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

坐落在中国南海的美济岛,占地面积高达5.66平方公里,约有800个标注足球场面积的大小,是现今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岛屿。在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重要的军事据点,更将成为中国南海渔业发展的重要港口城市。

鲜为人知的是,在10多年前,这座“南海最大的岛屿”仍然是一块在涨潮时会被潮水吞并的暗礁。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上,它更是被日本、菲律宾等国非法占据多次。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

(美济岛)

那么,从“礁”到“岛”,这片土地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曾一度被敌寇占据的美济岛,又是如何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百年沉浮美济岛。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2)

美济岛,又称“美济礁”,地理单元上隶属于南沙群岛。早在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来,美济岛与其他南沙诸岛便被纳入中国版图,归属中原王朝管辖。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在《郑和航海图》图中,我们同样能够在中国的版图中找到美济岛的身影。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3)

(中国唐朝时期版图)

遗憾的是,随着中国近代海权的衰落,美济岛成为了西方列强觊觎的对象。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英国航道测量船莱福曼号沿南沙诸岛进行非法测量,并记载各岛屿附近海域中国人民的捕鱼、商贸活动。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德国殖民者在南沙诸岛进行大规模非法调查活动。

尽管清王朝对列强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数次表达过抗议,但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任何言语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4)

(鸦片战争)

1912年,辛亥革命将清王朝推翻后,中国陷入了漫长的军阀混战时期。无论是先前的北洋政府,还是1927年始的蒋家王朝,都无力真正地发展一支现代化的海军,维护中国在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1935年,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只是象征性地派遣了一支海军,到南海诸岛进行科考和岛屿的命名活动,并将一座位于北纬9度,东经115度的暗礁命名为“南恶礁”,而这正是美济岛的原名和前身。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5)

(蒋介石视察海军)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腐朽的国民党军队非但在大陆战场上一溃千里,在海上战场也是节节败退。1939年,日本海军侵占了包括南恶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并将南沙群岛命名为“新南群岛”,妄图篡改历史,将南沙诸岛彻底据为己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距离菲律宾仅135海里的南恶礁成为了日本进攻东南亚诸国的重要前进基地。

经过漫长的14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陆续撤出自1895年甲午战争后非法侵占中国的全部领土,包括南恶礁在内的南沙诸岛也一并回归到祖国的怀抱。1947年,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南海群岛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察和命名,并将“南恶礁”更名为“美济礁”。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6)

(美济礁)

尽管蒋介石于1949年败退大陆,但包括美济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在法理上是我国不容分割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海军发展有限的条件下,我国在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未曾向美济礁等南沙诸岛派遣海军,修筑基地,形成有效的实控。

而这被毗邻南海的菲律宾钻了空子——20世50年代,菲律宾一名叫托马斯·克洛马的商人和探险家,偷取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趁着国军退守台湾岛之际,登上了美济礁等南海诸岛。这名历史上堪称奇葩的探险家,声称自己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名叫“自由地”的私人国家。对此,菲律宾政府只是发出警告,却并未对托马斯·克洛马进行实质性的惩罚。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7)

(托马斯·克洛马)

直至1974年,这名商人兼探险家被菲律宾的独裁者费迪南德·马科斯逮捕,要求他将占据的岛屿和沙洲以1菲律宾比索的价格“自由”地出售给菲律宾当局,换取自己的人身自由。在托马斯·克洛马被迫达成这笔交易后,菲律宾当局于1978年设立所谓的“卡拉延市”,将美济礁非法占据。

与此同时,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日益繁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现代化海军,都让我国无论是态度还是现实中都不会对这种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径置若罔闻。1987年,我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在南海东北部10座暗礁设置标识,并在群岛全域设置167个观测地点。这一年,我国表示将继续沿用民国时期“美济礁”等岛屿的命名。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8)

(南沙综合科考队)

经历过80年代末的这次科考,中国基本摸清了南海群岛的地理和资源状况。那么,如何确保中国对分散的南沙群岛,实现有效的控制,维护我国的主权?千百年来,人民都是祖国江山最有力的保护者。因此,在1994年8月,我国决定将在美济礁一带建设渔船避风设施,鼓励当地渔业发展,如此既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1994年12月18日,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批中国公务渔船,从广州起航,目标直抵包括美济礁在内的南海诸岛。与船队同行的,不止有工人和渔民,还有海洋局的各方专家。他们乘坐着一叶扁舟,直面汹涌的海浪,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到1994年的12月底,第一座用于避风的高脚屋在当时还不足0.1平方公里的美济礁上拔地而起。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9)

在这片岛礁上伫立着的高脚屋,象征的不仅仅是中国不容置疑的主权,更是中国人民集体在保家卫国的事业中,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他在历史的浪涛中诞生,但绝不会被任何浪涛打倒!

然而,突然驶入的菲律宾渔船,为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带来了一丝阴霾。1995年1月17日,按捺不住的菲律宾当局派遣一只渔船非法驶入美济礁的潟湖之中,干扰中国渔船的正常施工。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菲律宾的一艘巡逻舰和一架OV-10野马侦察机。面对着心怀不善的来者,登岛进行建设和科考的中国人民抱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岛屿恶劣的环境上足足坚守了75天。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0)

(美济礁上的房屋)

见中国人民没有丝毫的退让和妥协,色厉内荏的费率巡逻舰和野马侦察机只好悻悻离去。不久之后,菲律宾便在国内报纸上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占岛”事件,妄图以虚假的事实来鼓动民意,颠倒黑白。

且不说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中、英四国联合发表的《波兹坦公告》中,也确定了包括美济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相比之下,菲律宾妄图以一名历史上奇葩商人兼探险家克洛马的登岛“建国”行动,来作为占据美济礁的法理依据,是显得如此幼稚可笑。究竟是谁在此前鸠占鹊巢,谁又是历史上真正“占岛”的侵略者,自是不言而喻。

然而,面对着本国乏善可陈的伪历史依据,菲律宾非但没有在国内就此收手,反而将我国在美济礁进行考察和建设的这件事捅到了国际。怂恿一批未明真相的外国记者,带着长枪短炮到美济礁内,妄图给我国施加国际舆论压力。但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当我国将美济礁属于我国法理领土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摆在各国记者的面前时,一些抱着“找事”心态的外国记者只能失望而归。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1)

在我国的第一次科考和建设结束之后,菲律宾当局再次耍起了“小九九”,派遣渔船在美济礁等南沙岛屿上,破坏了我国的科考标识。然而,自知实力不济的菲律宾当局不敢真的在岛屿上派遣一兵一卒。1998年,在国际逐渐淡忘美济礁一事时,菲律宾再次无理取闹,派遣侦察机到美济礁拍摄照片,声称我国在美济礁上建设了“军事设施”。

事实上,当时我国在美济礁问题的态度上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为了缓解矛盾,美济礁是我国当时南沙群岛老七礁中唯一一个没有驻兵的岛礁,岛礁上的工作人员均是渔政警卫队,而上面的设施大多数都是为当地渔业发展而服务。直至2013年,美济礁的渔政才由农业部渔政司改为隶属军方。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2)

在2012年的中菲“黄岩岛”事件之后,我国进一步坚定了在南海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同年12月5日,位于美济礁的美济村正式成立,归属南海市三沙市南沙区管辖,是中国当时最年轻的行政村。与此同时,共和国在美济礁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正式开展。

面对海浪侵蚀严重,砂砾资源匮乏的窘境,中国人民再次彰显了群众的智慧,当地施工队采用“吹沙填海”的办法,先将一定的浅海海域中沙袋围住,再用挖泥船挖掘出大量淤泥,淤泥风干后用压力泵以“吹沙”的人工风力堆积方式,来将泥沙吹至沙袋围住的圈内,从而实现填海造陆。

经过仅仅一年的施工,美济礁的占地面积就扩大至5.44平方公里。早在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我国就尝试在美济礁当地修筑机场。同样是在一年之后,第一架飞机就在这里试飞成功,这让海南旅游名地三亚到美济礁的距离被缩短至仅仅需要花费2小时的路程,大大促进了美济礁等南沙诸岛与内地的联系。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3)

(美济礁机场)

经过后续几轮新的填海造陆,美济礁的占地面积逐步扩大至5.66平方公里,成为了南海占地面积最大的岛屿。2016年年底,在“数字地球(Digital Globe)”网站上显示的全新卫星图片中,美济礁上的机场、医院和地方行政办公楼等设施已一应俱全。

有外国网友感到不可思议:在短时间内,中国人民是如何做到如此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的?中国网友戏称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南海造岛固礁(美济礁如今建设如何)(14)

作为目前南海面积最大的岛屿,“礁”的名称已显然不适用于这座岛屿,因此后来人们将美济礁的名称改为了“美济岛”。

放眼未来,美济岛必将成为中国南海渔业资源的重要港口基地和保障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完整的“定海神针”。从美济礁到美济岛的蜕变,这不仅仅是因为在这片5.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凝聚了一颗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它更蕴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将注定永恒地伫立在历史的浪涛之中,成为一面永不沉沦的旗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