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狮vs南狮的区别(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这是今年正月十五当天上午我在洛阳孟津县拍摄的,画面里:赫赫有名的“北狮”在高空“圈椅”腾跳跨越,表演者很多所谓的“高难动作”,“圈椅”下七八个壮汉在把持着凳子以免出现事故古老的动作、古老的道具“劣质”的保护依然可以吸引万人观看可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汗颜:这是我们洛阳威震八方的“北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狮vs南狮的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狮vs南狮的区别(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北狮vs南狮的区别

这是今年正月十五当天上午我在洛阳孟津县拍摄的,画面里:赫赫有名的“北狮”在高空“圈椅”腾跳跨越,表演者很多所谓的“高难动作”,“圈椅”下七八个壮汉在把持着凳子以免出现事故。古老的动作、古老的道具。“劣质”的保护依然可以吸引万人观看。可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汗颜:这是我们洛阳威震八方的“北狮”。

中国舞狮,以“北狮”起源最早。相传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献舞娱乐。胡人以木雕兽头,两大五小,披兽衣,集八音乐,武士三十余人,起舞于御前。武帝龙心大悦,赐名“北魏瑞狮”,恩准俘虏回国。狮子舞便在北方流传开来,以后便有了“北狮”之称。

洛阳是舞狮始于汉朝,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较多,其中南狮和北狮的分类法是以风格和流派来分的。大体来讲,南北狮的差异可用“南狮重意 北狮重技”来概括。“南狮”就是俗称的佛山醒狮,是富有南方风格的一种狮形,它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主要有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以刘备、关公作脸谱,武狮以张飞作脸谱。文狮表现为温驯而和善,武狮表现为勇猛而刚烈;少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南狮在造型上极度夸张浪漫,威武雄壮,美丽活泼,形神兼备。

北狮舞法的基本动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滚等,配合柔顺、活泼、灵巧、神采、愉快、轻盈的步法,把狮子舞得惟妙惟肖。其眼睛、嘴巴、耳朵会开动,此种技术重于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

我们洛阳最负盛名的是“大里王村”的北狮,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北狮”狮头一般是木雕,舞者下身需着和狮被同样的金黄色裤子和花靴,舞时全身披狮皮遮盖,只露出双脚;动作一般有跌扑、翻滚、跳跃、搔痒等,也有滚绣球、过跳板、上楼台等技巧动作。北狮的“摆阵”(即摆青)和“破阵”(即采青)十分惊险,显示出奇、难、险特色。我们以往看到的北狮表演以“爬老杆”最惊险,狮子从两根大绳子上缓缓爬上木杆子竖起的平台上.....

作为洛阳人,我喜欢舞狮,更喜欢北狮,可面对南方“醒狮”的高空惊险腾跃,鼓乐的紧密配合,我们是不是落伍啦?千年不变的定式,表演时还要这么多人“把持”,圈椅还要绳子捆结实,岂能与人家“醒狮”比技能高低?

咱拍的舞狮表演不是“大里王北狮”,我也不想“得罪”任何人,仅仅是提醒:时代变了,大众的欣赏水平提高啦,我们的“北狮”传统技艺不能再这样下去啦,传统技艺需稳固传承,更新非常迫切,设备还需人来把扶,这也太不给力啦,惊险与刺激,安全与高超都不可含糊,改革急需能人的出现。

“唤醒北狮,时不我待,改进套路,鼓乐密配”已亟待专业人士的参与改革啦。

“洛阳北狮”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似乎醒了,狮子还在迷糊,那些艺术家、创作家们,啥时候醒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