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有啥含义(杜鹃花是因杜鹃啼血)

提到杜鹃花,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杜鹃鸟。

一个是植物,一个是动物,但是这名字也太相似了。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嗨,这很简单,很多人都知道,杜鹃花这个名字,来源于“杜鹃啼血”这个典故。

而且我们在百科中输入“杜鹃花”,也能得到同样的答案: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有啥含义(杜鹃花是因杜鹃啼血)(1)

不仅如此,古代关于“杜鹃啼血成花”的诗词数不胜数。

先看唐朝:

杜牧的“红花染血痕”;

温庭筠的“花上千枝杜鹃血”;

陆龟蒙的“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

再看宋朝:

成彦雄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真山民的“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舒岳祥的“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备溅”;

杨巽斋的“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当然还不止这些,后代的文人也大都持同样的观点。

因为有这么多古人“背书”,可以说“杜鹃啼血成花”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杜鹃花这个名字真是来源于“杜鹃啼血”的典故吗?

我们来找一找这个答案。

杜鹃花有啥含义(杜鹃花是因杜鹃啼血)(2)

杜鹃花

1、“杜鹃啼血”典故的来源

(1)杜鹃也叫子规。

在我国早期的鸟类志《禽经》(旧本师旷所著,晋代张华注)中有介绍:“瓯越间曰怨鸟,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凡鸣皆北向也 ”。

这里虽然出现了“血渍草木”四个字,但同时也注明了,只是在“瓯越”地区(也就是东部沿海地带),而且这种鸟在当地被称为“怨鸟”,而不是杜鹃。

(2)杜鹃,这两个字其实是来源于蜀地。

汉代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这样记载:“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

望帝名叫杜宇,西晋左思的《蜀都赋》有这么一句:“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所以子规鸟也被称为杜宇鸟,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杜鹃鸟。

但是,此时的文献并没有将“杜鹃”和“啼血”联系在一起。

一直到初唐、盛唐,关于写杜鹃的诗文几乎都没有提到“啼血”。

比如沈佺期的 “芳春平春绿,清夜子规啼”。

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杨花落尽子规啼”。

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韦应物的“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杜甫的“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但是杜甫的另一首诗却把 “杜鹃”和“啼血”联系在了一起。

杜鹃花有啥含义(杜鹃花是因杜鹃啼血)(3)

杜鹃鸟

(3)“杜鹃啼血”这个典故的形成不早于盛唐。

杜甫的《杜鹃行》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之前一直都是“子规啼”,直到这时才见到了“杜鹃啼血”的信息。

在中唐时期,“杜鹃啼血”的信息才慢慢多了起来。

比如白居易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贺的“杜鹃口血老夫泪”;

贾岛的“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但是这里的花,并不是指“杜鹃花”。

直到中唐时期,虽然出现了“杜鹃啼血”,但是和“杜鹃花”并没有什么联系。

2、“杜鹃花”名字的来源

杜鹃花,又叫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等。

(1)目前能查到最早的含有“杜鹃花”的诗句,出自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58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不仅出现了杜鹃花,还出现了子规鸟。

很明显,李白认为,杜鹃花和杜鹃鸟存在关联。

但是李白并没有说,杜鹃花是杜鹃鸟啼血而成。

(2)不仅李白,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也认为杜鹃花和杜鹃鸟有关联。

他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白居易还写出了他认为的杜鹃花的来源:杜鹃花是被杜鹃一声催开的。

这首诗是他被贬九江时所写,也就是在公元815年以后所写。

可见一直到此时,“杜鹃花是杜鹃鸟啼血而成”的观点并没有形成。

杜鹃花有啥含义(杜鹃花是因杜鹃啼血)(4)

杜鹃花

(3)不仅如此,同时期的诗人施肩吾还写过这样一首《杜鹃花词》。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杜鹃花开的时候,长安城的人居然不认识。

这说明从李白写出了《宣城见杜鹃花》,直到中唐时期,杜鹃花这个名字都不被世人所熟知。

您看,我们从杜鹃花和杜鹃鸟这两条线索中得到了一个统一信息:直到中唐时期(公元815年之前),“杜鹃花是杜鹃鸟啼血而成”这个观点都还没有形成。

而李白在公元758年就已经写出了“杜鹃花”三个字。

可见,杜鹃花名字的来源并不是因为“杜鹃啼血”。

(4)那么杜鹃花这个名字到底来源于何处呢?

宋代《会稽志.木部》记载,“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

明代学者周文华指出,“杜鹃,……以杜鹃啼时开得名”。

这和白居易的观点类似。

也就是说,杜鹃花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它刚好在杜鹃啼叫的季节开/放。

当然,这也只是后人的推测。

但是这种说法,相比“杜鹃啼血而成”要更合理。

还有更有意思的问题:李白为什么会写“杜鹃花”这三个字呢?

“杜鹃花”有没有可能是李白自己创造出来的呢?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本文参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罗桂环的《杜鹃的前世今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