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爸爸 儿子写作文之我的爸爸

上次,儿子写了作文《我的妈妈》,这次写《我的爸爸》,也就是写我。

既然写我,自然要把我的光辉形象写出来了,把我如何陪伴他辅导他写出来了,尤其是从小到大,我陪他的时间要多于妈妈陪他的时间,因此我对儿子写这个作文十分放心。同时,为了让儿子写得更好,我刻意在网上找了三篇范文,让他看了后再写。

老规矩,首先看看他的第一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爸爸 儿子写作文之我的爸爸(1)

作文第一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爸爸 儿子写作文之我的爸爸(2)

作文第二页

我不知道有多少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可以写得这么潦草,只能说为父尚有耐性。翻译成文字,如下:

我的爸爸

我有一个teng(疼)我的爸爸,我们吃好东西时他总是把好吃的给我,把不好吃的东西就自己吃了。

我的爸爸喜欢拍视ping(频),每次都要拍100个ping(频)。他还喜欢吃肉,没吃有大块的都要吃1-10wan(碗)饭。

我的爸爸还有点xiong(凶),每次我吃饭听故事,他就会大han(喊)一声:“听听听,一天只知道听,长大了怎么才有chuxi(出息)。”

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作kuang(狂),一天只知道工作,可是放假他就会陪我玩。

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点评:先不说作文描述的爸爸有几分像我,单就作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错别字、标点、拼音上存在的问题,可能短期内是无法纠正的了。另一方面,作文没有按照老师提供的“外貌性格品格爱好”思路去写,导致作者笔下只有性格爱好的爸爸形象较为单薄(每个具体的描写都只有一两句话),无力的描写自然无法给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爸爸形象。

由于作文是星期天写的,星期一下午老师要检查,自觉没有写好的儿子主动要求重写一遍,于是星期一的中午儿子写了《我的爸爸》第二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爸爸 儿子写作文之我的爸爸(3)

老师评分后的作文1

三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我的爸爸 儿子写作文之我的爸爸(4)

老师评分后的作文2

这次作文,就不再翻译成文字了。

点评:这次《我的爸爸》写得相对丰满一些。在这里我要写一个插曲,其实在两稿之前还有一稿,开头写的是“我的爸爸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身材匀称”,直接被我枪毙了,因为把“爸爸”二字换成任何一个人都能成立,没有写出真实的我。虽然讲了,但我的好大儿仍然不能理解,或者无法把观察到的用笔写出来,只是把身材改成了眉毛。好吧,这样的外貌描写暂时就这样吧,慢慢来。

接着说作文。第二稿比第一稿有明显的进步,一是书写要好一些了,二是对爸爸的描写更为形象生动,三是侧重于亲子互动的描写让人记忆深刻。其他不足和第一稿差不多,在此不赘述。

下面,我也写一篇《我的爸爸》,这也是我第一次写关于我爸爸的文章,算是对已世爸爸的追忆吧。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离我们远去已经整整5年了。五年来,每当想起我的爸爸,我都情不自禁地眼含泪水。

记得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会选择我放学时提前下班(他是一名个体理发师,自由支配上下班时间),然后在家里辅导我的学习。虽然爸爸的拼音学得不好,但他还是很认真地教我。由于爸爸年轻时当过村里的会计,因此他的数学很好,我印象中他辅导我数学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语文。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写的第一篇作文叫《作文》,对,名字就叫《作文》。内容写的是六一儿童节我上台表演,同村的一名同学在台下取笑我,气得我从表演台上跳下来去打他。因为写的真实发生的事情,所以写了一两页,拿去爸爸看时,他还表扬了我。

我印象中的爸爸,是个很勤劳的人,因为他既要和妈妈一起操劳几亩土地上的作物,还要做好理发店的营生,更要辅导三个孩子(我家有三姊妹)的学习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改革开放初期,刚实施包产到户没几年),养三个孩子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而我又是老幺,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我身上多花一些心思。

我读小学的时候,正值我爸爸壮年之际,因此家里的很多重活都是他在做。比如秋季收割水稻,打谷子所用的家什,都是他一个人扛到田里去的。而我并不因为是老幺就少做多少事情,相反还是和大人一样出去割稻子、拖谷草、踩草树……

我和爸爸之间的互动或者对话,很多我都记不起来了。但我知道,爸爸的很多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一辈子。比如,爸爸不抽烟,很少喝酒,做事认真,以身作则……

爸爸虽然离世五年了,但我至今怀念他。

自评:这篇小短文,是我真情地简单流露,因为如果真正要写起来,没有几千字是不可能完结的,毕竟我记忆中的爸爸,绝对不是几百字就能概括的。我不知道,儿子看了我的作文后,会对“爸爸”这个词语是否有更多的感受。但当我做父亲后,尤其是当儿子处于即将懂事的时段,我深感自己的压力很大,因为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将他引导好,今后就更难纠正和改变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和我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