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鼎国神社(你所不了解的靖国神社)

我们来谈谈靖国神社,其实靖国神社在建造之初跟中日关系可以说没有任何瓜葛,只不过在安放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以后矛盾才尖锐起来,下面我们首先来谈一谈靖国神社简史。

日本的鼎国神社(你所不了解的靖国神社)(1)

靖国神社

一、靖国神社简史

靖国神社的前身是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的东京招魂社,最初是为了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3500多名反幕武士。1874年(明治7年1月27日),明治天皇初次参拜东京招魂社,吟唱了“我国の为をつくせる人々の名もむさし野にとむる玉かき”(为我国战斗和牺牲人们,你们的名字将在武藏野的这座神社中永存)的诗歌。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由明治天皇命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

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供奉在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中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日本全国其他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

日本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曾准备废除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了“临时大招魂祭”,把许多未死的人也一同祭祀。但该神社改组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20条説明要政教分离,国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务,因此靖国神社变成了一个非政府的宗教机构。

1955年以后,执政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反对没有成功。

在正殿的神座(安置神体的地方)原本只有一座。战后,为了祭祀于原台湾神宫及台南神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祭祀于蒙疆神社(张家口)的北白川宫永久王,重新设立了新神座,因此现在有两神座。

1966年,日本厚生省将含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交给靖国神社宫司(即负责人)筑波藤磨,但筑波没有把他们供奉上去合祭。但到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长子)把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名字列入靖国神社合祭。从此靖国神社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地引起纠纷。

二战后,日本的昭和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但自从1978年甲级战犯被列入神社供奉,据侍卫长的回忆显示,裕仁因为不满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自1978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日本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神社也是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在二战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由于日本将二战中的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祭祀在靖国神社,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神社的祭祀对象还包括了14名二战甲级战犯,且从此日本政治人物开始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使得神社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被和平主义者,反战人士,二战中胜利的同盟国,曾经遭受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国家和地区,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靖国神社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门前是高25米、长34米的大牌坊(日本人称“鸟居”)。大门外两侧是建于1935年的两座10余米高的石灯笼状纪念塔,碑文上写道“追慕景仰为皇运的扩展而献身的尽忠靖国之士和遗烈”。塔身底座嵌有16块浮雕,描绘了甲午战争等历次战争的画面,并都配有文字说明。其中有明治27年(1894年)9月17日海战,“联合舰队击破清国北洋水师”;明治33年(1900年)7月14日“我军占领天津城”;昭和7年(1932年)2月22日上海附近空战,“我军击落敌机”等。这些浮雕在变相地炫耀日军当年帝国军人“武功伟业”。神社殿堂东侧有一栋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名为“游就馆”。以前主要陈列从各国掠夺来的战利品,炫耀“皇军”的“赫赫战功”。如今展出的多为战死者的遗物,其中有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军礼服和“神风突击队”队员的遗书等。“游就馆”外的空地上摆放着火炮、鱼雷等,此外,还有悼念在战争中殉职的战马、军犬和军鸽的慰灵碑。 靖国神社中还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的灵位。

二、靖国神社争议

当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谈判恢复中日邦交时,基于中国需要日本援助、希望与日本恢复邦交并要求日本跟台湾断交的政治考量,周恩来提出所谓“战争责任在于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而不在日本人民身上,日本人民是战争受害者”的战争责任二分论观点。

中国在国内进行二分论观点的政治教育,尽量避免安排日本人到抗日名胜古迹去参观,以促进中日双方的友谊。早期池田勇人、大平正芳等在职内阁总理大臣期间数度以私人身分前往参拜时,中国媒体未有自主性的大幅报道。

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在赞成及反对的态度,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分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1985年,中曾根康弘在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中曾根是战后第一个用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人(过去他以私人身份参拜),这是第一次引发了外交纠纷,激起了中国政府的官方发言谴责,虽然事后以中曾根翌年访华化解,但此时尚未引起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

自此11年内再也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再次以内阁总理大臣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并再度引起中方强烈批评,之后桥本首相虽然以访问沈阳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的形势来向中方示好。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在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这是第一次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事件。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日本,双方就历史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公报,不欢而散,中方发表了措辞强硬的演讲。此后,中日关系逐渐转淡,在小泉纯一郎首相时代降到了最低点,小泉不断的参拜行为持续引发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韩国等国的激烈抗议。

在2001年的参议院选举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但是由于中国和部份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当选的小泉首相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的侵略向中国受害者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参拜,这次参拜中国官方非常愤怒,以至于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同时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但在出席国际会议间有首脑级双边会谈),出现“政冷经热”的往来局面。小泉其后每年都有参拜,在2006年8月15日兑现其竞选诺言,于卸任前在战败投降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9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基于日中关系,处理靖国神社问题相对低调。就任以来,尚未对是否参拜做出明确表态。部份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右翼势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东亚引起新一轮的外交风波,损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韩关系。2007年4月在靖国神社春祭期间,安倍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献祭但本人未到神社。

日本经济新闻的民意测验显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国民的支持率是46%,反对率是38%。支持者包括阵亡者遗族、神道信仰者、右翼等。 除靖国神社外,目前日本全国还有52处“护国神社”。

三、供奉阴魂

截至2006年,靖国神社祭祀着约246.65万名在戊辰战争以来历次战争中为日本政府(或者,天皇)战死的人(不包含幕府、西乡隆盛势力的战死者)。

戊辰战争:7751

西南战争:6971

甲午战争:13619

台湾讨伐:1130

义和团事变:1256

日俄战争:88429

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五三惨案:185

九一八事变:17176

中日战争(1937—1941):191250

中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

其他:41

合计:2466532

甲级战犯

有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分别为: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乙级丙级战犯

2000名

好啦,靖国神社的一些历史基本上到这里算是说清楚了,当然还有中国、韩国抗议的咱就不多说了,其实从历史哥个人角度上来说,日本靖国神社供奉谁是日本的内部问题,但是供奉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及其他侵略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国的战死的军人就有问题了,首先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侵略战争本身不是正义战争,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是,这些不是像刚设立东京招魂社的含义,而且供奉他们表示后面还有可能挑起战争,因此亚洲国家肯定不同意,第二,他伤害了亚洲国家的感情,这个我也不多评论了,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发表看法哦

本文为历史百家争鸣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历史百家争鸣,欢迎关注历史百家争鸣ihxor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