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针灸59穴表(金针王乐亭风池穴性与配穴)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为手足少阳、阳维、阳骄之会,四阳之气均交会于此,故能发散风邪,祛除表邪,又能平肝胆之逆气,清泻肝胆之郁火,清头窍,醒神定痛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会,亦即诸阳聚会之处,故能泻诸阳之邪热,散一切风邪风池、风门同伍,则疏散风邪之力无以类比,诸凡风邪在表者均可使用同时,风门又能泄诸阳之热毒,故又能治疗背部痈疖肿毒、疮疡等外科病证故“此穴能泻一身热气”者,并非虚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热病针灸59穴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热病针灸59穴表(金针王乐亭风池穴性与配穴)

热病针灸59穴表

1.风池一风门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为手足少阳、阳维、阳骄之会,四阳之气均交会于此,故能发散风邪,祛除表邪,又能平肝胆之逆气,清泻肝胆之郁火,清头窍,醒神定痛。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会,亦即诸阳聚会之处,故能泻诸阳之邪热,散一切风邪。风池、风门同伍,则疏散风邪之力无以类比,诸凡风邪在表者均可使用。同时,风门又能泄诸阳之热毒,故又能治疗背部痈疖肿毒、疮疡等外科病证。故“此穴能泻一身热气”者,并非虚传。

2.风池-肺俞 风池一大椎

风池能散风。肺俞,为肺脏之背部俞穴,又为肺气之街,能宣能散,能补能敛,主一身之气,喜宜达肃降而不耐邪。风池与肺俞相配,能宣散肺卫之邪,祛风宜肺,效力直捷。若风池与大椎相配,强化清热之功,宜中有清,清中有散,边宜边清,适用于风热袭于肺卫。若毒热炽盛,则可大椎放血,取效更快。

3.风池-阳陵泉 风池一太冲

风池位于脑后风府穴之外侧,阳陵泉位于膝下足三里之外侧,均为人身之外侧界面,同为足少阳胆经之穴而上下相配,能上通下达,祛散风邪,疏通经络,为治疗风痹之常用配方。太冲为肝经之俞穴,功能开关宣窍,平肝搜风降逆,风池与太冲则为表里相配,散肝风,泻肝阳,主治头眩、脑胀、面赤、耳鸣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证。


本文摘自

王乐亭/王莒生主编.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