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被欺凌(被欺凌的美)

文|高生国孝妇河河东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杨家川,上世纪60年代,它是杨家川公社所在地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住在它的北邻村孟家洼年底放寒假,我去杨家川姨家走亲戚这杨家川村南有一个大庙,解放后关帝爷被请走了,里面显得很空荡,平时锁着门,年底就活跃了,村里的民间剧团在里面排演戏曲笙歌婉转,锣鼓铿锵,是最有年味的娱乐场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整天被欺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整天被欺凌(被欺凌的美)

整天被欺凌

文|高生国

孝妇河河东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杨家川,上世纪60年代,它是杨家川公社所在地。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住在它的北邻村孟家洼。年底放寒假,我去杨家川姨家走亲戚。这杨家川村南有一个大庙,解放后关帝爷被请走了,里面显得很空荡,平时锁着门,年底就活跃了,村里的民间剧团在里面排演戏曲。笙歌婉转,锣鼓铿锵,是最有年味的娱乐场所。

喜欢热闹的我,每年放了寒假就走姨家,到这里看排戏,许多小朋友都熟悉我了。但那一天,有点不同。庙门口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孩子,喊着号子:“一二——一二,齐往门里挤。看门的老头堵着门,已经支撑不住了。几下以后,只听“忽隆”一声,门被撞开,前面的小孩纷纷倒地,哭喊声响成一团,悠扬的琴声戛然而止。

演员们停下排练,琴师们放下乐器。有的呵斥,有的推搡,有的拉起跌倒的孩子,庙里面一片混乱。

忽然,一声银铃似的响声传出,“孩子们,不要挤,不要挤,听我说”,随着声音,一个人从里间走出来。大厅里忽然安静了。

循着声音望过去,“哇”那是一个非常年轻,非常美丽的姑娘。细高挑的个子,白里透红的脸庞,两道弯弯的眉毛下,一对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像会说话。穿一件碎花褂大襟棉袄,两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一直垂到胸前。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美的人。

那姑娘望着我的方向说:“小秀才,你出来,帮着我维持秩序!”谁是“小秀才”?我一愣。那姑娘就分开众孩子,一下子牵着我的手,拉我出来,我瞬间感觉她的手软软的,我的手麻麻的。呆呆的站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也喊起来“小秀才,小秀才!”

莫非她认识我?一个孩子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去年作文在公社里得了奖,发奖时,我听见她就在会场下说你真是一个‘小秀才’”哦,我忽然明白了,脸“腾”一下红了。

“孩子们,都安静一下,你们都是乖孩子,蹲下来听我给你们讲故事好吗?”说着她扑闪着大眼睛向人群扫视了一遍,好像在跟每一个人交流。看我们蹲下都不做声了,她也蹲下身子对我们说:“孩子们,叔叔阿姨们是在排戏,戏的名字呢叫‘三世仇’。说的是在万恶的旧社会,一个叫王老五的人被地主‘活剥皮’抢占了自己的土地,王老五告到官府,由于没有钱送给县官,反而呢自己蹲了大狱。她的儿媳被逼上吊,孙女儿被卖,家破人亡了……。她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震颤着我的心灵,感觉她比我们老师还讲得好。被这声音和故事折服,小伙伴们乖乖的不再闹了。说完后回过头对着我:“‘小秀才’你把孩子们按高矮排成三行,再蹲下,看我们排戏好吗?”“好”小朋友们都按高矮顺序排好了,安静的蹲下,音乐又起来了,这个姐姐就演“王老五”的孙女儿,她用哭腔控诉着旧社会那些苦难,特别是唱到母亲为还债要将他卖掉的时候声泪俱下……我们看得入迷了。姐姐唱完后,小伙伴们的眼里都噙满了泪花。

那次看排戏,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的手势动作,她的娓娓道来的软声细语,还有那声情并茂的表演,无不打动着我。回到姨家,问那个姐姐的名字,姨说,她叫杨柳,去年初中毕业回乡,是村里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还是“铁姑娘”队的队长。听完姨的介绍后想:才不过大我四五岁,竟然这么能干,心里不由添了仰慕。一年后,我就到县城里读中学去了,一去就是六年,再没有见到她。

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时,我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偶尔走姨家,忽然想起那位姐姐该出嫁了吧?问起姨。她长叹一声:“哎,好女无好命啊!”然后给我讲了她家的故事。

杨家川西头有姓杨的弟兄二人,老大生五个儿子,一个姑娘。老二家媳妇人长得俊,却是个不下蛋的鸡,没有子嗣。看看快五十了,杨老大就把最小的孩子杨盛季过继给了老二,农村叫“顶支”。因为过继时已经十几岁了,所以,不叫杨老二爸爸,仍称他为二叔。

杨老二是个勤快人,每天清晨起得早,背个粪篮子到村外拾粪。那一年春上,杨树柳树都发芽了,眼看着春耕,地里的庄稼需要底肥,杨老二就跑到一里路远的孝妇河边捡羊粪,卖给生产队换工分。快到柳树林了,隐约听到有婴儿的哭声。杨老二循着声音找去,在一棵大柳树下停下脚步。这棵柳树有几百年了,主干有一楼粗。接近地面的地方腐烂了,形成一个很大的树洞,声音就是从树洞里传出来的。近前看,有一床蓝底白花的褥子紧紧的裹着一个婴儿,他掀开褥子一角一看,那孩子长得眉清目秀,脸冻的已成酱紫色,小嘴上下翕动着,哭声都沙哑无力了。杨老二是个善心人,扔下粪筐也不要了,抱起孩子就往家里跑。回到家,杨二婶还在被窝里,连忙起身拆开褥子,见是个女孩,喜不自胜,赶忙用身子暖。杨老二就捅开炉灶,坐锅添水淘米熬粥。等喂了粥汤,再看那小女孩脸庞渐渐红润起来。

杨老二拾粪拾了个千金,很快在全村传遍了,村里有正在喂奶的产妇,都纷纷周济孩子奶水,那女孩就一天一天长大,待到年方二八,已经出落成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美女。由于捡到她时是在柳林里,于是取名柳儿,等上学了,学名就叫杨柳。又因为杨老二是天命之年捡的孩子,所以就没有叫爹娘的称呼,杨柳从小就管杨老二夫妇叫爷爷奶奶,管杨老二的继子杨盛季叫五叔。

俗话说:“好女不出庄”杨柳长到十八岁,周围十几里,来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但没有一个她瞧上眼的。村里的知识青年晚上在大队活动室,吹口琴,奏笛子,拉二胡,弹扬琴,都围着为她唱歌伴奏,但是围着归围着,没有一个人敢直接与她谈恋爱。因为谁也感到她既美丽又是中学生,配不上她。与她同年龄的姑娘有的许了主,还有少数结婚的,而杨柳姑娘仍然单着。

公元1970年,杨柳已经22岁了,仍然没有找婆家。杨家川是出了名的模范村,曾经出了两个全国劳动模范。杨柳率领的“铁姑娘”队也全市闻名。挑水种地瓜,抬石头整大寨田,敢和男孩子叫板。那年杨柳代表县里出席了全市的妇代会,吃馍不要钱,顿顿有肉味,照相机“咔嚓”“咔嚓”给她拍照,市里的报纸登载了学大寨模范“铁姑娘”的事迹,好不风光。待开会回到杨家川,那信件雪片似的往村里飞,都是各区县求婚的青年才俊。

再回过头来说一说杨盛季。上世纪四十年代,大概是他过继给叔父的第二年,各乡村就开始流行天花瘟疫,杨盛季也被传染了。虽说保住了命,可是添了一脸的麻子。他长得人高马大,抗美援朝时去了朝鲜。因那坑道里潮湿,在阵地上趴雪卧冰,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复原时成了瘸子,国家定他为残疾军人,享受“荣军”待遇,领着政府20多元的均贴。由于是有功之臣,生产队分配他担任看仓库的职务,就是一个给工分不干活的闲职。一脸麻子的原因,四十多岁了,也讨不上老婆。

杨盛季年轻力壮,没有老婆,见到人家老婆汉子热炕头,总有些羡慕。在街上看到漂亮姑娘就色迷迷的眼睛盯人家,看得姑娘们脸红耳热低下头。碰到熟悉的同龄的少妇就挑逗人家,“夜里二哥喂饱了你没有”。被人家妇人骂了,也不恼,自己“嘿嘿”笑几声自嘲。那年,乡里民兵集训,我到杨家川打靶碰到他,与他攀谈起来。他摇头晃脑的对我说:“世上只有那父母亲,其次就是那两口人”,好像他很有体会似的。

大概就是七十年代初期吧,杨家川冒出一件大新闻,就是杨柳突然跳孝妇河自杀了。地点就在爷爷杨老二捡她的地方。听人说她坐在那棵柳树下的枯空树洞里,哭了大半宿,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寻了短见。村里的民兵连长马骏,早上领着民兵到河滩里跑操,发现得早,不顾天寒水冷,跳到滚滚的河水里,将一个湿漉漉的杨柳从河里拉倒岸边,在河边将他的头朝下空水,然后也不顾男女授受不清了,嘴对嘴做人工呼吸,又拍打脊梁,忙活了好一阵,杨柳“哇”一声哭出来,算是将人救活了。然后背着她到乡镇医院治疗,而她只是哭,什么也不说。爷爷奶奶哭着赶到医院时。杨柳正挂着吊瓶输液。

这件事发生的蹊跷,驻村工作队的女干部小路决心调查此事。小路原来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学教师,因为乡里缺干部,临时将她抽调上来做妇女工作,成绩斐然,培养出来了杨家川“铁姑娘”队,县里就正式公布她为公社里的妇联主任。如今队长受了委屈,那还了得,绝不能就此了事,要一查到底。

小路的对象在部队上工作,远隔千山万水。在公社里,她住单身宿舍。于是就将杨柳接到自己家里待几天,既能安慰杨柳受伤的身心,也好调查她跳河的原因。到底是学过心理学的,不几天,就将此事的底细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原来,在那天晚上,五叔照例是在生产队里看仓库的。九点多,爷爷奶奶都早早睡下了。杨柳烧了一大锅水,准备好好的洗一洗身子。她先是散开自己的辫子,让瀑布发垂到腰际,然后,一件一件脱衣服,直到露出美丽的胴体,灯光下,他仔细端量自己,高耸的乳房,白皙的胸脯,圆圆的腰肢,健美而又有弹性的屁股,长长的双腿,看着看着,不觉自己的脸上起了红晕,羞怯地闭上了眼睛,沉浸在一片幻想之中。就在这时,看仓库的五叔突然出现了。原来,他将手电筒落在了家里,而看仓库是必须有手电筒观察周围情况的。他回到家,看到门虚掩着,往里看去,侄女正光着身子站在屋中央,昂首而立,似一尊美丽的女神。立时惊呆了,下体也开始抖动。他不敢往里走,也没有转身离开,头脑一片空白。

杨盛季四十多岁了,也曾看到过继母洗上身时干瘪的乳房,但从未见过女人的全身,脑子便产生了邪恶的念头。稍停片刻,他看到侄女开始弯腰冲洗身子,就慢慢转身准备返回仓库,但又不甘心离开,就在胡同里走来走去,点燃了香烟,一地烟头。此时,月挂中天,胡同里也亮起来,将他长长的影子按在墙上。他终于下了决心,扔掉烟头,蹑手蹑脚进了院门,用小刀拨开了屋门,在月光下褪下短裤,放在床头,慢慢地躺在侄女的床上。而侄女由于白天的劳累,沉睡着,竟浑然不觉。过了一会儿,他壮了壮胆子,用两只臂膊撑在床两边,将一尊肥胖的躯体向侄女身子压上去……

杨柳做了一个梦,就看到一个魔鬼掐住了自己的脖子,感到呼吸困难,就使劲挣脱,一下子醒了。听到耳边粗粗的喘气声,感到身子被箍住,下体撑得难受,惊惶万分,高声喊道:“爷爷……爷爷……”爷爷在里间听到动静,翻身起来,拿了顶门棍,跑到外间,就去拉灯。杨盛季慌了,翻身下床,不料想被杨柳一推,就重重地摔到地上。他爬起来,提着裤子与上衣,跌跌撞撞往外跑。待爷爷亮起灯,他已跑出大门外,村里的狗远远近近的吠起来。慌不择路腿一瘸一拐向场院跑去。过一会儿,生产队长赶到仓库时,他已经穿好衣服,谎称说:有人偷粮,被我发现,朝西北方向跑了,队长看了看没有人影,嘱咐他好好好看管,自去家中睡了。

第二天,队里的人纷纷议论夜里偷粮贼的事,杨盛季只好一遍一遍重复着昨晚的叙述,而家中的爷爷却有些知晓其中的奥秘了。胡同里的一个孩子捡到了一支钢笔,拿回家没有声张。几天后,拿去学校显摆,同学们很好奇,纷纷来看,其中一人是他的侄子,认出了那是叔叔的钢笔,于是事情败露了。

小路报告了公安局,公安局来人查看了现场,不几天就将杨盛季带走了。我那时正在麦田浇地,从杨家川到县城必然路过我村,我亲眼看到两名穿白色警服的公安人员带走他的场面。这本是个非常典型的强奸案,然而,没几天,杨盛季就回来了,只是连续好久蹲在家里,再没去看仓库。是什么原因使得犯罪者没有得到严惩,是爷爷奶奶的求情吗?是杨柳的翻供吗?是因为他曾上过战场立过功?还是强奸没有形成事实?现在说已经成了悬案了,那件事恐怕知道的人或者还记得的人已经不多了。谁又会去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呢?

过了一段时间,杨柳的身子养好了。但这件事情对她打击太大了,在农村发生这样的事,人们虽然强烈谴责罪犯,同情受害者,但姑娘的形象被破坏了,反而成了她的污点。于是退出了“铁姑娘”队,在妇联主任小路的授意下,被安排到林业队去学果树种植,远离了社会的中心。

爷爷奶奶也不像以前在婚事上依着她,就想将她嫁出去,嫁到远远的地方,免得人们背后指指戳戳。可这时,有一个人却爱上了她,那就是救她的民兵队长马骏。民兵队长救人有功,本应该大力宣传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可那样一来,就不免涉及到杨柳的隐私,所以大队领导也只好偃旗息鼓。恰好这时上级来招工,去到边疆援藏,就将这个名额给了民兵队长。民兵队长马骏穿上军装(那是援藏穿军装,没有帽徽领章)。在要走的前几天,他勇敢的向杨柳表明了心迹。两家人也都愿意,短短的几天就订下了婚事。等到第二年春节,马骏回家探亲,两人也没声张,出去旅游了一趟就算结了婚。婚后一年,援藏时间到了,马骏回到家乡,被安排到电厂做了工人,不久就生了女儿,也算是家庭幸福圆满。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杨柳刚刚怀上第三个女儿时,电厂传来噩耗,丈夫马骏体检时查出得了癌症,是晚期。三个月不到就故去了,时间定格在1976年8月。他们由订婚到生死离别,只有短短六年。

连公婆一家五口人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的肩上,我不知道那段困难时间杨柳是怎样度过的,只是听说她为了养活全家人,拖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到地里上工,夜深了,还在为孩子们做鞋子,直到第三个孩子出世。

那年十月粉碎“四人帮”,次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我得已到省城读书,后来分配到外地,对她的消息知道的很少,只听说村里已经分田到户,为了养活全家人,杨柳选择了改嫁。对方是个小学的校长。那校长比她大十几岁,因为妻子病死,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一个人过日子感到孤独,又慕名她的美丽,情愿调到杨家川学校,并与她生活,共同抚养三个女儿。我想,虽然早年经历坎坷,但老来也算是幸福吧

春节前,我回老家探家,顺便到杨家川探望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同学说:现在杨家川建成了旅游区,不妨一游。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走小路捷径,穿过一片坟地,就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块墓碑,上书:杨盛季之墓。落款是侄儿的名字, 2010年立。耄耋之年去世,也算高寿了。老同学告诉我,杨盛季晚年很凄凉的,没有结婚,更没有子嗣,七十多岁就不能走动了。侄儿们将他送到乡里办的养老院里。养老院在一个偏僻的小山上,管理混乱,生活艰苦,生病无人照看。到他死时,已经瘦得不成人样了,我不禁有些叹惋。设若当年他珍惜声誉,恪守道德,就不会发生那件事。他是志愿军功臣,本应该到青岛疗养院的,何至于落到如此贫困潦倒的地步?

游玩风景区。下得山来,问起杨柳的事,老同学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我也就罢口不问。随后各自回家。

穿过杨家川中心路,来到西头新建的楼房前,只见一伙老年妇女在楼前打扑克,忽然一阵银铃似的笑声从中传出,很是耳熟。仔细看时,竟是四十多年没见过的杨柳。只见她坐在交叉上,身子有些发福,烫了个大波浪的卷头,白里透红的脸庞,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韵,只是岁月雕刻的皱纹,无法去除。回过头,怔了一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是小秀才弟弟?”我点点头说:“老了,老了,还小弟弟。”众妇女见我们认识,纷纷散了,我坐在交叉上与她聊天。问及家庭才知道那老校长与她仅仅几年就分手了。原因是他的儿子惦着他的退休金。我只有叹息,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自古红颜多薄命”。再问孩子,她才转过神来说:“都出嫁了,都过得很有。大女儿聪明考到省城,在机关当干部;二女儿长得俊,找了个老板;只有小女儿嫁在本村,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我说:“那你一个人过?”“前几年大女儿将我搬去省城享清福,人生地不熟的,没人说话,受不了,现在自己一个人过。每天打打牌,晚上跳跳广场舞,也蛮快活的!”看她满脸的笑意,我也被感染了,到底是铁姑娘队长,她已经完全从困窘中走出来了。我说:“你当年可是方圆几十里的大美女”她呵呵道:“现在也是美女,今年县里广场舞比赛,我们队拿了个第三名,我是领舞来,哈哈哈哈!”爽朗的笑声飘荡在西下的斜阳里。

2018.2.27

或者题目为:杨柳

作者简介:高生国,淄博市人,淄博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淄博民俗文化微刊主编,淄博市作家协会理事会员,在国内外纸媒发表作品百余篇,小说散文诗歌多次获奖。,所主编的淄博民俗文化微刊平均阅读量千人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