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车推人(最高可判10年日本)

日本电车推人(最高可判10年日本)(1)

△爆音防犯蜂鸣器。

日本电车推人(最高可判10年日本)(2)

△日本警方开展反痴汉犯罪宣传。

潇湘晨报特约通讯员吴超群张剑波东京报道

东京的电车又超员了。

日本政府之前为应对疫情,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人们停止外出,几乎所有单位停止上班,公共交通几乎无人乘坐,东京最繁忙的电车山手线,一节车厢往往只有一两个乘客。经不起经济停摆的压力,日本又解除了紧急事态,人们开始上班,电车又恢复了往日的拥挤。随之而来的,是蠢蠢欲动的痴汉们。

在日本,“电车痴汉”是个老大难问题。那么,日本又想了哪些办法来解决呢?

华人妈妈群传出电车痴汉骚扰视频

7月,华人妈妈群里有人传了一段高清视频。视频里,带着孩子,在地铁老幼病残优先席挨着人就座的日本妈妈被一个老头掀裙骚扰。直到孩子妈妈被骚扰到回看那老头,老头才仓皇而逃。

群里有些人因此开始回忆在日本“被骚扰”的遭遇。好几个都是在人多坐电车高峰时段,被同一个人多次触碰了身体,有的被吓到赶紧挪离,有的用日语直接怼回去了,骚扰者也没有得到什么惩罚就下车逃离了。

前不久,还有认识的华人女性朋友发了这么一条信息:日本时间9月6日17时05分,东京都某区附近有痴汉出没。据警视厅上报的信息,痴汉特征为男性,20~30岁,穿着藏青色T恤衫,有自行车,此痴汉摸了回家途中的女性的身体。朋友说,回家之际收到这样的信息,让她心乱如麻,不知道是该忧虑身边有潜在危险,还是该庆幸及时收到了警示,知道需要防范。

说起“痴汉”,大家可能有耳闻。这是个日语词汇,指的是在电车或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对女性身体进行触碰或者性器官贴靠等猥亵行为的男性,相当于色狼的意思。日本媒体还对最近容易遇到的新型的痴汉行为做了个小总结:如有靠近闻对方的味道,对着异性呼出气体,摸人背包这类的间接触摸等也都可以认定为痴汉行为。

如今,“痴汉”和“料理”等词汇一样,在日本以外的地方也被使用起来了。还有人推测,日本每年有65万痴汉受害者。为了摘掉“痴汉大国”的帽子,日本政府和民间不得不研究一系列对策。

电车里贴着警示海报:痴汉悔一生

在日本,各地有疑似痴汉、熊出没、存在可疑物的信息会发布在日本可疑者情报中心。信息是实时更新的,可以设置手机邮件接收所在地的信息,及时了解,躲开危险或提供线索。

电车里也到处可见警示海报:“痴汉悔一生”“痴汉是犯罪,报警请拨110”。乘坐高峰期,电车设有若干女性专用车厢,防患于未然。

从2018年春季开始,不少人多拥挤的线路,如山手线的新型电车内部,还要求在每一节车厢安装上4个摄像头。按计划,今年内将完成全部监控的设置,让痴汉无处遁形。

近年,一种爆音防犯蜂鸣器非常受女性欢迎。遇到痴汉时,自己不需要出声,只需要按一下蜂鸣器,蜂鸣器就会发出巨大声响,吓退痴汉。还有一种App,受害女性只要点一下“通报”,列车就会有“本车厢有痴汉发生”的广播,车厢内出现紧张气氛,痴汉也就会停止犯罪。

此外,日本《迷惑防止条例》里规定:痴汉行为可被判6个月以下的拘留或5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屡犯者会加倍处罚,处以1年以下监禁或10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日本刑法第176条,强制わいせつ罪(强制猥亵罪)最高可以处以6个月以上或10年以下徒刑。

文具制造大厂推出“防痴汉印章”

普通女性也在为防范痴汉努力。由于之前总在电车和公交上受到骚扰,一日本高中学生和妈妈一起设计了防痴汉徽章进行佩戴,效果还不错。之后,日本一般社团法人防痴汉活动中心牵头,国土交通省和文部科学省等机构作为后援方,于2015年开始设立了防痴汉徽章设计比赛,优秀作品会被制作成商品进行销售。

日本文具制造大厂シヤチハタ去年就推出了一款“防痴汉印章”,并销售一空。这款印章使用了UV着色油墨技术,印章光线照射到人体后会在皮肤上留下印记,一般光照下不会显现,只有在紫外线照射的时候,才会浮现。使受害者可以在电车上人很多,不方便理论或者不敢理论的时候使用,给施害者手部等地方盖一个章作为证据,下车后向警察或者车站工作人员请求帮助。

这款商品也引来了许多的争论。因为从受害者的主观角度来判断的话,如果旁边的人看起来比较阴暗,就可能出现“痴汉应该是他”的指控。有人因此认为,开发设计者和胡乱盖章的人没有考虑到,对莫名其妙就被盖了章的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险公司推出处理痴汉问题保险

“不管是否真的有猥亵行为,一旦被抓到并控告,现有被起诉的定罪率达到99%。”日本综艺节目里的律师如此说。律师隐晦地推论:如果你被怀疑但没有做过(猥亵行为),还是先跑为妙。因为要赢这类官司,当事人必须提出一个比原告的怀疑还要强的证据,然而要证明没有触碰过对方这件事是非常难的。所以带着“被痴汉”的恐惧,不少日本男人也觉得他们比女人更怕痴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些男士在上电车后会高举双手,避免被冤枉。

日本保险公司还推出了一款包含处理痴汉问题的保险,每月590日元(38元人民币),当遇到痴汉指控后,聘请律师费用会全额免除。

不想举起双手避嫌,也不想买保险的男士们提出了男性专用车厢的建议。但部分女性认为日本社会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现象很普遍,被骚扰者还是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提出这种要求是无稽之谈。

不过,时代在变,“痴汉”问题也在变。痴汉问题成为社会公害后,只要受害女性报警,男方一般就会被作为现行犯逮捕,被关一段时间,无法工作,甚至因此丢了工作,还会留下犯罪前科的记录。这样又导致一种新的“职业”诞生:女性诬告男性为痴汉。被冤枉的男性为了工作,为了不留下犯罪记录,便支付巨额金钱给女性以求得和解。这样高的“利润”诱惑使一些女性铤而走险。数年前,一中国男子被指为痴汉被捕,好在律师查出指控他的日本女子已经指控过大量男子,每次都能得到数十万日元的“收入”,该中国男子这才避免被起诉,但也被关了二十余天。

痴汉冤罪时有发生,无辜男子人生被毁,导致一些专家都出主意:能跑就跑掉,跑不掉就坚决不承认。这样一来,无疑又助长了痴汉案件的发生。

此外,以往是男性骚扰女性,现在也有女性骚扰男性、男性骚扰男性的。一个17岁高中男生在电车上被一40多岁男子骚扰,吓得不知所措,电车一停就马上跑了,后来连说恶心。另一40来岁男子被一30多岁时髦女子骚扰,电车很挤,每到一个车站,大家要先下去让里面的人下了车后再上来,如此反复三次,那女子却能神奇地一直紧紧贴在男子后面,挤来摸去的。

痴汉犯罪有增无减,痴汉冤罪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新的痴汉手法层出不穷。痴汉问题在日本越来越成为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焦点

日本痴汉缘何层出不穷

日本以低犯罪率、高安全性闻名于世,那么,这个国家又为什么会因为痴汉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出名呢?

人口密度大,电车交通普遍

首先可以看看痴汉作案地最多的电车这个环境的独特性。日本岛国面积有限,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集中,兴建公共交通最经济便利,四通八达的电车尤其实用。据统计,电车内的痴汉行为占全体的60-70%。

日本普通人上班基本没有用私家车的,费用不给报销是一个原因,那自掏腰包开车上下班可行吗?办公楼附近的停车费都比较贵,月租下来都是上千块人民币起,也有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可租的停车位。至于打的,东京都白天打的1052米内起步价是410日元(26块人民币),每加237米涨80日元(5块人民币),晚上和跨区域的话更是贵得很。而公司一般都会付社员的电车、公交车这样的公共交通的费用,根据住址所在站就能计算出相应费用,按月报销。长年累月的通勤,很多日本人有了把去哪而坐几站电车转变为可以衡量时间长短的能力。

压力大,负面情绪释放能力不足

日本人生存压力大,负面情绪释放能力不足。日本人身处各种自然灾难频发,资源不丰富的岛国,生存不易。日本又是高度职业化的国家,大部分日本人从上班那一天开始,基本就开始了一辈子的上班族生活。保持长时间高质量工作使得上班族压力巨大,日本人的平均劳动时间属于世界数一数二的,上班族过劳死也是高居不下。由于日本人寿命长,退休再延退的情况很多,也就意味着职业寿命更长,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把轨道交通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对其的依赖程度非常非常高。

此外,日本人成年工作之后,基本都会自立门户,开始独居,保持了和亲朋好友的距离。日本近六年的结婚率都是下降的,比日本人口下降速度还快。

而日本男性占上班族的多数,常年需要在工作的时候保持礼貌、热情、勤勉的正面状态,个人的负面情绪虽然可以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倾诉、培养兴趣爱好调试、进出闹市里无处不在的声色场所等方式排解,但也会出现不受控的宣泄行为。

日本性犯罪专家齐藤章佳出版了名叫《男人做痴汉的理由》一书也侧面印证了以上的观点。

他经过调查发现,很多痴汉都是拥有大学文凭的普通上班族,他们之中有不少做出痴汉行为的作案动机不是性欲作祟,只是因为压力太大。

齐藤表示,性犯罪的本质是“支配欲望”,针对弱小的女性实施痴汉行为,能够让他们获得一种优越感。像孤独感、不安感、疲惫感等都会造成巨大压力,部分男性通过对弱势女性下手获得优越感,宣泄压力。

不少女性认为痴汉行为是小麻烦

痴汉问题可能跟日本女性地位提高比较慢,女性的隐忍程度高也有关系。

一些在日本的中国女性也碰到过痴汉,她们无一例外立即大喊,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把痴汉打一顿后扭送警察。但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流行女性的人权意识和女权主义,这些思潮没有很好地渗透到男权社会的日本。不少女性认为痴汉行为只是一种小暴力,是可以躲避的小麻烦。所以在遇上痴汉疑似行为的时候抱着躲开麻烦即可的意识,息事宁人。就算现在痴汉行为已经是人人喊打的社会问题,日本女性在之前的警察厅调查中被问到“选择怎么处理痴汉行为”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女性选择了保持沉默这个选项。理由大部分都是“涉及到面对警察,没有必要”,“要弄清楚原委很费时间”。

而且日本人对男女有关的行为和接触看得比较淡,漫画和视频作品中常见电车痴汉的情节,普通人效仿充当痴汉的欲念也在不自知中形成了。

潇湘晨报通讯员吴超群张剑波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