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

1950年9月15日,正在北京出差的王莘,利用工作之余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那天的天气格外的好,远远望去天安门广场朝阳灿烂,金光四射!!!

在朝阳下,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的惹人注目。为了迎接国庆节,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悬挂大红灯笼,就好像到了新年一般。

王莘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震撼了,他忍不住驻足观望,飘扬的红旗、红色的灯笼、五颜六色的鲜花….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1)

突然,王莘的思绪被拉回到了一年前的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世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时,王莘就在天安门广场,他见证了这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此时,再次回想起那个万人沸腾、欢呼的场面,王莘几乎是在无意识地情况下情绪饱满地朗诵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只是此时的王莘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深情吟诵,竟然会成就一首让中华儿女们沸腾的歌曲。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2)

当天晚上,工作完结的王莘坐上了返回天津的列车,但白天在天安门广场上所见到的一切依然在脑海中翻滚激荡着。

灵感瞬间迸发,王莘有了极其强烈的创作 欲望,心中好像有一团火般,开始燃烧起来。他赶紧拿出笔,可翻遍全身也找不到半张纸。

情急之下,王莘正好在地上看到了一个烟盒,他弯腰捡起,然后就在烟盒的反面,开始写起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因过于激动,王莘一边创作,一边轻声朗诵,到最后竟然哭了出来。旁边的乘客看着他开始窃窃私语,甚至说:“这人是不是疯子。”也有人说:“他肯定是一个诗人。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3)

但此时完全沉浸其中的王莘压根听不到旁边人的议论,他满脑袋都是生动鲜明的歌词,他飞速般地将这些歌词付诸于笔端,没过多久一首具有超强凝聚力、划时代的歌曲诞生了!

当时王莘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首歌能够惊动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没有想过,这首歌会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带进所有华夏儿女的内心。

这首歌最初是在天津群众中走红的,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后来这首歌飘进了北京城,同时也传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的耳中,听者无不为之感动和振奋。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4)

1951年,国庆节前夕,王莘接到了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孙慎同志的电话,对方开口就问:“你知道有首歌曲叫《歌唱祖国》吗?这首歌非常受群众的欢迎,我们打听到,这首歌是从天津那边传过来的,你赶紧帮忙查查,然后请作者把歌词邮寄到北京,组织上着急要!

王莘一听就笑了,回了一句:“老孙啊,你算是问对人了,作者正和你通话呢!”电话那边的孙慎听后,激动到直拍大腿。

也是在这一年,周总理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唱这首《歌唱祖国》。

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和《人民日报》都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而在国庆节中,除了必唱的曲目国歌外《歌唱祖国》也加入其中。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5)

国庆节后,很多地方广播都开始循环播放这首歌曲。从此后,王莘在火车上创作的《歌唱祖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开来,老百姓还称它为:“第二国歌”

因为这首《歌唱祖国》,王莘应邀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并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当毛主席知道他是歌曲的作者时,赞扬地说:“这首歌好。”并送给他一套签好了字的《毛泽东选集》,作为纪念。

而王莘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首歌曲,跟他的成长经历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6)

1918年,王莘出生于江苏无锡县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感受到了百姓疾苦,同时也深受民间音乐的熏陶,酷爱音乐。

1938年,抗战爆发的第二年,20岁的王莘终于实现了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的愿望。

就在王莘来到延安的第二年,华北联大正式成立,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重要领导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赶来参加成立大会。

而大会安排的最后一个压轴节目,就是由冼星海写出、振奋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黄河大合唱》,表演者是鲁艺全体师生。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7)

在这场演出中,王莘负责《河边对口曲》中王老七的领唱,表演还没开始,旁边同志就发现王莘浑身发抖,于是问道:“王莘,是不是毛主席坐在下面,你太紧张了,你怎么浑身发抖啊,演出要开始了,你没事儿吧?

王莘则摇了摇头说:“不,我是激动的,我真的太激动了,你知不知道,这歌声的背后,是一个“誓死抗拒亡国耻辱”的正义力量,是中华民族全体儿女的心声。”

也是这次演出,让王莘意识到了,一首好歌,既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也可以振奋人心,甚至激发人的斗志。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8)

在延安学习的这段经历,也是王莘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离开时,冼星海还送给他一支自己在法国留学时获奖的活动铅笔,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当年,我就是这支获奖得来的笔,写下了传唱至今的《黄河大合唱》。如今你就要毕业了,我把这支笔送给你,希望你也能用这支笔写下一首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

王莘没有让冼星海失望,最终创作出了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肯定的、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歌唱祖国》。

不过,因为这首歌,王莘也曾经历过苦难。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曾饱受折磨,期间妻子王慧芬还患上了癌症,而他本人也曾在乡下过了三年艰苦的日子。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9)

一直到1980年,王莘才再次被组织上响起,《歌唱祖国》也重新回到了群众耳中。1982年,王莘不幸患上了脑血栓,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妻子王慧芬成了他最好的依靠,推着他到处参加经典歌曲巡回演唱。除此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王莘,还和妻子到革命老区看望当地的群众,因为不能握笔,妻子王慧芬就替他写词谱曲。

在之后长达18年的时间里,王莘为孩子们谱写了100多首歌曲。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王莘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孩子们创作呢?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10)

原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开始在内地风靡,那些靡靡之音压根不适合孩子们听,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

王莘说:“我们是从抗战年代走过来的,为什么我们的意志这么坚定,我觉得那些革命歌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王莘去成都演出,当时是有12人一起合唱的《歌唱祖国》,演出前组织者还有些担心,怕观众不认可,结果却出人预料。

很多人都是流着泪听完的,一位老人说:“还是过去的歌曲鼓舞人心,你们应该多创作一些这样的歌曲,让孩子们去唱。”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王莘的心,在返回途中他就和妻子商量,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来推广爱国歌曲,妻子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决定。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11)

1995年除夕,王莘和王慧芬拿出了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六万块钱,儿女也理解父亲的爱国之心,每个人又拿出两万元,就这样全家凑齐了10万元,成立了“基金会”,专门奖励那些为爱国歌曲做出贡献的人。

虽然不能自由行走,但为了传播爱国歌曲,王莘从未停止过行动,而这背后则隐藏着他对祖国深厚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老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深感自己来日不多。于是,在2007年10月l日凌晨2时30分,坐在轮椅车上王莘,由老伴推着缓缓来到了安静、肃穆、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

歌唱祖国作者在火车上(他在火车上创作歌唱祖国)(12)

那天,王莘成为了最早的观旗者,当国旗护卫队知道他是《歌唱祖国》的创作者时,他们齐齐地、久久地向坐在轮椅上的王莘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这也是王莘最后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最后一次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祖国的上空。同年10月15日凌晨,王莘在天津病逝,终年89岁。

而就在王老离开的43天后,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了《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

而在王莘去世的第二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响起了《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谨以此文:祝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致敬创作出如此振奋人心歌曲的王莘老师!!!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