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双碳”目标下,气候领域投资需求愈发凸显。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测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将达约139万亿元。

如何借助投融资推动产业升级?又该怎样利用好各类投融资工具?2月25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关于数字碳中和投融资的话题被不断抛出。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1)

“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韦维 摄

从消费端到生产端

都是投融资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中国生活消费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有专家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呈现高消费、高能耗、高排放、高增长态势。

高消费、高增长,意味着高速扩张的市场空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表示,从鼓励降低碳排放的角度看,当前国内大力推行的碳普惠从激励机制出发,通过建立一套“碳积分”信用体系,采用数据量化积累的办法,将公众的低碳行为以碳积分形式量化并予以激励,而这种激励有不少金融机构将其转化为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2)

现场,某大型保险机构品牌宣讲部总经理陈遥作出回应,当前该机构正积极试水“个人碳账户”,既面对广大消费者提供积分兑换、消费返现等服务,又通过与金融服务挂钩,在授信额度、贷款办理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目前,该机构已为1.2亿银行卡提供绿色行为的核算和激励服务。此外,其创新推出的低碳出行意外险,则按照订单模式承保,进行精准定价、赔费联动,这一产品获得了市场青睐。

在产业领域的更大层面上,金融投资空间也十分巨大。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提到一组数据: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仅中国在脱碳进程中就需进行高达127万亿—192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3)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唐丁丁认为,这种巨大的空间密集体现在数字经济领域。 “当前我国正全面迈进数字经济新时代,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 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低碳的投融资脚步正全面加快。”他列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较为集中的四大领域:交通、能源和相关行业的脱碳与数字化技术投资;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和跨境互联互通;可再生能源和废物转化利用、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化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

“投融资资金不应仅来源于政府,环境改善与未来商业开发,还应该很好调动资本市场参与数字碳中和治理与开发。”唐丁丁说。

绿色化成为投资市场基本面

要大胆投更要细心做

打开PPT,现场大屏展示出一张蓝色的大数据运行平台,四川的绿色金融地市布局情况、绿色企业信息库、气候投融资项目、入驻金融机构信息、金融产品及放款金额等,通过各种数据柱状图和曲线图清晰呈现。这是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针对碳中和金融产品开发打造的一款专属平台。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4)

面对屏幕上显示的各种数据,该交易所董事长、四川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锦峰,特意点到了屏幕左右两侧的区域:屏幕左侧,显示的是需求侧信息,其中开放注册的企业超过3200家,按标准入库的绿色项目达84个。屏幕右侧,显示的是供给侧信息,其中入驻的机构为83家,已成功对接落地资金(银行放款资金)93亿元。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百万亿级的投融资需求,碳市场和绿色金融无疑是主力市场,把环境权益市场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链接起来,开发出多层次细分领域的金融产品,将有利于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协调运转,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何锦峰表示,环境权益交易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该平台已推出了包括绿色评定评级、绿色技术交易、碳交易、碳核算、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综合服务,而这些数据则直观反映出当下的绿色金融市场十分活跃。

“绿色化已经成为投资市场基本面。”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海,从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部分行业分布同比变化的数据证明了相同观点:2022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机械制造、清洁技术、汽车等领域投资增速迅猛,无论是数量同比还是金额同比,上述行业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5)

徐诗则更加看好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零碳巨浪下的创新投资机会大大增加,而电动车是中国新能源结构转型里最大市场驱动力,这也是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她坦言,去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带动了大量的产业投资,无论是储能、快充、车联网、数字化还是对芯片的带动等,正在快速产生变革。她还透露,目前山行资本已先后投出了4家百亿美金以上的公司以及多家上市公司,今年还将继续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

资本市场对数字碳中和青睐有加,但行业所面临的堵点也让各方感到有些不顺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以气候投融资项目举例,当前碳核算还存在三大难点:一是标准规范有待统一、信息披露有待加强,二是融资参与主体多样性有待提升,三是现有绿色金融业务和体系难以覆盖更多范围的气候项目。

“比如应对大雨等自然灾害而开展海绵城市升级,这就属于气候投融资,而海绵城市的建立既不属于绿色金融对零碳项目的资金支持目录,也不属于转型金融中对高碳企业进行绿色化转型给予资金支持的范围。”王文表示。

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交易所(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139万亿元碳中和市场)(6)

盟浪科技首席执行官白虹则对绿色金融真正发挥的实际效果提出疑问。“去年底,绿色贷款规模已达到22万亿,同比增速高达38.5%。这么大体量的资金投向市场、投进企业,到底‘绿融度’是多少,资金是真正发挥了实际效果还是空转,这是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问题。”白虹说。

无论是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还是当下遭遇的行业痛点,这场观点精彩、火花四溅的论坛,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碳中和与数字经济作为其中两大变量,正在并加快引发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众多领域的结构性改变。变化就是机遇,这不仅需要百万亿级的新增投资,还需要推动千万亿级的存量资产,从高碳向低碳安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