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

《太原早秋》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1)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2)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3)

译文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4)

随着光阴的流逝,百花逐渐凋零;大火星渐渐西移,太原七月的早秋已经到来了。

早早地从北方边塞来到这里;云色很美,黄河以北已呈现一派早秋的景象。

夜宿太原,秋梦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儿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楼上。

思念归去的心情,就如同这迢迢不断的汾河水啊,没有一天断绝过。

注释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5)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

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

赏析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6)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羁旅诗。

太原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白是如何描写的?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终究未能如愿,故写下此诗抒发自己的怀归之意。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首联是说,随着光阴的流逝,百花逐渐凋零;大火星渐渐西移,太原七月的早秋已经到来了。这是写“抵达太原之时”。

“岁落”,指光阴流逝。李白怀才不遇,徒徒感伤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平添诸多忧愁。又加上眼前“众芳歇”,就更加深了秋天的悲凉之意。而太原的秋天又要比黄河以南的秋天来得更早一点,来得更萧飒悲凉一点。“时当大火流”,点出了写作具体时间,即阴历七月,正处于太原早秋时节。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7)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颔联是说,秋霜很浓,早早地从北方边塞来到这里;云色很美,黄河以北已呈现一派早秋的景象。这是写“太原早秋之景”。

一个 “威”字,说明了太原早秋的秋霜比中原要浓很多,也是太原早秋的独特之处。“出塞”“渡河”分别点出了太原所处的地理位置,即长城以北,黄河以南,可谓咽喉据郡,战略要地。

最绝妙之处莫过于两句末尾镶嵌了“早”“秋”两字,既点题,又加深了内容之美,一举两得。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颈联是说,夜宿太原,秋梦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儿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楼上。这是写“羁旅边城之愁”。

“梦”虽然绕着太原古城,心却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当一个人在外面打拼,遭到了一些挫折与困难,往往会第一时间想起故乡,想回到温暖的庭院舔舐伤口。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又有多少人最终实现了呢?在名利的道路上,多少才子铩羽而归,壮志难酬。因为,联系到自己,太原早秋的景色之中,已经蒙上了一层失意的忧愁。

李白太原早秋诗词 一天一首古诗词(8)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尾联是说,思念归去的心情,就如同这迢迢不断的汾河水啊,没有一天断绝过。这是写“心怀故乡之情”。

“思归”二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觅功名不得,急于思归的心情。

汾水迢迢,却没有地方能够收留他;归心似箭,却不能立刻回到故乡。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将飘零之苦,思乡之浓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令人读来,倍受感动!

太原早秋,注定是属于成功人士的。再美的风景,在失意的诗人面前,只会引起无限的伤感。“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也许只有功成名就,扬名立万,才能抚慰诗人一颗忧愁的心吧。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