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1)

1

广东二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100%建成总分馆制

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促进县域公共文化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途径。2016年以来,广东省全面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二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100%建成总分馆制,目前有文化馆总馆112个、分馆1252个、服务点5029个,有图书馆总馆111个、分馆1285个、服务点4505个,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

破解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李钢退休后一直担心闲着无聊,没想到在老家——广东梅州梅县区雁洋镇雁中村的李氏春山公祠的文化俱乐部找到了乐趣。俱乐部设置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房、卡拉OK等功能室,室外还有小广场和健身器材,白天有人看书下棋打篮球,晚上有人唱歌跳舞。“这里很热闹,也很有特色,我经常约上邻居来唱两首。”李钢说。

近年来,梅州利用闲置古民居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并将西阳镇龙岗村毓真公祠、雁洋镇雁中村李氏春山公祠、蓝坊镇高南村汤氏总祠等农村文化俱乐部作为总分馆服务点,大大方便了基层群众,破解了山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难题。目前,梅州市已建成农村文化俱乐部394个,星散分布在1.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农村。

梅州市将总分馆的“手臂”延伸到农村文化俱乐部,是广东省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一抹亮色。近年来,广东创新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探索建立“标识统一化、设施标准化、资源共享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化”的总分馆制,有效促进县域公共文化资源互通共享。

“没想到,在南海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借阅图书。”佛山市南海区新市民董金平说。让她享受这种阅读福利的是24小时阅读驿站(智慧图书馆)。为改善阅读服务供需失衡的状态,南海区通过建设24小时读书驿站(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建成了包括1个区级中心馆、7个镇街分馆、187间智慧图书馆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

在韶关街头,各具特色的风度书房成为总分馆的重要节点。如中山公园分馆陈设飞机模型,融入了韶关机场、北伐战争、复兴号等文化元素;执信路分馆融入了丹霞地貌元素;利民分馆体现了浓浓的工业风。韶关市自2017年7月以来,大力建设风度书房,受到群众欢迎。2017年,韶关市图书馆接待读者仅40多万人次,但风度书房自2018年1月启用到2019年5月底共接待读者160多万人次,图书借阅率达180%。如今,“小书房 大风度”已成为韶关的文化新名片。

佛山市南海区的读书驿站、韶关市的风度书房、江门蓬江区的陈垣书屋等,都成为各地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重要环节。惠州惠东县、河源连平县等地总分馆建设通过统筹整合人财物资源、人员的“上派下挂”等方式,实现资源上下联通、横向流动和共建共享。目前,广东省已建成文化馆总馆112个、分馆1252个、服务点5029个,建成图书馆总馆111个、分馆1285个、服务点4505个,有效促进了县域公共文化资源向镇村两级延伸共享。

社会力量推动总分馆多元发展

走进广州黄埔华南新材料创新园,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别具一格,这个集图书借阅、休闲、商务洽谈、企业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服务综合体,辐射附近两家上市公司及居民区的上万名群众。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青说:“黄埔区把图书馆植入华新园,不仅解决了企业员工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为园区招商和服务赋能,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供了最有温度的支撑。”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2)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3)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白云山中一药业分馆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4)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万科山景城分馆

华新园分馆是黄埔区采取“政府资源补给 企业自主运营 社会市场参与”模式建成的社会力量分馆,由园区投入资金建设,在业务上接受黄埔区图书馆的指导。2016年至今,黄埔区财政共投732.46万元用于社会分馆建设,撬动社会资金5115.42万元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为调动企业参与分馆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2018年,黄埔区对新建面向公众开放艺术馆、图书馆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黄埔区给予各社会力量分馆一次性财政拨款补助,支持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继续免费向公众开放。

目前,黄埔区共建成各类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服务点)84个,其中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37个,分布在企业和园区的分馆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到企业生产中。“每当我感觉非常疲惫时,推开窗,总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它能让我的心再次静下来,一切是那么美好。”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华说。

在中山市石岐区街道大笪地,有一个共享阅读空间,放置了1500册图书,可以与全市其他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书屋用投影将海浪投射到大厅,步入其中,就像走进了书的海洋。该阅读空间负责人高松说,自2020年11月对外开放以来,不仅可以让周边居民就近借书,还举办了“孙中山荷花情缘诗书画展”和文化沙龙等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5)

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6)

中山市左步书屋

共享阅读空间是中山市纵横式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中的重要节点。其纵向是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文化馆为总馆,24个镇(街道)图书馆文化馆为分馆,27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走近百姓生活的45家“中山书房”街区自助图书馆为服务点的纵向型服务体系;其横向是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中山市文化馆为总馆,联合社会机构建设的18家共享阅读空间、共享文化馆为分馆,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组织设立的53家“图书馆之友”、20多个“文化馆之友”为服务点的横向型服务体系。

在开展总分馆制建设过程中,广东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而深度地参与总分馆制建设。如广州市通过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与学校、企业、园区、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合建图书馆分馆85所。南海区智慧图书馆尝试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广泛分布在小区、学校、商场、工业园区等地。而韶关风度书房采取政企共建、企业援建、个人捐建等多元建设模式,有效地盘活了闲置资源。

重特色 育品牌 提效能

2019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的图书流通量为220.7万册次,占佛山市总流通量的25.71%。其中,63.49%的流通量来自智慧图书馆,达140.12万册次;智慧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是传统图书馆的2倍以上,效能显著。

2019年起,南海区智慧图书馆在品质内涵上做“加法”,在特色上做文章,通过探索“阅读 文旅”“阅读 文明实践”“阅读 党群建设”等方式,打造不同模式的智慧阅读文化空间。如位于西樵山西北麓的听音湖片区的西樵·观心小镇站,一启用即成为网红打卡点,日均到馆人数超过600人次。南海区还重点打造“领读者”“有为讲坛”“桂花树下”三大特色品牌阅读活动,吸引读者参与。

黄埔区按照“一馆一策”的思路,融合地域特色改善分馆环境,打造最美文化空间,很受欢迎。如黄埔街分馆结合黄埔港码头的历史元素,打造出具有港航特色的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荔联街联创空间分馆与企业合作,结合街道“微改造”,整合村居旧物业建成众创空间分馆。黄埔区还对分馆功能进行融合,如总馆综合考虑人流量等因素将艺术普及活动送进分馆。

通过上述举措,黄埔区总分馆的服务效能明显提升。2019年,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共接待读者3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5.91%;图书总借阅量224.3万册次,同比增长9.76%;新增办证读者4.98万人,同比增长17.38%,主要阅读服务效能指标位居广州市各区图书馆前列。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例如政企联手创作的亲子舞台剧《菠萝蜜奇遇记》在全国巡演50多场,观众达40万人次。

广东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注重解决好“建管用”的问题,通过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丰富供给等方式,进一步吸引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如韶关市依托风度书房推出了“风度沙龙”阅读推广活动,为广大读者搭建以书会友的平台。连平县文化馆总分馆打造了10多个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活动覆盖全县175个行政村(社区)和80%的人口。

中山市某企业主管余先生送孩子到黄圃优品教育中心培训时,看到了悬挂在墙上的“共享文化馆”的牌匾。工作人员告诉他,这里开设了咏春拳培训班,每周都有国家一级教练来授课。从小就有武侠梦的余先生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他说:“经过近半年的咏春拳学习与锻炼,身心愉悦。”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像余先生一样走进身边的图书馆、文化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文化乐趣。

专家观点

阮可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交出了总分馆建设的“高分报表”,其特点体现在“五个有”:

一是有顶层设计。广东从省级层面制定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具有进度明确、任务明晰、考评明细的特点。

二是有推进载体。广东连续两年将总分馆制建设列入“广东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三是有“真金白银”。广东各级财政“给力”,对试点地区投入6640万元,用“撒把米”的方式撬动地方财政投入,同时针对粤东西北地区提供专项补助,为总分馆制建设提供兜底资金。

四是有标准规范。广东通过统一标识、制定建设标准、明确服务规范、厘清考核细则等方式,为总分馆制建设给出可量化、可测评的“标尺”。

五是有创新机制。广东各地总分馆制建设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如韶关市的风度书房在总馆建成智慧中心,成为指挥调度各分馆的“中枢大脑”;中山市的共享文化空间“1 2 2 N”模式、开平市文化馆的“大考核 小评估”方法、惠东县文化馆的“十统一”规范和“上派下挂”等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样式。

群众声音

◆邢宝伟:作为广州开发区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创业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和困难,但是我们不惧,因为在黄埔,每当我们精疲力尽的时候,总有一盏明亮的灯火在等待着你。

◆米娅:我是一名“新南海人”,2019年9月来到南海。南海的基础阅读推广做得非常棒,让我觉得很幸福。从读书驿站到邻里图书馆到“有为讲坛”“桂花树下”等系列阅读活动,我和女儿经常参加。

◆李桂成:我是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龙岗村村民。村里的毓真公祠是文化俱乐部,也是梅江区文化馆服务点,离我家不到100米,我是这里的常客了。每周一至周五,我都带着孙子到这里“报到”。

◆谢玉芳:我是一名家庭主妇,很少外出。过去,农村娱乐设施和场所有限,靠看电视、打牌消磨时间。如今,村里的汤氏宗祠里建起了文化俱乐部,经常开展活动,成了我们年节闲时的“快乐大本营”。

2

浙江嘉兴企业分馆目前已建五十座 明年将有一百家

“下班后去哪儿?在浙江嘉兴,不少企业和园区内职工的精神生活备受各级公共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如果能将图书馆、健身房、电影院等文化资源搬进园区,让企业职工不出厂门就能享受到健康、快乐、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日前,记者在浙江海宁采访,同行的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刘靖表示,到2022年,嘉兴市将在全市建成100家文化内涵丰富、资源融通、特色鲜明、服务新颖的文化馆企业分馆,以提升广大企业职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7)

在海宁市文化馆,嘉兴市非遗项目海宁粉塑传承人陆一飞在给来自安正企业分馆的“小候鸟们”展示制作技艺。张庆中 摄

近年来,嘉兴市持续深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让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进驻企业也被提上日程。

据了解,作为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再一次创新突破,2020年,嘉兴市出台《关于推进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企业分馆建设的主体可以是单个企业主体,也可以是联合企业主体,同时,积极鼓励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地理位置较聚集的工业园区联合建立企业分馆,并对企业分馆的基本硬件条件提出了量化要求。

目前,嘉兴市已有5个县(市)出台了推进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的相关文件,已建成的企业分馆达50多家。“下班不出园区,精彩文艺活动‘木佬佬’。”在海宁市文化馆安正时尚集团企业分馆,记者看到,5000多平方米的场馆,藏书区、阅读区、电子阅览室、健康教育活动室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有基本资源,还有许多自选服务,包括台球、健身器材等文体活动和电影院、KTV、舞蹈房等场所设施,都是免费提供给员工业余时间享用的。

“为加强分馆的管理,企业还专门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分馆建成后,员工工作更安心、生活也越来越舒心。”海宁市安正时尚集团文化部经理郑洁说。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8)

2020年海宁市文化馆“海宁非遗实践课堂”走进安正企业分馆

“在前期摸排中,我们发现多数企业并不像安正时尚那样拥有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而且大多数企业都分布在各经济发展平台。”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朱红说,海宁企业分馆分布于全市各镇和三个经济发展平台,为了确保企业分馆正常运行,在现有文化管理员、文化下派员“两员”队伍经验基础上,海宁探索建立了企业分馆“一长三员”队伍,即每个企业分馆配备一名企业分馆馆长、一名企业文化员、一名企业分馆指导员、一名企业分馆联络员。

朱红介绍,海宁市通过企业员工文化需求调查,精准掌握企业员工文化喜好,由文化馆总馆、镇(街道)分馆制定服务菜单下达企业分馆,实行菜单制按需供给机制,让企业分馆按需选择,将文化演出、艺术培训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到企业分馆。为了覆盖更多企业,海宁市还建立了马桥街道精编园区企业分馆,分馆面积500多平方米,设图书室、培训室、展览室、舞蹈房、健身房、乒乓球室等功能区,辐射园区2000多家企业。

“企业分馆建在我们的宿舍区,非常便利,女员工比较喜欢去舞蹈房跳舞,男员工喜欢去健身房,有人过生日大家会去预订包厢唱卡拉OK,还能看电影。外面有的娱乐设施,我们分馆都有。”安正时尚集团员工张晨凯说。

企业分馆各有特点,需求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成为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的关键。海盐县通过发挥总分馆人员的能动性,驱动总分馆各项服务的开展,形成了企业分馆“一馆六员”体系和相应的制度规范。“六员”包括管理员、协调员、指导员、联络员、志愿员(者)、代办员,搭建管理员定期与总馆保持交流、互通信息平台,规定县文化馆每年有计划地召开业务指导会议、每月定期对企业分馆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结合其他文艺骨干的业务培训,组织文化教员参加,确保企业分馆管理员每年参加各类群文业务培训不少于25次。

平湖市注重在规范企业分馆管理运行上下功夫,如在形象标识上,企业文化分馆统一悬挂“平湖市文化馆××(企业)分馆”牌匾,统一标有平湖市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形象标识,并做到服务时间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服务内容公开。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实际,设计并制作富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形象标识;在管理模式上,统一制定《企业分馆管理制度》《文化总分馆联系挂钩制度》《企业分馆服务清单公示》等规范性制度,企业分馆与市文化馆总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企业分馆同时接受镇街道分馆业务指导;在绩效考评上,由文化馆总馆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企业分馆运营管理评价细则及企业文化员考核细则,每年年底开展优秀企业分馆、企业文化服务项目、企业文化员评选。

嘉善县以云澜湾分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在设施、服务、内容和管理上的融合,试点实践打造文旅融合示范样板。配备专业的宣传、演艺服务人才,建有近2000平方米的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包括有戏曲元素的主题酒店,举办雅集的云澜美术馆,推广传统文化的了凡书院,开展“五艺”传承的演艺中心,每年举办的演艺类、展示类活动达100多场次。通过建设文化馆景区分馆开展更多公益性文化传承和体验活动,在服务广大游客的同时保障广大企业员工以及周边百姓的文化权益,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此外,嘉善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还与云澜湾景区积极对接,厘清职责、合理定位,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组织架构,制定了企业分馆各项上墙制度和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将自身企业分馆的所有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县文化馆总分馆服务目录,对自身景区的文化活动场馆进行企业分馆标示,对景区原有的文化服务项目进行品牌化打造,提升服务效率和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嘉兴市还将不断总结推广企业分馆建设的经验,争取更多企业参与到企业分馆的建设中来,以实现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钱永忠表示,建设企业分馆的目的既是将优质文化资源向企业输送、延伸,同时也是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满足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专家观点

李国新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期以来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也得高质量发展。企业员工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些还是集中居住,过去对这一人群关注度不太够,而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文化的阳光得普照到每一个人。《意见》的出台和高效实施,是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再一次创新突破,所形成的一套向企业延伸的机制和做法,对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有引领作用,更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举措,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张广钦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嘉兴市在建设企业分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运行管理,依标建设,标识上统一,人员上规范,明确了服务内容,对评价标准也进行了统一,实现了分馆的专业化,提升了企业文化的专业水平。嘉兴市的企业分馆建设对于构建企业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资源向企业延伸,也为进一步探索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找到了新方向。

2021年1月20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总分馆制特别报道

↓ ↓ ↓ ↓ ↓ ↓ ↓ ↓ ↓

校区积分制管理(总分馆制新探索好经验来一拨)(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文化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文化产业信息平台联系邮箱:yaoyanan@rmrbgg,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