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冲破封印(国漫正在寻新路)

国漫冲破封印(国漫正在寻新路)(1)

文/十三先生

前言:投资战线过长、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自身不能回血,漫画行业这些无法回避的软肋,在寒冬之下愈发明显。不同于过去三年的突飞猛进,19年以来,国漫一直在沉寂,甚至已被资本淡忘,当资本退潮之后,去泡沫过程中的国漫,行业痛点逐渐显现。

经历“去泡沫化”阵痛后,国漫有望步入健康回升轨道,未来之路正在我们脚下。

1

与时间赛跑,为何只留下一地鸡毛?

某位已经离开了漫画平台的漫画编辑告诉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她对这个行业已经彻底厌倦了,已经看不到爱和热情,全都是浮躁的人心,所以她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她从06年知音漫客创刊时就加入,成为一名漫画编辑,在纸媒时代,因为连载的漫画是月更,纸质书所能够承载的作品又有限,因而,每一位漫画编辑都要对自己所签约的作品负责,从故事的编排到漫画的分镜、画面的精细度,每一项都有着严格的标准,作者经常会被要求改稿。

然而,当资本热潮涌入漫画赛道之后,一方面,因为平台的快速扩张,对于漫画存量作品的需求膨胀,为了快速上线更多漫画,无论是平台编辑,还是漫画作者,大家都很急:急着希望作品尽快上线,急着作品尽快出成绩,于是对于作品质量的把控,就不得不放低标准。

另一方面,由于作品的准入门槛降低了,原先需要做两三年助理才能当上主笔的,现在零经验也能直接担当漫画主笔,对于新生代网络漫画作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时代,不得不说他们是幸运的。

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来说,漫画的泡沫之下绝大多数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但漫画IP的养成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沉淀,浮躁之中不可能产生优质的IP,也产生不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类似于美国复仇者联盟这样的漫威系列超级大IP,已经发酵沉淀了半个世纪。

就拿《复仇者联盟》来说,它初次登场于1963年9月的《复仇者联盟》第1期,由编剧斯坦·李和画家杰克·科比联合创造,被称为是“地球上最强超级英雄组合”,经历过漫威影业的二度开发,才变成了一部世界级的超级大IP。

国漫冲破封印(国漫正在寻新路)(2)

复仇者联盟的真人电影从2012年开始拍第一部,2019年上映第四部,历经8年。

没有一部IP的沉淀,不需要经过时间。

也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漫画里的人物伴随着年轻的粉丝逐渐成长,漫画里的人物形象仍然活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群体中,读者有能力、也有意愿买单,才叫做IP。

美国的复仇者联盟如是,日本的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钢之炼金术师等等也都不例外。

毫无疑问,国漫有空前的市场开发潜力。

然而,国漫却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宛如蹒跚学步的婴儿,若要发展壮大,至少需要10年时间。伴随着网络漫画兴起的国漫,仍处于婴儿期,远未成年,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来投入产业中。

但是,经历过2015-2017这一波资本热潮的炒作,国漫从业者都能感受到行业的变化,人心浮躁。

例如《通灵妃》,连续两年在腾讯漫画平台霸占女生作品热度总榜的Top3以内, 但通灵妃的画面质量、画面审美非常堪忧。

国漫冲破封印(国漫正在寻新路)(3)

这并不影响读者对它的喜爱,也不影响市场的反馈。

类似于这样的案例举不胜数,不讨论作品为什么受读者欢迎,仅就作品的完成度而言,这样的完成度,达不到纸媒时代质量的及格线。

更重要的是,这对于那些兢兢业业认真追求作品精度的作者而言,也不吝于是一个打击:曾有执着于追求画面质量的作者,非常苦恼的问她,难道画面质量已经不再是漫画作品的衡量标准之一吗?

诚然,这类故事火热,自有过人之处,但漫画毕竟是通过画面叙事讲故事的,难道画面美感就一点都不重要吗?

不仅仅是漫画作者,甚至也有不少漫画编辑会发出这样困惑的疑问。

这催生的另一个现象,是许多新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担当主笔,毫无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不但要当主笔,对月薪的期望还很高。

过去这2~3年内资本热潮的涌入,确实是扩大了用户量,但另一方面,却也让原本那些兢兢业业的老人们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而当资本热潮退却,行业回归冷静之后,各大平台纷纷裁减稿费支出,许多中小型cp都生存困难的时候,那些漫画主笔的薪资却难以降低,并且不愿意接受改稿。

这样的环境,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0年,15年持续不断地在这个行业里面沉淀,去用心打磨一部好作品呢?

漫画毕竟属于创意类工作,如果完全不需要创意和审美,行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相较于国外漫威DC以及日韩漫画的自然增长的行业态势,中国的投资人用他们疯狂的热情打破了行业发展的定律,迅速催熟,在短时间内看不到迅速变现可能后,又迅速转投其他风口,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膨胀后再遇冷的国漫行业,从业作者很难再接受从前又辛苦又低薪的劳动,而国漫这个行业,还有漫威dc那样几十年的光景去慢慢发展吗?

当你听到一个cp说自己要做中国的漫威和迪士尼时,你就知道这往往是用来忽悠投资人的笑谈。

想要成为中国的漫威,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用金钱,用热爱去浇灌,而在国漫这条赛道上,没钱的玩家,要么会被bat收归,要么则死于大浪淘沙,最终有希望的,无非是腾讯B站这类人民币玩家。

因为他们足够有钱,也因为,企业的战略布局要求他们必须有这样的耐心去等待国漫成熟。

2

总裁漫风行,为何伤害了创作者?

放眼欧美市场、日韩市场里,没有千篇一律的总裁漫,这得益于他们有分级制度,有成熟的市场监管,给了从业者相对宽泛的创作空间,可以百花齐放。

这也恰好反衬了国漫高速发展期涌现出来的弊病:缺乏成熟的运营机制,缺乏人才培养模式。

过去两三年,是资本的热潮涌入,导致平台快速扩张,需要大量作品,这种混乱状态下,产业链本就不成熟的国漫,更多靠资本烧钱催熟,一旦寒冬到来,资本难以注入,则注定发展无力。

当资本退去,平台没钱,就得开源节流,则必然将压力转嫁给普通的创作者。

为了降低风险,从平台到cp都只好集体生产总裁漫,事实证明,总裁漫、都市漫这类用户市场更加下沉的细分内容领域,风险最低。

无论是平台还是cp,为了降低风险,只能粗制滥造,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

此外,另一家cp公司的编辑告诉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业内有段子称:一流编剧在电影行业,二流编剧做电视剧,三流的编剧写小说,漫画行业呢?什么?漫画行业还想要编剧,付得起稿费吗?

漫画毕竟是属于画面叙事的故事,没有成熟的编剧体系,即便是画面再怎么美轮美奂,在形成IP影响力的路上,依然显得中气不足。

这位编辑告诉我,业内某些大触画面非常美,一页稿费价格很高,但是故事却让人觉得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日本的漫画行业,从编剧到编辑,都有一套极其成熟的体系,对于故事和画面都有相当的把控力。

漫威DC的编剧水准更是难以企及,他们的编剧都是好莱坞一线大牌编剧,漫威宇宙的创始人斯坦李,更是被漫迷们亲切的称为,与金庸先生是中西方两位英雄之父的创作者。

中国漫画不但是人才空档,又因为市场监管混乱,大家只好靠市场进行大浪淘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没有分级制度、投资战线过长、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自身不能回血,漫画行业这些无法回避的软肋,在寒冬之下愈发明显。

总裁漫画层出不穷,有创意的作品却因为创作投入风险高,对于创新投入极其谨慎,于是,平台想要生产出有影响力的IP,更加难上加难,想要像欧美日韩那样,用漫画IP进行周边产品延伸,以及漫画的跨界合作,更是无从说起。

3

漫画市场为何没有复制网文的成功?

以网文来说,掌阅、阅文、中文在线等几大巨头一直在吞并市场。

有数据统计,2018年网络文学市值81亿,预计2019年突破100亿元,2020年将达到134亿元。

漫画目前市值不到20亿,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听起来,两者有相似之处。

网络文学经常被拿来当作网络漫画兴起的指明灯,然而,这两者是否有可借鉴性?

答案是未必。

当网络文学市场价值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资方以为,漫画作为更高级的内容制作形式,应该更具备价值吧?

然而,别忘了,网络文学发展至今用了20年,而网络漫画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

过去投资网文的企业,例如盛大文学,例如当初的起点中文网,例如中文在线,其投资人都有足够耐心,等待5年、10年、甚至15年,伴随着行业一同成长。

而今天的投资市场,却与20年前大不一样,像瑞幸咖啡这样18个月上市的公司,才是资本的宠儿,至于企业本身能否盈利则不重要。

那些靠烧钱堆模式的漫画平台,3年过去,仍没有上市希望,资本迅速远离,如果平台自身不能盈利,那么这些平台未来怎么办?

另外,漫画制作成本高于网文,风险高于网文,目前来看,收益却低于网文。

相较于网络文学,漫画叙事方式有图片优势,当漫画IP火热之后,漫画人物可以接代言广告。

比如《魔道祖师》与肯德基、可爱多等巨头的联手。

国漫冲破封印(国漫正在寻新路)(4)

通过资本堆砌市场而来的用户,是否具备付费能力与付费意愿,仍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网文的发展,经过了付费订阅的模式验证,而漫画如今仍在靠免费扩大市场,许多付费都是伪付费用户,如果用户看漫画内容本身都不愿意掏钱时,怎能指望漫画的跨界产品能产生利益呢?

难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收益,缺乏丰富有效的造血机制,是目前国漫的痛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漫画作为图文叙事的内容,在未来,经历过百家争鸣以后,一定也会有行业头部玩家。

但是现阶段来看,网文只需要一个作者、一支笔,一台电脑就足够了。

而漫画是群策群力的集体智慧结晶,制作成本门槛比网文高很多,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从业人员,没有足够的竞争,如何从竞争中诞生优秀的作品呢?

高风险、高成本、回报战线过长,本身用户和市场仍有待培养,平台还在跑马圈地,市场还在圈养用户,盈利模式单一,未能形成有效ip效应,不能构筑丰富造血机制。

这样的国漫市场,如果不转型,增值空间从何而来?

此外,网文走了20年的路,漫画产业在缺乏资金支持下,能支撑到那一天吗?

融资7.55亿美元的B站,盈利模式清晰;背靠腾讯爸爸的腾讯动漫自然也无需担心,那剩下的平台呢?谁能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成为行业头部?

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2018年,在漫画平台的排名中,网易漫画的日均pv、产品数量、用户活跃度等综合指数曾排名第四,然而谁也没有料到,2019年,网易漫画竟将绝大部分内容卖给了B站。

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曾经咨询过网易漫画的相关人员,为何卖掉网易漫画的大部分资产,难道丁磊不打算布局二次元领域吗?

他笑笑说,作为一个极其务实的商人,丁老板思路很清晰,他曾表示,如果漫画自身不能盈利,仅仅靠烧资本,那么缺乏资本支撑时,又能走多远呢?

如果不能量化投入产出比、自身造血能力遥遥无期,指望通过其他周边来变现,更加不现实。

当资本热潮褪去之后,泡沫一点一点的去掉,各大平台反而不得不停下狂奔的脚步,开始思考:怎样的漫画作品,才能够让自身活下去?

如果行业要发展,就不仅仅只是求生存,更需要做出有影响力的IP, 那么,平台是否值得冒着风险,投入生产一些有创意,有价值的IP?

漫画作为靠创意吃饭的行业,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赚钱,那完全没必要进入漫画这种离钱非常遥远的行业。

去泡沫之后,但愿从业者能够冷静下来,为漫画行业长远生态布局,或许反而是健康回升的契机。

行业是螺旋形向上发展的,不只是漫画行业,任何行业在度过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反而会有良性回归,期待一批更优质的cp、更优秀的作者,在此次“危机”中涅槃而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