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史记之帝王之路(读史记之少年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这样写的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少年读史记之帝王之路(读史记之少年韩信)(1)

从这几句话中,不难看出,韩信不仅穷,品行也不怎么样,因此不能推荐做官,又没有能力维持家业,整天就一个废材。用现在的话说就一好吃懒做的主。没办法,总要吃饭啊,所以就天天跑朋友家吃饭去,时间久了,朋友虽然也不是很富裕,但是朋友仗义,也没说什么,但是朋友的夫人不乐意了,故意半夜做饭,等他来了以后,早就吃完了。

楚汉传奇里有一个片段,饥饿难耐的韩信拿着一根渔勾在小河边钓鱼,根本就钓不到鱼,一个洗衣服的大妈看韩信可怜,给了他一块饼,感动的他说以后定要报答大妈的一饭之恩,大妈一脸嫌弃的说,谁要你的报答,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当时是有多么的落魄。

史书记载韩信这

少年读史记之帝王之路(读史记之少年韩信)(2)

个人好读兵书,没事就背个剑,衣服又穿得邋里邋遢的,估计几个月也不洗个头,脸估计也懒得洗,这样的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成为人们取悦的对象。史记里是这样写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群小混混看到韩信身上佩把剑,就去调戏他,就说,小子,你敢不敢用你身上的剑,刺我,不敢的话,你就从我大腿下面爬过去,韩信只好选择爬了过去。因此我们也就多了一个成语叫胯下之辱。

纵观韩信的少年时代,恐怕也没有人会想到,就这样一个连餐饱饭都搞不定的人,最后却成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人。有句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确实如此,那个曾经让韩信接受胯下之辱之人,估计后悔的脸都能抽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