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1)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农历书中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亦记载:“ 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俗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随着春满人间,不少时令野菜也陆续上市。青蒿、荠菜、秧草就是三种极适合清明时节食用的野菜,一定要品尝一下,既不辜负辜负这一年一度大自然的馈赠,也能增强体质。

No.1

青蒿蹄花汤——清热润燥

清明前后的青蒿正是娇嫩美味的时候。青蒿之名古已有之,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春天风大雨少,气候干燥,人们容易燥热上火,症状表现为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此时不妨吃上一碗青蒿蹄花汤。青蒿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再配以富含胶原蛋白、脂肪的蹄花,更具滋阴润燥之功效。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2)

材料及做法:鲜猪蹄800克,青蒿200克,老姜15克,鸡精2克,盐15克。将猪蹄处理干净,切成块,用清水漂净血水;青蒿洗净,放入砂锅底部,上放猪蹄、老姜,灌入鲜汤,炖至猪蹄软糯离骨,放入盐、鸡精即成。

No.2

荠菜百合粥——降压防癌

民谚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说的是农历三月份左右正是吃荠菜的最好时机。荠菜被古人称为“护生草”,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皆很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食用时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比较鲜嫩好吃。另外,荠菜可宽肠通便,便溏者慎食;体质虚寒者也不宜食用荠菜。

春天是高血压病好发的时节,许多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和血压升高等症状。荠菜中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荠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预防胃癌和食管癌。食疗可选择荠菜百合粥。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3)

材料及做法:荠菜50克,百合30克,粳米150克,白砂糖15克。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沥干水分;荠菜洗净,切成细末;百合洗净,撕成瓣状;粳米、百合放入锅内,加入约1.5升冷水,置旺火上烧沸,改小火煮半个小时,放入荠菜末,下白糖拌匀,再次烧沸即成。

No.3

秧草烧鳜鱼——排毒防感冒

秧草又名金花菜、三叶菜、南苜蓿、草头等,有“野菜之王”的美称。秧草中钙、锌、硒、维生素C和维生素B2五大营养素含量在绿叶蔬菜中位列榜首,其中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4.8倍,胡萝卜素含量是雪里蕻的8.5倍,硒含量是马兰头的11.4倍,钙含量是莼菜的17倍。《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有“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之功效。

春天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受气温起伏变化、细菌滋生萌发、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容易流行。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缩短呼吸道感染周期,加快康复,帮助排毒和预防感冒。可吃些以秧草为食材的佳肴,秧草烧鳜鱼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4)

材料及做法:鳜鱼1条(约600克),秧草100克,蟹味菇1盒,葱1段,姜1块,盐适量。鳜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锅中放入少许油,放入鳜鱼两面煎一下,倒入热水,加入葱、姜,大火烧开,煮5分钟,放入蟹味菇;改小火,慢炖至汤汁呈奶白色,加入秧草稍煮,调味即成。

温馨提示:

清明掌握3个养生要点,受益一年

01

调心情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养生应以升阳护肝为主,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就如树木生长一般,喜欢条达、顺畅,所以春季要以调节心情为主,保持心情愉快,以防肝火上越,利于阳气生长。所以,我们要少生气,开朗乐观,始终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5)

02

防过敏

清明时节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有些人容易把过敏性鼻炎理解为感冒。要注意别用感冒药来治疗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开过敏原。南方地区最主要的过敏原是螨虫和霉菌,因此,居室内应保持干净和干燥,做好通风。

03

忌发物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

清明节适合采摘的野菜(清明养生重在清)(6)

图片来源:构思网、图虫网

作者:杨 璞

来源:医食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