者,最大的嫌疑,是被嬴政灭掉的六国贵族子孙,甚至,鉴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恨嬴政的是楚国人,而最熟悉春申君“故事”的,恰恰也是楚国人。

所以,这个谣言出自楚国贵族后代的可能性,最大。

打不过你,我还不能骂你么?

你灭我宗庙社稷,我就“发明”你其实是个野种,你爸只是个贱种商人,你妈更是下贱交际花。

人报仇无望的时候,过过嘴瘾便是首选。

至于郭沫若提出的可能出自汉初吕后之手,是为吕氏当政寻求某些合法性,这也有一定道理,实质相通。

但是,话说回来,吕不韦被躺枪,比起春申君,却要更“罪有应得”一点,也不能说多无辜。

毕竟他和赵姬的实际关系交集,要比春申君和李环的大得多的多。(春申君是否染指过李环,并不能确定。)

吕不韦与申越的关系(究竟是谁编造了春申君和吕不韦的)(4)

两人在邯郸时就已经实际合作在一处,一个是知名富商,一个是豪门交际花,异人作为“接盘侠”,应该无疑问。

只是当时赵姬并未怀孕,这倒也是千真万确。(如果异人有丝毫怀疑,嬴政就不可能被立为太子。和楚考烈王一样,他俩生育能力毫无问题,太子备选项又不是没有,被“隔壁老吕”染指过的,肯定更加注意。)

异人去世后,吕不韦和赵姬更是摸摸搜搜,以至于吕不韦“分身”乏术,还弄个嫪毐去顶上。

之所以说这个,是想说明,如果是编造那个谣言,客观条件上反而是吕不韦的人生经历更符合,真真假假都有,更容易让后人堕入云里雾里。

所以,相比春申君,后世史家才觉得这事“更靠谱”,从而在吕不韦身上下的功夫更多,甚至连嬴政“大期出生”都创作出来了。

怪不得嬴政身上各个器官都像动物,其实哪止十二月呢?他应该是在老妈肚子里待了三年,纯属魔丸,不然怎么会成为后来那个公认的“大魔头”呢?

……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

这就是历史,也许稍加修改、润色,它就会更好看、更有趣、更易于传播,然而这稍微一动作,就已经失去历史本真。

我也真诚提醒,再读到那些一看上去就很好玩的“史实”时,最好是当心点,不然很容易掉坑里。

还有,面对现实中突然爆出的热点事件,最好是让子弹先飞一会,起码自己先别下场撕逼,否则很容易被打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