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团阿译结局(阿译死也要做龙文章那样的人)

我和我的团阿译结局(阿译死也要做龙文章那样的人)(1)

“阿译长官”

在炮灰团里,与满嘴丧气话的兵痞孟烦了相反,阿译总是在慷慨激昂,努力维系着他那不合时宜的坚强。在我看来,阿译其实是整部剧中最孤独的人之一。

主角团孟二人也很孤独,但他们的孤独是因为知道得太多,所以能看透别人看不透的时局变化。但是,龙文章始终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孟烦了在他的引导之下也弄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他们都找到了希望。龙文章为希望去死,孟烦了为希望而活,看似殊途,实则都是一回事。他们孤独地行动,可是内心永远和炮灰团的弟兄们同在,也因此永不寂寞。

只有阿译,他是最渴望朋友的人,可是因为身份的尴尬与炮灰团渐行渐远,团长逝去后他原本坚定的信念也逐渐被现实击溃,最终选择孤独的自我了结。我们会被阿译在庭审上的慷慨陈词所感动,却很少去想:阿译眼中的龙文章和他本来的样子真的是一回事吗?

阿译是个学生思维很明显的人,体现在两点:一是思维教条不会变通,二是把复杂的现实想得很简单,觉得只要肯拼就能胜利。第一点导致他在实战中无法正确决策,差点带着一群人去送死;第二点造就了他永不言弃的坚韧和一厢情愿的糊涂。他的可爱与可悲之处,都来自于他始终没有摆脱的学生气。

阿译为什么会被龙文章打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龙文章和他一样向往着“燃烧”。永远在歌唱着光荣与梦想的阿译,置身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的炮灰们中间,不被理解就是必然。在炮灰团陷入绝望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智勇非凡、敢打能说的妖孽龙文章,他大声喊出要胜利,带他们打了久违的胜仗,这对阿译一直以来被嘲笑、被轻视的信念无疑是极大的肯定。

龙文章让他看到了,想胜利没有错,只要打起精神争一口气,胜利就不是空虚的妄想。如果说龙文章对于孟烦了是人生导师,那他对于阿译就是信仰。这种信仰,丝毫不亚于何书光张立宪对虞啸卿的向往和崇敬,或许更甚。

他是个努力的人,在战术上下功夫钻研的效果也很明显。从南天门之战带领一帮兄弟突出重围,到解放战争中他的团不可小觑的杀伤力,都很能说明他在实战经验上的成长。

可是,他太专注于追求“胜利”,却忽视了它背后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为谁而胜利”!他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战无不胜的武器,却忘了操纵武器的人是谁。在对人的划分上,阿译的认知始终是模糊的:因为唐基表现出赏识他的样子,他就把虞师当作是朋友;他以为虞师对自己的看重是出自中国人共同的抗日愿望,却迟迟无法看破冠冕堂皇之后错综复杂的利益考量。直到他上了解放战争的战场,他发现自己的团已经如愿变成了强大的武器,但是消灭的对象却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的同胞手足。

他明白了,成为龙文章不仅仅要靠打胜仗,可覆水难收正如时光不能倒流。加入解放军的孟烦了来劝降他的部队,他看到这个曾经迷茫的战友眼中是他从未见过的坚定,他不再刻薄。他明白,烦啦找到了为之奋斗的希望,他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不过,他已经错得太久,一切都为时已晚。

我又一次撞开了那道门,看见阿译跪在地上,跪在他的留声机旁,留声机在嘤嘤地转,阿译拿着一支枪。他悲伤地看着我:“你冲上去了,你找到了希望。我又跑了,我没有希望……烦啦,我好想他们……我总是做错,我不想再错了。”然后他对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

阿译从来都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当他觉得自己彻彻底底地错了,便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他一生中最像死啦死啦的一刻,因为他不是为胜利,而是为终结同胞相残而死。阿译说,我没有希望。实际上,他到底有没有希望呢?在此引用书中阿译死后烦啦的一段独白。

我没吭气,摸摸我的勋章,看看阿译断送了的地方,阿译阿译,你总错,你又错,猪肉白菜炖粉条都是一起吃,你就不想,我们总是共享同一个希望?

和阿译一样,孟烦了也曾在与同胞的作战中遭遇虚无与溃败,在思念团长的时候他几乎结束自己的生命。活下去就能做事,就能发光发热,可是阿译并不幸运,他再没有重新来过的心力。孟烦了理解他,更痛惜他。

很多人觉得阿译很蠢,我却认为他是个很值得敬佩的人,只不过不够走运。当时代、际遇、思想交织成汹涌暗流,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是一条行驶其中永不倾覆的薄舟?

如果没有经历猝然的战火,假以时日,阿译长官会不会就是下一个永怀热情的小书虫?他将不必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就明白对错,希望将被他这样执着的人牢牢攥在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