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复习(文言基础知识时间副词)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表示语气,有的既表示语气、又表示时间,有的在同一个句子里兼有几种不同的作用。所以同一个副词,有人说是语气副词,有人说是程度或别的什么副词。下边我们把文言的副词分为几组加以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古代常用、而现代不用,或者古今都常用、但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的。

时间副词

“尝、素、卒、既、遽、即、立、辄、且、将、垂、几、行、方、适、寻、旋、俄、数、亟、复”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动作的时间或频率,一般称之为时间副词。

文言文句式复习(文言基础知识时间副词)(1)

二、遽、即、立、辄

这几个副词表示后一个动作紧接着前一个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立即、立刻、就”。如: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有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立即在船上刻记号。

2.张良出,要(邀)项伯。项伯入见沛公。(《史记·鸿门宴》)

——张良出来邀请项伯,项伯进去会见了刘邦。

3.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鸿门宴》)

——刘邦回到军营,立刻杀了曹无伤。

“辄”有时表示“紧接着”,可译为“就”,有时是“经常、常常”的意思。如:

4.跋前踬后,动得咎。(韩愈:《进学解》)》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犯罪。

5.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不羡慕为当世所重用,他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不被提升。

三、且、将、垂、几、行

这一组副词常用在动词或数词谓语前边,表示动作或情况的发展“即将如何”,相当现代汉语的“将要、就要、将近”。如:

1.我南游吴越之王。(《庄子·庄周贷粟》)

——我将要往南到吴国和越国的国王那里去游说。

2.公战。(《左传·曹刿论战》)

——庄公就要迎战。

3.自吾承业,三十载。(《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从我继承帝位,至今将近三十年了。

4.汉之为汉,四十年矣。(贾谊:《论积贮疏》)

——刘氏建立汉朝,将近四十年了。

5.略定秦地。(《史记·鸿门宴》)

——(项羽军)就要攻取秦国的关中地区。

表示“将要”的意思,“行将”二字常常连用。如

6.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吴巨是个平常人,又处在偏远地区,就要被人吞并。

“且”有时不表示时间,而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或当“尚且”讲,或当“姑且”讲。如:

7.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8.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活着的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是永远完了。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