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新技术开启高质量发展征程(长沙下好先手棋)

长沙积极参与岳麓山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建设,全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取得新成效,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超90家——

下好先手棋,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领航中国·长沙篇)

湖南创新技术开启高质量发展征程(长沙下好先手棋)(1)

湖南布局了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以国家使命为导向,瞄准世界一流。图为7月揭牌的湘江实验室。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尤其是2020年9月,赋予了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全省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本报即日起推出“领航中国·长沙篇”专栏,多方位呈现长沙贯彻落实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斐然成就,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7月,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和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相继揭牌;8月,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上,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再次火出圈……一个个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启航,为今日之长沙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赋能聚力。

近年来,长沙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下好科创“先手棋”,从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科技人才领跑、创新生态优化等六方面发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现代化新长沙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

强重大平台,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实现新突破

为统筹推进科技创新重大事项,长沙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为主任的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坚持“一把手”抓创新,形成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强力抓攻坚、抓转化、抓平台、抓人才,加快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努力走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沙路径’”“要以重大科创项目为牵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实力整体跃升”……一年多来,随着动员令、加压令频频发出,市科创委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科技创新高地,长沙将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支撑。

位于金霞经开区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马不停蹄,1080米长的滑轨跑道工程正在进行滑轨预埋件安装。该项目将成为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试验基地后国际领先、国内唯一的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

“项目总体已完成82%的工程量,将于今年底完成试验设备安装,启动设备联调联试,实现项目整体竣工。”湖南飞机起降系统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瑛杰介绍。

该设施只是长沙正在全力推进的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之一,更多项目的启航为长沙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聚强劲动能。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相继揭牌,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即将揭牌。它们对标国家实验室,以国家使命为导向,瞄准世界一流,着力打造种业、工业“五基”、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目前,四大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记者了解到,下阶段,湖南将研究制定支持四大实验室专项政策,加快推进省实验室实体化注册登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举措优先在四大实验室试点实施。按照边建设、边研究、边出成果的要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给予持续稳定支持,尽快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协同效应,让四大实验室早日成为国家实验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沙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93家,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不同类型,彰显着湖南长沙的创新力量和担当。如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破技术封锁,服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助推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强技术攻关,率先全省实施“揭榜挂帅”项目

9月2日,40多名来自市直机关单位的干部和公务员走进山河智能等智能制造工厂,开展科创研修活动,他们被“中国制造”不断迈向“中国创造”的创新精神深深吸引。

山河智能是2020年考察湖南的一站。“我们一直把的嘱托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指引,深入践行先导式创新。”山河智能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说。近两年,山河智能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世界首创的5G智能钻机、5G旋挖钻机相继面世。

关键核心技术是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之一。去年,长沙率先全省“揭榜挂帅”实施市重大科技项目,从工程机械、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半导体、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精选出10个项目,每个支持800万元,吸引有本领者揭榜。由山河智能牵头揭榜的“挖掘机分布式智能液压阀控系统关键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高端工程装备的分布式智能阀控系统开发,有望形成示范效益,带动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山河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项目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件。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长沙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一大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在长沙应运而生:东映碳材的“高性能碳纤维”、天河国云的“产业区块链底层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等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介绍,长沙形成了“揭榜挂帅”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有效衔接的项目链条,构建了“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社会答题”无缝对接的管理链条,搭建了“高端人才领衔、领军企业主导、科研平台支撑”协同发力的承担主体链条。2021年,在长的8个“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实现量子点激光器、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关键技术突破37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了智能手术机器人等17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强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跃升

湖南提出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加快市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可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大动力。

从推出《长沙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到《长沙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实施,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优质科创资源到与11所在长校所组建创新发展联盟,从组建技术转移机构到成立规模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近两年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显示了长沙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付出必有收获。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指标,长沙技术合同成交额连年攀升,由2017年的102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534亿元。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项目数同比增长46.6%,占全省的59.8%。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达到33%,增长近5个百分点;今年1至7月,再次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38%。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个创新转化主体。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前100名榜单上,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分列第18位、第23位,进步明显。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明显量质提升。”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飞龙介绍,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标志性项目不断涌现。如潘安练教授团队“红外薄膜技术”作价5798万元成立湖南麓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G光通信波分复用滤光片LWDM和DWDM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国内5G通信、大数据传输、无人驾驶等万亿市场需求;陈政清院士团队“电涡流阻尼新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体系的磁阻尼新技术系列减振产品应用至土木、电力、轨道列车等多领域,形成了振动控制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

长沙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科技人才领跑、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动作频频,也取得明显成绩。在2021年的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测评中,长沙连续第三年位列前八。从坚定决心到前瞻布局,从具体举措到生动实践,长沙正朝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阔步前行。

来源:长沙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