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经典语录相见欢(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

李煜是南唐的末代君主,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李煜多才多艺,在词、书法、绘画、音律方面都有研究,尤以词的成就最大,其词作的风格内容是随着他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的。早期亡国之前他的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词风华丽,后期亡国之后的词更多反映亡国之痛,风格凄凉。

李煜的词大多直抒胸臆,将词的表现领域从以往的“艳情”为主,过渡到了身世家国情怀,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他的词意境优美,感情纯真,语言非常具有表现力,风格上较花间词也有独创性,因此他也被誉为千古词帝。

李煜经典语录相见欢(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1)

我们赏析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又叫《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结合词的背景,理解整首词的感情基调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75年,当时的李煜已经39岁。经过向北宋卑微的俯首称臣之后,又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抵抗,在宋兵兵临城下之时,李煜不得不出来投降。他由一国之君被俘成为阶下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以往歌舞升平的宫廷生活相比,此后的他“只以眼泪洗面”。

那些盛开的花,终会随风飘散,就如同他的人生一样,过往的亭台楼阁,同往事一样化作灰飞烟灭。花开得灿烂,凋谢得也迅速,时光太匆匆。作者直抒胸臆,从伤别到转恨,心中的愤懑、惆怅、哀伤、痛苦各种情绪凝结到笔端倾泄而出。

李煜经典语录相见欢(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2)

从文学角度来赏析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的小令,明白如话,自然易懂。全词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林花着雨胭脂湿”却将其分为了上下两片来分别运用,上片从林花写起,但是重点却落在“谢了春红,太匆匆”上。春天的红花,已经凋零,无奈时光太匆匆。匆匆流逝的不仅是春天的花,是夏日的风,是秋天的落叶,是时光,是岁月,是人生。

一年四季中,春天最美好,“春红”是这个季节中最为有代表的景色,可惜它碍不住朝来的寒雨晚来的急风。在为阶下囚的这段日子里,赵匡义侮辱他,伤害他,用各种方式打压他,他无法反抗,他没有能力推翻赵氏王朝,重新建立南唐的基业。“春红”在这里又成为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代表,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国破家亡的悲伤,也有生命面临衰败的感叹。

李煜经典语录相见欢(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3)

春去花残,是自然界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因为“寒雨晚风”的摧残,加速了它的匆匆凋谢,“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中抒发了自己的哀叹,只能是“无力回天任风雨”的“无奈”!

下片中,面对风雨过后的满地落红,让人想到了美人脸上带着胭脂流下的眼泪。“胭脂泪”用拟人的手法,将视角由林花转到了人,自然界晚间的“寒雨”此刻成了花的眼泪,“梨花一枝春带雨”,同时也是人的眼泪。

在这个春末,人舍不得花离开,花也不愿意离开人,就这样“相留醉”,人和花互相留恋如醉如痴,这眼泪既是林花感伤自己的眼泪,也是词人伤春怜己之泪,一时间物我难分,融为一体,让人分不清什么是物,什么是我,什么是雨,什么是泪。

李煜经典语录相见欢(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这样的林花分别之后“几时重”,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即使落花有意,也无奈风雨无情。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已逝,人将亡,他眺望一城山水,想起往昔“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接着“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的遗憾,遗恨,就像那滚滚的长江流水,从来没有穷尽休止过。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生命中不可逆转的过程,一切都不可挽回,一朵花凋谢了,一个生命消失了,一个王朝结束了,都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只能是留下“长恨”,这里“长恨”和“长东”与上片的“朝来”和“晚来”相呼应,有很强的感染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