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

编者按:

近年来,大女主剧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先有《欢乐颂》中的安迪、《都挺好》中的苏明玉铺垫造势,再有2021年底的韩剧《我的名字》成功引爆话题,以“大女主”复仇的剧情圈粉无数。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1)

图源自《欢乐颂》

究竟什么是大女主剧?

“大女主剧”是以”聚焦女性故事,展现女性成长”为主题,以女主传奇励志一生为主线的影视剧,其中女主角的角色魅力以及戏份绝对超过其他任何角色,包括男主角。

其中女主角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独立、自主、自强,比较以自己为中心,跳脱出之前凭借男主或者开了金手指的形象。

比如:《欢乐颂》(2017)和《都挺好》(2018)开始出现大女主的形象,宫斗剧《延禧攻略》(2018)中的延禧也比《甄嬛传》(2011)的甄嬛更加强势、有胆识。

许多人认为大女主受追捧证明了女性地位的提升,那么现实情况是如此吗?今天,时间君跟大家一起探讨,大女主流行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2)

大女主剧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首先,类型影视作品在收视和口碑上获得成功,与其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分不开的。

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在他的著作《受众分析》一书中指出:

“受众的形成常常基于个体需求、兴趣和品位的相似性,其中有许多都反映出社会或心理根源。最典型的需求是获得信息、休闲、陪伴、娱乐或逃避。”

大女主剧主要面向的受众是女性,而随着女性地位与消费能力不断地增长,她们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女主剧的出现符合了当代女性的情感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价值观也契合了当下女性,追求自我、独立自主的态度。

所以说,大女主剧能流行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比较符合当代女性的价值追求。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3)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

其次,大女主剧的强大粉丝基础不可忽视。

近年来,IP 剧快速发展,在电视市场占比巨大。不少热播剧集,从早期的《花千骨》《何以笙箫默》,到《楚乔传》《如懿传》《知否知否》等,我们会发现很多热门IP剧都属于女性网络著作改编,从小说角度也就是其中的女强文。

这一大类小说的改编不仅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维护了大女主剧的收视率,也在跟随社会受众的需求改变剧本部分情节,快速融入市场环境。

以《知否知否》为例,其来自关心则乱的同名小说。小说中盛明兰的女主角是由现代人姚依依穿越过去的,电视剧进行了基本的改编,但是改编合理并且由于原著小说拥有深厚的粉丝基础,在播出的时候引起了原著粉丝的热议和追剧党的热切讨论。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4)

大女主剧这么多套路,可现实问题一个都没套住

豆瓣专栏《用性别之尺丈量世界——18堂思想课解读女性问题》主讲人柯倩婷在专栏中整理了三十年来中国电视剧中女主角的变迁,并得出一个结论——电视剧中女主变得越来越有魅力,但是现实中的女性困境并没有解决。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5)

欢迎扫码/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完整专栏

1990年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勤劳、忍耐、通情达理的刘慧芳赢得了无数人的眼泪和追捧。

刘慧芳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女性,母亲式的,她可以为了子女、家人、单位牺牲一切。然而,消费时代兴起,刘慧芳显得太朴素了,当代社会需要更活跃、更有主见的女性。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6)

图源自《渴望》

2003年的《还珠格格》就满足了人们对于青春、富足、深情的生活图景的想象与渴求。小燕子与《我的野蛮女友》女主、《延禧攻略》里的延禧、《欢乐颂》里的曲筱绡是同一类型。

她们直率、机智、敢作敢为,过关打怪,鲜有失手,让观众大呼过瘾。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7)

图源自《欢乐颂》

可是电视剧制造的是幻觉,这样的公主在现实中不存在,因为她们需要两个情景预设:

第一,她们是公主,有皇上或者当大老板的爹宠爱着、保护着;

第二,她们是编外的,临时被抛出宫廷、大家庭之外,因而是不受规矩约束的。

电视剧要制造这样的幻觉来吸引女性观众,做女人可以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为所欲为,还能赢得宠爱和成功。

那么,电视剧里貌美多金、身居高位的大女主呢?——她们是塑造来让女性观众一边仰视一边认同的

比如:《欢乐颂》中刘涛饰演的女一号安迪,她是金融业精英,海归,年薪超过千万。同时,她是孤女,从小被领养到美国,所以她有严重的社交障碍,无法接受与别人的身体接触。

安迪的社交障碍让她看起来毫无进攻性,她被动、畏缩,害怕被接触。她的美貌被安全地裹在高级的黑白灰服装里。她的魅力必须被约束,变得让人可望不可及,倾慕她的男士,反复地制造浪漫约会,但屡屡挫败。

作为成年女人的自我实现,不是安迪的追求,她的人生目标是原生家庭的圆满,即找到失散的弟弟。

观众喜欢看她,因为她美貌、多金,又是一个被遗弃的、不被家庭承认的小女孩。前者供观众仰视,后者留给观众怜惜、认同。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8)

图源自韩剧《我的名字》

《欢乐颂》和《都挺好》剧中的大女主,其实是关于小女孩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故事。她们的专业能力、事业成功都不过是注脚,连爱情也只是陪跑。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大女主还没走出原生家庭呢,何来真正的爱情、人生?

电视剧对中国成功女性的想象,不外乎是她如何克服原生家庭的遗弃,如何历经磨难,与父母、与自己和解。

另外,大家都认可电视剧中的这些大女主工作能力很厉害。

然而这也让现实生活中职业女性遭遇的问题,比如职场歧视、玻璃天花板、家庭职业平衡等严峻问题,在电视剧里都被淡化了。

几乎现在的大女主电视剧中女主角要处理的矛盾,都是她的家庭成员导致的。现实问题被巧妙地转化为人物个性的问题。比如苏家两代人折腾出各种问题,考验苏明玉;安迪则一边寻找弟弟,一边处理几个女邻居的问题。

电视剧根本没有触及社会问题,所以追问结构性的性别公正问题,还是长路漫漫。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9)

“大女主戏的女性,仍然依附男性来改变自己”

让·鲍德里亚提出过一个「拟像理论」,针对后现代的大众传媒,他认为电视构筑了镜像中的虚拟世界“是一个可以任意显像、任意剪辑并可用画面解读的世界的思想。”

可以理解为——“大众传媒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似但不相同。”大女主电视剧构建了一个源于现实社会,又超越现实生活的“拟像”环境。

在论文《大女主电视剧女性气质变迁及反思中》提到:大女主电视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模式化的创作形成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在性别权力关系中主客体的关系仍然存在。

这让观众认为即使女性能够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其实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男性的存在依旧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对女性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10)

图源自《黑色皮革手册》

在性别权力关系中,男性以启蒙者和拯救者的身份出现在女性面前,掌握话语权的主体依旧是男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此外,女性的依附心理依然存在,寄希望于依附男性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更好的生活。女性通过自身魅力获得男性主导的社会的认可,进而实现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期待其实并非当下所独有的,在更早之前,这种期待就存在。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灰姑娘”的故事。

哪怕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不约而同的想象和创造,纵观形形色色的灰姑娘故事,实质都是一个平凡的女孩经历了各种苦难,最终通过获得优秀男性的青睐,实现自己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的跃升。

大女主剧的受欢迎的原因(论大女主剧的套路有多深)(11)

写在最后:

中国《2019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报告显示,从职场角度分析,关注自我实现的女性越来越多,意味女性开始重视自身成长和社会价值。

《报告》表明,在定义成功时,61.3%的女性认为自我实现和目标是最重要的因素,远远高于健康、婚姻与家庭及金钱。

此外,女性在经济实力上有明显的提高,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和男性的基本平等,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这些都推动了女性意识的发展。

在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的同时,女性自身的观念也在不断提升,注重自我提高和完善。或许,不管是否成为大女主,女性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获得和男性一样平等自由的权利。

——时间话题——

你看过什么好看的大女主剧?

欢迎评论区推荐

- E N D -


参考资料:

  1. 新京报《类似〈那年花开〉的“大女主剧”频出,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2. 于红 杜晓亮《大女主电视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3. 邓然溪《大女主剧热播现象原因探究》
  4. 《2019女性、职业与幸福感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